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频道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领袖人物纪念馆

历史选择了邓小平(18)

高屹

2018年04月13日08:34    来源:广安日报    手机看新闻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科学技术叫生产力,科技人员就是劳动者(2)

胡耀邦来到科学院,就旗帜鲜明地提出:“科研机关不搞科研怎么行?科学院就是科学院,不是生产院、教育院、白菜院、土豆院,科学院就是搞科学研究的,是搞自然科学的。”“搞业务这个风要吹起来。”“刮八级不行,得刮十二级台风。”“我们搞了五十四年。二十八年搞了一个事情,推翻三座大山。解放后二十六年打下了一个社会主义的基础,保证江山不改变颜色。现在搞第三个伟大目标,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四个现代化实现不了,我们的子孙会骂的……

行政工作、政治思想工作,都要围绕这个转。”“实现四个现代化是我们伟大的新长征。”

在对科学院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邓小平的多次指示,胡耀邦主持写出了《关于科技工作的几个问题(讨论稿)》。汇报提纲共分6个部分:

一、关于充分肯定科技战线上的成绩问题;二、关于科技工作的组织领导问题;

三、关于力求弄通主席提出的科技战线的具体路线问题;

四、关于科技战线知识分子政策问题;

五、关于科技十年规划轮廓的初步设想问题;

六、关于院部和直属单位的整顿问题。

这个《汇报提纲》力图系统地阐述毛泽东的正确科技思想,澄清党的科技政策和知识分子政策,提出了在科技界纠正“左”倾错误的许多重要意见。经过院内外广泛征求意见,修改了两遍后,将第三稿上报。

邓小平看后,于8月26日找胡乔木,专门商谈修改科学院《汇报提纲》的问题。邓小平说,这个文件很重要,要加强思想性,多讲道理。但不要太尖锐,道理要站得住、攻不倒。邓小平要胡乔木同胡耀邦他们一起议论一下,并要胡乔木动手修改。在此之前,胡耀邦也在8月18、19两日在科学技术规划小组内召开两次会议,听取有关部门对《汇报提纲》的意见。

按照邓小平的指示,胡乔木着手主持修改《汇报提纲》,9月2日改好。这一稿是第四稿,改题为《科学院工作汇报提纲》,把原来的6部分改为3部分:

一、中国科学院科研工作的方向任务。肯定“二十六年来”中国科学院“取得了很大成绩”,指出科研工作如不加快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就会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发展的速度,提出作为我国自然科学研究的综合性中心,中国科学院今后十年根本任务的三个方面是:协同各有关部门,积极承担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若干重大科研任务;开辟一批新兴的科学技术领域;大力发展基础科学研究。

二、坚决地、全面地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科技路线。这一部分从十个方面引用毛泽东关于科学技术工作的论断和指示,还辩证地分析了政治与业务、群众路线与专业队伍、理论与实际、对知识分子的教育与使用、哲学与自然科学五个方面的相互关系,说明必须系统地、准确地宣传毛主席的革命科技路线,防止和克服任何偏离、割裂或曲解。

三、关于科学院的整顿问题。

9月3日,邓小平同政研室7位负责人一起读《毛泽东选集》的选篇时,胡乔木把修改后的这一稿面交邓小平。邓小平看后表示满意,并说:这个文件很重要,不单管科学,而且可以适用于文化教育各部门。由此谈到教育工作。邓小平指出:教育方面存在不少问题,现在教师积极性不高,学生也不用心学,教学质量低,这样下去怎么能实现“四个现代化”?

这次会议后,即将《科学院工作汇报提纲》印发有关同志征求意见,准备讨论。

9月26日下午,邓小平主持国务院会议,听取胡耀邦等的汇报,讨论《科学院工作汇报提纲》。政研室负责人胡乔木等参加。

会上,邓小平讲了许多重要意见。他强调科研工作要走在国民经济的前面。他说:如果我们的科学研究工作不走在前面,就要拖整个国家建设的后腿。他引用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点,说:“科学技术叫生产力,科技人员就是劳动者!”

他指出:“科研工作能不能搞起来,归根到底是领导班子问题。”“领导班子,特别要注意提拔有发展前途的人。”班子要有管党的、科研的、后勤的3部分人。“科研人员中有水平有知识的为什么不可以当所长?”“要让党性好的组织能力强的人搞后勤。”他指出,“要给有培养前途的科技人员创造条件,关心他们,支持他们,包括一些有怪脾气的人。首先要解决这些人的房子问题,家庭有困难的也要帮助解决。”

邓小平还论述了教育整顿问题,强调“要后继有人,这是对教育部门提出的问题”。他特别提到“要解决教师地位问题”,还对办好科技大学、办好各种刊物等具体问题作了指示。邓小平要求对《科学院工作汇报提纲》做一些修改,写清科技队伍的范围和人数,把国防工业包括进去;把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写清楚;具体问题增补一点。先送毛主席,印发政治局,批准后用这个文件充分发动群众。

按照邓小平的讲话和讨论时的意见,胡乔木等很快又修改了一遍。9月28日,《科学院工作汇报提纲》修改完成后即送毛泽东审阅。

这时,毛远新刚在9月27日同毛泽东谈过他对邓小平主持的整顿工作不满意的意见。对《科学院工作汇报提纲》中引用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句话,毛泽东在审阅时表示不记得曾经说过。邓小平随即向胡乔木作了传达,经核查,毛泽东在1963年听取聂荣臻汇报十年规划谈话时曾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并引用马克思关于这一论点的论述作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句话的注释。

其实,毛泽东这种否认是表达他对《科学院工作汇报提纲》的不满,当然也有对邓小平的不满。等到毛泽东于10月下旬把《科学院工作汇报提纲》退回,胡乔木再作修改,邓小平已经在政治局内受到错误的批判了,因而,《科学院工作汇报提纲》最后一次修改稿(第六稿)就压在邓小平处,始终未能与全国人民见面。至于1976年8月“四人帮”拿出来大张挞伐的,不过是这个文件最初的一个讨论稿。

所幸,毛泽东虽然否认自己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话,但并没有否认自己讲过“老九不能走”。这是他在5月3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讲的。正是有了这句话,教育工作的整顿就显得师出有名、理直气壮多了。

早在四届人大期间,周恩来、邓小平等就对“四人帮”对迟群的提拔作了否定,任命老干部周荣鑫为教育部部长。随着整顿在各方面的开展,周荣鑫在教育部门根据中央进行整顿的精神做了许多工作。

他多次召开部内外干部教师座谈会、汇报会,反复强调要全面研究马列和毛泽东的教育理论,重提两年前周恩来纠“左”时提出的许多重要意见,还对当时教育界存在的老师挨骂、学生不读书的现象提出了严肃的批评。

这些讲话一时广为流传,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家长的欢迎。

10月,教育部开始起草教育工作汇报提纲,准备经中央批准后对教育进行彻底整顿。后来由于周荣鑫受到迟群一伙的迫害,这个汇报提纲未能成稿。

(未完待续)

(责编:秦晶、吴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