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频道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领袖人物纪念馆

1978年黑龙江之行

2018年05月08日15:27    来源:广安日报    手机看新闻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1978年9月,为进一步推动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形成广泛的思想解放运动,邓小平在结束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访问后视察了黑龙江省。这一次,邓小平只是在大庆和哈尔滨做短暂停留,却是开启新中国改革开放航程的关键之行。

在大庆,他目睹了大庆的发展变化,高兴地说:“十多年没有来了,变化很大。”尽管连日旅途疲劳,但他下车后没有休息,十分关切地询问了油田的发展情况,听说大庆油田年产5000万吨,可稳产到1985年时非常高兴,连连称赞说:“好,好,很好。”当邓小平了解到大庆油田有15万职工被组织起来学习文化科学技术时,赞扬说:“这个好。”“今后就是要考核,工人要考核。”在萨尔图仓库,他观看了3名同志的摸料表演后,高兴地握着新工人曹淑云的手说:“好,学得好。”邓小平深知大庆职工创业的艰辛,早在1964年他第二次到大庆视察时就特别强调,太紧了不行,总是苦战、苦战,这样不行。这次视察中,他提出“大庆贡献大,房子要盖得好一点。要盖楼房。”“工资太低,应该高。”在视察我国第一个30万吨乙烯工程会战时,邓小平指出,我们一定要把“三废”处理好,我们的化学工业“三废”问题都没有解决好,污水放到海里,鱼都没有了。

尽管视察活动安排得很紧张,但邓小平始终精神饱满,每到一个地方,总是认真地听,仔细地看,并即席发表了许多重要谈话。在大庆短短的10个小时里,邓小平先后在9个地方逗留、参观,同200多人握过手,同800多人合过影,大庆的职工群众有六七万人见到了邓小平。特别感人的是,邓小平在接见大庆劳动英雄耿玉亭时,亲切问候了他的身体状况后,为了弥补因耿玉亭失去双臂而无法握手的缺憾,他还专门同耿玉亭的妻子握了手。临离开大庆前,邓小平语重心长地指示大庆的负责同志:“要把大庆油田建设成美丽的大油田。”长期以来,大庆一直是以“先国家后个人”“先生产后生活”的口号进行油田建设,邓小平的这一指示使大庆油田的建设和发展思路实现了战略性转变。如今,在大庆人的努力下,大庆油田已实现了邓小平当初的设想,建成了美丽的大油田。

在这次视察中,邓小平着重听取了省委工作汇报。对黑龙江省的“揭批查”运动,邓小平明确提出,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要在彻底清除帮派体系和打砸抢分子的同时,查清事实真相,为老干部落实政策。他还提出,要根据工作需要注意培养和提拔中青年干部。他指出,“管理一个企业没有一股劲不行。年纪大的,稳重有余,冲劲不足,要找一些年富力强的。”邓小平的指示在黑龙江拨乱反正和解放思想的关键时刻统一了全省人民的思想,使黑龙江省的各级领导干部更加坚定立场,明确了工作方向。黑龙江在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过程中,把“揭批查”工作和新时期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结合起来,在平反冤假错案、解放老干部和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同时,按照干部队伍建设的“四化”标准,大力培养和选拔中青年干部。这为黑龙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迅速把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上来,做了比较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组织准备。

在讲话中,邓小平强调了国有企业要引进技术和设备,学习外国先进经验。他说:“我们要吸收国外资金,引进国外先进设备,更要学习外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早在1964年,在东北轻合金加工厂,邓小平就指示,新建厂不必太大,要符合实际,要吸收搞得好的省的经验,还要学习外国搞得好的经验,同时要加强各厂之间的协作关系。他说:“认为厂愈大愈好,人愈多愈好,愈光彩,这是由于知识缺乏、思想不解放所造成的。”这次座谈会上,邓小平进一步指出,吸收国外资金、引进外国设备,是发展经济、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他说:“我们要大量地吸收外国的资金、新的技术、新的设备,但我们的体制不适应现代化建设,总的来说上层建筑不适应新的需求,我们国家的体制,包括机构体制等等,基本上是从苏联学的,我们国家的体制,包括机构体制等要改革。”他还举例说:“大庆要进口一件什么设备,本来经过党委就可以解决,然而就是转圈子,定不下来,一拖就一年。有好多体制问题要重新考虑。”他提出,要在充分发挥中央、地方积极性的同时,扩大基层企业的自主权。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但是,一个时期内,在我国农村,劳动者的分配采用不合理的工分制,多劳不能多得;在工矿企业,只实行计时工资制,干好干坏一个样。这种分配形式只能造成人们的生产情绪不高,劳动效率低下的结果,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当省委领导介绍到七八月份工业生产下降,有原料问题,也有按劳分配方面的问题时,邓小平接过话题说,分配政策值得研究,不能搞平均主义。要把按劳分配原则落到实处,就要实行奖励制度。对管理好的企业,为国家贡献大的人应给予奖励,以刺激技术水平的提高、管理水平的提高。

邓小平这次在黑龙江的谈话与后来包括在视察吉林、辽宁以及唐山和天津等地的一系列重要谈话,被史学界称为邓小平“北方谈话”。“北方谈话”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方面面,特别是明确强调要迅速地坚决地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这些思想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到来做了思想和理论准备。

(摘自《黑龙江日报》)

(责编:吴昊、秦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