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频道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领袖人物纪念馆

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真实记录

2018年06月06日08:20    来源:广安日报    手机看新闻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对于2004年出版的《邓小平年谱(1975—1997)》(以下简称年谱),很多理论界专家学者纷纷给予高度评价。这部年谱是为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撰写,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年谱分上、下两卷,共3524条内容,1640条注释,102万字,全方位地涵盖了邓小平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统战和“一国两制”以及品格风范等方面的情况。

本书主编、时任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冷溶用这样一段话概括这部年谱的内容——融思想性、资料性、传记性、学术性为一体,记载邓小平人生经历最辉煌时期的生平、思想、业绩和品格风范的编年体著作;全面反映邓小平领导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建立的丰功伟绩;真实再现中国改革开放这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迄今为止集中发表邓小平生平、思想、业绩、风范的资料最多的一部著作,新材料、新内容让人目不暇接

编写年谱,是人物生平、思想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基础工作。邓小平年谱的编写,从1996年就开始启动。年谱副主编、时任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三编研部副主任熊华源介绍说,年谱的编撰工作量巨大,我们无法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全部完成,所以集中了编写力量搞1975年至1997年年谱,这是他一生最为辉煌的一段时期,也最具现实意义。

编写年谱,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就是充分、全面占有资料。为了保证年谱的质量,编写组从编写工作启动之日起,就在全国范围内开始了拉网式的,但又目标明确、有重点地收集材料的工作。他们首先将收集的重点锁定在中央档案馆、中央军委的档案部门和在京中央国家机关近50个部门和单位。这些部门和单位提供了在中央一级党政军会议上的讲话、领导人之间的谈话、听取汇报时的谈话、会见外宾时的谈话、对各种重要问题的批示、对各个方面的重要和比较重要的题词等。其中,特别珍贵的是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政治局会议、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和对一系列重要问题的批示、指示。这些珍贵的文献档案材料,成为编写年谱最主要、最基本的材料来源。

同时,编写组会同文献研究室档案部门先后前往东北、西北、西南、华北、华东、华南等邓小平视察过的1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甚至远赴俄罗斯、新加坡等国收集材料。编写组还十分重视对回忆材料和口述史料、知情人工作日记的收集工作,以及《人民日报》和新华社新闻稿等报刊资料。他们分别采访了上百位重要当事人以及身边工作人员和邓小平亲属,参阅了数百种老同志自己或有关部门组织撰写的回忆录、回忆文章以及工作日记与台历等资料。

熊华源用“目不暇接”形容这部年谱中出现的新材料、新内容。据不完全统计,编写组所掌握的邓小平文献档案资料多达近万件,大多数内容都没有公开发表过,记载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情况。这些,为编写一部高质量、权威性的《邓小平年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全面系统地占有材料的基础上,编写组对资料进行客观公正的精心梳理研究、严谨精细地如实编写条目内容,对出现的人物、事件逐一注释,对存疑的史实多方考证,匡正了一些书籍和一些人对一些问题的误传、讹传,澄清了一些基本观点。在反复核实、确保史实准确前提下,编写组还吸收了理论界、史学界对一些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

精益求精,不负历史,就是他们在年谱编写过程中始终抱守的科学态度。

翔实、准确地记载邓小平人生历程最后22年的主要活动、伟大实践和丰功伟绩,突出反映他在重大决策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

1975年至1997年,是邓小平“三落三起”传奇一生中的华彩乐章,他用自己在半个多世纪革命历程中积聚的经验教训,用自己对国家和个人命运起起落落的深刻思考,用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勇气和开创精神,用对中国和中国人民最真挚的爱,毅然决然地开始了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实践。

年谱紧紧围绕这个主题,翔实准确地记载了邓小平人生历程最辉煌的这22年的主要活动,突出地反映了他作为无产阶级政治家、战略家的宽阔视野、恢宏气度、远见卓识,反映了他在一系列重大决策中发挥的关键作用、建立的丰功伟绩,完整地凸现了他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的光辉形象。熊华源简要地为我们介绍了几方面的例证:

——年谱全景式地再现了1975年整顿的全貌。1975年的全面整顿是邓小平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前奏,年谱新公布的材料,有平反冤假错案与落实政策的批示、指示,有关于军队整顿的大量内容,有与外宾关于内政外交的谈话,有与“四人帮”作斗争的生动细节等。作为1975年整顿的一个方面,年谱披露了邓小平与国务院政治研究室的24次谈话,其中22次是第一次发表。使1975年整顿的内容更加全面。

——年谱概述拨乱反正的历史进程。拨乱反正是邓小平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一环。面对“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堆积如山、千头万绪的各种问题,“两个凡是”盛行的僵化局面,邓小平抓住了具有决定意义的环节,首先推动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他领导和支持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接着直接抓了科学评价毛泽东、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中美关系正常化等具有深远意义的大事。新公布的材料表明,早在1977年2月,“两个凡是”刚刚提出不久,还未复出的邓小平就对“两个凡是”的做法提出异议,认为这不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不是坚持毛泽东思想。

——年谱记录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一系列事关重大的文件形成过程。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邓小平在全会前夕的中央工作会议上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实际上是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经过这次全会,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他领导制定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是中共中央所做的历次决议中耗时最长、文字最多、讨论范围最广的一部文献。年谱公布的材料进一步廓清了这个决议形成中的许多关节点。从年谱中可以看到,在1979年10月下旬,邓小平在同胡耀邦等的谈话中,就提出要起草这个决议。决议最后形成通过,标志着我们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

此外,邓小平还以很大精力,指导了一系列重要文件的起草工作。如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报告、全国教育大会报告、1978年6月全军政治工作会议报告、1978年底中共中央工作会议讲话稿、工会九大报告稿等,以及党章、宪法和政协章程的修改,他都发挥了巨大作用,提出了许多具体指导意见。年谱比较全面地反映了邓小平的这些意见,是研究邓小平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

全面、系统地反映了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内容,历史地再现这一理论的酝酿、提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通常人们觉得,年谱就是一个历史人物一生的流水账,顶多不过是择其精要而已。但这部邓小平年谱打破了人们的这种认识。年谱副主编、时任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三编研部主任阎建琪说,“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理论性,是这部年谱最重要的特点”。

他介绍说,年谱没有以资料长编的形式,简单地罗列邓小平的日常琐事,而是以较重篇幅加重它的思想性,把重点放在全面系统地反映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内容上。历史地、逻辑地再现了这一理论的酝酿、提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比如,年谱新增加的材料进一步反映了邓小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的思考,丰富了他不断提出和反复思考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

比如,他在晚年一直关心共同富裕问题,说:社会主义的一个含义就是共同富裕。12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

邓小平很重视农业问题。他对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很多论述,已成为党和政府制定“三农”政策的主要依据。新公布的材料,进一步充实了邓小平的“三农”思想。1992年7月23日、24日,他在审阅十四大报告稿时,对农业“两个飞跃”思想进一步予以阐发。指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管理能力的应用,必然突破一家一户的经营,超过村的界限,甚至超过区的界限。但现阶段,还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对农民不要勉强,不要一股风。这些思想,在今天对我们仍然有启示作用。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创造性地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典范。年谱描述了邓小平在解决香港和台湾问题过程中的思考。据统计,年谱里有100多处谈到台湾问题,其中新公布的材料就占了一半多。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处于核心地位。全面改革的新形势,必然对党的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年谱新公布的档案,为我们了解在历史转折关头,邓小平对党的建设倾注的巨大心血和思考。

专家们说,读年谱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深化对邓小平理论认识的过程,也是不断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的过程,他们用“四个不能不读”高度评价年谱编撰、出版的意义:

是学习、领会、贯彻邓小平理论不能不读的著作;是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学习邓小平丰富的政治经验和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不能不读的一部书;是理论工作者、史学研究者,深入研究党和国家在新时期的发展历史不能不读的一部书;是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年一代,学习邓小平同志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格不能不读的一部书。(曲志红)

(据新华社)

(责编:吴昊、高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