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频道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领袖人物纪念馆

《历史选择了邓小平》(1)

2018年03月08日10:03    来源:广安日报    手机看新闻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编前:

从今日起,本报将连载由高屹编撰的《历史选择了邓小平》,本书作者分别从邓小平与“文化大革命”、邓小平与历史转折、邓小平和毛泽东、邓小平与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邓小平与中国的对外开放、邓小平与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邓小平与科教兴国、邓小平与新时期中国外交战略和祖国统一、邓小平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中国9个方面,详尽阐述了邓小平波澜壮阔的人生经历,诠释了历史与历史的选择。在作者的笔下,一位影响历史发展轨迹、改变一个国家和民族命运、开创一个崭新时代的伟人邓小平跃然纸上。

绪论历史与历史的选择

邓小平,一个举世瞩目的名字,他走了一个世纪,他开创了一个时代,他给人们留下了说不尽、道不完的话题……

一个人就是一部历史,不同的人生又书写着不同的历史。在漫长的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不知涌现出了多少英雄豪杰,但是真正能够影响历史发展轨迹、改变一个国家和民族命运、开创一个崭新时代的伟人却寥若晨星。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在波澜壮阔的历史巨浪中,他们为救国救民、振兴中华孜孜以求,倾毕生精力于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不但改造了中国,而且影响了世界,从而展示了多姿多彩的辉煌人生,实现了人生的最高价值。

邓小平的一生是伟大光辉的一生。他为共产主义事业和国家的独立、统一、建设、改革事业奋斗了七十多年,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都作出了重大贡献。他的一生瑰丽多姿,极具传奇色彩。在漫长的政治生涯中,他曾三次被打倒,又三次奇迹般地站了起来,而且一次比一次更加坚强,一次比一次更加引人注目,一次比一次更加走向辉煌。他的人生历程给人们留下了一部厚重的20世纪历史教科书。

20世纪70年代,在世界科技革命风起云涌和政治经济形势急剧变化的情况下,在中国经历了长期“左”的指导思想的影响,特别是“文化大革命”那场深重灾难之后,中国向何处去?在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国家的命运面临选择的重大历史关头,历史选择了邓小平。是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背负起中华民族的希望,以其宽阔的眼界和无私的胸襟、卓越的才能和非凡的胆略,引导中国共产党开始走出对社会主义认识的误区,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开创了改革开放和集中力量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历史新时期。在推进新时期的伟大行程中,邓小平领导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以改革开放为标志的第二次革命,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为中国人民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新生活。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风云激荡的20世纪过去了。这是一个极不平凡的世纪。对于中华民族来说,这更是一个既充满了痛苦和灾难,又充满了自豪和希望的世纪。在这个世纪一开始,中华民族就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而两大任务的归宿只有一个,就是跟上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走上现代化的道路。因此,百年图强、振兴中华无疑成为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主旋律。为了实现现代化,中华民族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20世纪初,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他首先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并将中国现代化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但是,辛亥革命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经过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且从新民主主义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巨大成就。然而,由于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不完全清醒,致使在现代化问题上走了弯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决定社会主义中国的前途命运和中华民族的兴衰成败的关键时刻,历史选择了邓小平。从20世纪70年代末起,邓小平把握历史和时代的脉搏,把中华民族从“文化大革命”的梦魇中拯救了出来,引导我们党果断地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将全党全国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开始了以改革开放为标志的“第二次革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改革开放使古老的中华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社会主义在中国显示的蓬勃生机和活力,为全世界所瞩目。

邓小平,1904年8月22日出生在四川省广安县协兴乡一个叫牌坊村的地方。15岁那年他离开家乡去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若干年后,他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之一,随之又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成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被国内外公认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什么动力使邓小平实现了如此辉煌的人生?是始终不渝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对祖国对人民赤诚的爱。20世纪20年代,年轻的共产党人邓小平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时所写的自传中这样说:“我能留俄一天,便要努力研究一天,务使自己对共产主义有一个相当的认识。”“我来莫的时候,便已打定主意,更坚决地把我的身子交给我们的党,交给本阶级。”在近一个世纪的人生历程中,他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了他所追求的理想和事业,献给了他的祖国和人民。80年代初,他已是世界上最具有影响力的政治家之一,当英国培格曼出版公司准备出版他的文集并请他写序言时,他这样写道:“我荣幸地以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简洁的语言道出了作者宽阔无比的内心世界,这朴素的文字揭示了他一生求索、愈挫愈奋的力量源泉,这平实的自白正是邓小平人生信念与实践的真实写照。通过这些话,国内外人士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了邓小平,更加深刻地感受和领悟到邓小平时代的中国发生历史性巨变的真谛。

(未完待续)

(责编:秦晶、吴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