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频道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领袖人物纪念馆

刘华清写给邓小平的两封信

2018年03月07日09:18    来源:广安日报    手机看新闻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刘华清自1938年初与邓小平初次相见,与其相识相交近60年,刘华清也在邓小平的关心爱护下,逐渐成长为一名骁勇的战将。

1951年秋,刘华清离开第二高级步兵学校后,在第十军待了半年多。随后,他先是到海军任职,后又到国防部第七研究院、国防科委参与军队装备研发工作。邓小平也于1952年7月从西南军区调入北京,先后任政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总书记等职。多年里,他们之间没有直接的工作接触。刘华清一向秉持着不轻易打扰首长的原则,所以彼此间看望、问候也不多。但在“文革”后期的1975年,刘华清打破不轻易打扰首长的习惯,短短几个月里,接连给邓小平写了两封信。

刘华清因“对抗运动”“批聂(聂荣臻)不发言”,于1969年初从国防科委副主任任上调入海军。在海军几年里,他虽然由于所谓“问题没搞清”云云,没能安排相应领导职务,但作为“船办主任”(相当于机关二级部长),他不仅名正言顺地协助海军副司令员周希汉主持着海军造船工业、科研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而且受命先后组织了两次空前规模的全国性造船工业大会,使中国的造船工业在全国大乱的形势下不但没有停工、停产,而且有了较大发展,核潜艇等舰艇按时下水。粉碎林彪集团后,他很兴奋,以为个人的“问题”会得到解决,从而可以放开手脚为海军建设做点工作。初始,随着萧劲光司令员重新主持海军全面工作,刘华清的境遇的确发生了显著改变。只是这种局面没能保持多久,1974年春节过后,又发生了变化,种种迹象表明,自己已再次被打入了“另册”。

1975年1月,邓小平被任命为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解放军总参谋长。在其领导下,一场声势浩大的整顿工作在全军部队陆续展开。遭受林彪集团严重破坏的海军机关,虽没有军队其他大单位发展快,但批判、清除派性影响,恢复废弛的规章制度,部署战备教育训练等各项工作,也在有序进行。“大家都在忙,自己却无多少事可干。”形势的发展,使刘华清深深感到焦虑和不安。特别令他不解的是,机关正在组织编制“海军十年装备发展规划”,而自己从事装备研发工作20余年,在这方面是有经验的。这么大的事,为什么要把他这个分管海军装备工作的副参谋长、“海军造船工业科研领导小组”成员排斥在外呢?考虑再三,他决定给邓小平写一封信。

信是在1975年3月28日写的。按照当时的惯例,在信的开头,刘华清先介绍了“文化大革命”以来个人的情况并做了自我批评,继而表达了要求分配工作的愿望。

邓小平看到信后,于5月2日做出批示:“剑英、春桥、振华同志:刘华清同志的问题,即使当时是中央处理的,现在也由海军商同科委做出实事求是的结论。至于他的工作,可由海军党委考虑,也可以回到科委工作。如何,请酌。并请振华同志过问一下。”

5月5日,海军政委苏振华看到邓小平的批示,当天即签发海军党委常委传阅。萧劲光态度明确,看罢在文件上批示:“即照邓副主席批示办。”其他常委也一一圈阅,同意“常委议一议,做个恰当的结论”。

后来,刘华清从传阅文件中看到海军党委与第六机械工业部党的核心领导小组联合报送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关于海军舰艇十年发展规划的请示报告》(以下简称《十年规划》)后,他的心再也静不下去了。

此前,对《十年规划》的内容,刘华清不清楚,何时报国务院、中央军委,他更是不了解,但对编拟《十年规划》一事,他是知道的。最近一个时期,他在翻阅外国新列编的舰艇装备资料时,脑海里不时闪过部队那些破旧、失修的舰艇。联想到海军正在拟订的《十年规划》,他真切地希望海军能立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搞出一个符合部队建设实际的舰艇发展规划,使海军装备尽快上一个台阶。

在晚年回忆录中谈到当时的感受,刘华清这样说:“这份‘规划’中,前三部分讲规划根据、指导思想、建造方针,引用了毛主席和中央军委的指示,但对这些精神理解不透彻,尤其是结合海军作战实际不够。后几部分则与上述精神很不相符。这段时间,我还看了1975年5月13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向中共中央呈报的《关于国防工业和部队装备问题汇报会的情况报告》,《报告》中提出了海军装备发展的重点,但在《十年规划》中,这点没有得到体现……尤其让我吃惊的是,‘规划’只强调产量,提出要达到××万吨以上,却不讲装备水平与质量,居然把早就落后的登陆舰和海上民兵装备,也列为‘五五’科研重点。”

看完这个“规划”后,刘华清连续几天睡不好觉,他决心将自己的想法写出来,向主持军委工作的邓小平做一次汇报。

8月30日上班后,刘华清在办公室开始动手写汇报。下班后,他草草吃几口饭接着写,一直忙到翌日1点多。稍事休息,又补充修改了一天。9月1日上午,终于写完了,写了30多页,取名为《关于海军装备问题的汇报》(以下简称《汇报》)。

《汇报》中,刘华清在肯定海军装备建设和造船工业成就的基础上,针对《十年规划》存在的问题,从确定生产的舰艇的技术水平,海军战略任务的装备需求,与外国舰艇装备差距及国家造船工业生产能力等八个方面,分析了海军装备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刘华清坦诚地指出:“海军装备发展所以存在上述问题,我认为与海军领导机关对未来战争中海军承担的作战任务,对主席的战略思想、作战方法,对未来海战的特点、作战对象、科技发展趋势等,缺乏深入研究。因此,对装备技术的发展,不论近期或远期的,都缺乏从战略全局出发考虑,而是局部的、单个的、互不联系的处理问题。”“我们应很好总结自己的经验,接受教训,今后十年不能再走大弯路,小弯路也不应走,也不应走老路。一定要把工作做得更好些,以实现建设一支强大海军的目的。”文稿中,刘华清还郑重提议:“有必要尽早着手研制攻击型和护航型航空母舰……我国现有工业和科学技术条件是足以具备解决制造航空母舰问题的。”

完稿之后,刘华清从头到尾看一遍,几个地方稍做修改。为避免连累他人,他没有征求其他同志(包括秘书)的意见,只是郑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9月3日,刘华清又字斟句酌地给邓小平写了一封短信。

邓副主席:

学习了毛主席最近对海军两次极为重要的指示,联系到我们海军当前的现状和今后海军的建设,特别是海军的装备建设的方向问题,觉得有必要向您汇报一下自己的想法和意见。现将自己经过多次思考而写成的《关于海军装备问题的汇报》呈上,请予参考。

当天,刘华清将《汇报》与信函一并报送邓小平并毛泽东。之后,为说明写《汇报》的意图和情况,刘华清又给海军政委苏振华写了一封信。

邓小平对刘华清的《汇报》很重视。9月4日,他即抽暇阅读信函及《汇报》稿,还在文稿中做了多处标记。阅毕,在文稿上批示:“振华同志:请你考虑一下。我看有些意见值得重视。”

9月8日,苏振华将邓小平的批示及刘华清的《汇报》稿原件,以及刘华清给自己的信,一并批给了萧劲光等海军党委常委,并做了大段批示。

之后,由于海军党委常委、海军首长意见不一致,加之“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愈演愈烈(翌年“天安门事件”后,在“四人帮”的干预下,党中央做出了“撤销邓小平党内外一切职务”的错误决定),对邓小平此次批示的贯彻再无下文。

将《汇报》呈送邓小平后,刘华清便住进海军总医院。9月底,他从海军调入中国科学院,任中科院党的核心领导小组成员。邓小平和聂荣臻商定将刘华清调中科院,原是要他配合主持日常工作的胡耀邦搞科技战线整顿的。在“四人帮”的干扰下,胡耀邦主持起草的《关于科技工作的几个问题(汇报提纲)》尚未印发,便被诬为“大毒草”,遭到批判。科技战线整顿更无法进行。无奈之下,刘华清一面尽其所能地抵制着“四人帮”的干扰,一面倾力帮助科研人员解决诸如房子、孩子上学等实际困难,做“后勤部长”的工作。至于呈送的《汇报》结局如何、有无回音,他已无暇顾及。

1979年4月3日,邓小平在接见新上任的海军政委叶飞时,明确指出:“究竟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海军?我看是要顶用的。你们过去提出的《十年规划》,八五(1985年)要搞到××多万吨,不可能,国家没有这个力量,要缩小,要小而精。我冒说一句,××万吨就可以了。海军究竟需要什么装备,型号要具体提出来。过去你们自己没有摸清,提得不具体。装备要能够形成战斗力。我们不称霸……海军建设一切要服从这个方针。防御当然也要有战斗力,海军的装备、规划要从这点出发。”

根据邓小平这次谈话精神,中央军委于6月2日做出了《关于海军装备问题》的批复:一、海军装备的发展要根据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制订,舰船发展规模不宜过大,关键在于精;二、要坚决贯彻质量第一的方针;三、必须贯彻“五个配套”(成套设计、成套试制、成套定型、成套生产、成套装备部队)的原则,新造舰船要经过充分调查研究和论证;四、加强现有装备管理,立足现有装备打仗。

接到军委的批复,海军党委遵照邓小平“要重新制订规划”的要求,组织专门班子重新研究制订了海军舰艇装备发展规划。刘华清1975年《汇报》中的主要意见和建议,基本上均被吸纳入新的海军舰艇装备发展规划中。(吴殿卿)

(摘自《党史博览》)

(责编:秦晶、吴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