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频道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领袖人物纪念馆

邓小平与共和国重大历史事件(102)

武市红  高屹

2018年03月01日10:31    来源:广安日报    手机看新闻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关心浦东开发

1990年,邓小平来上海过春节时,非常关心浦东开发这件事。他说,上海浦东开发,不是上海一个地方的事,是全国的事。浦东开发,可以带动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发展。回到北京后,邓小平向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说,我已经退下来了,但还有一件事我要说一下,那就是上海的浦东开发,你们要多关心。他还特意要求李鹏负责抓一下浦东的开发和上海的发展问题。

为了使开发开放浦东这一决策更加符合中国国情和上海实际,从1989年到1990年初,江泽民、杨尚昆、乔石、邹家华等中央领导和老一辈革命家都曾亲临上海,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实地考察。1990年3月28日至4月8日,姚依林副总理受中央委托,率领国务院特区办、国家计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经贸部、商业部、中国银行等部门的负责同志来到上海,对浦东开发问题进行专门研究和论证。与此同时,国内外专

家也被请到上海做可行性研讨工作。这一年的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作出了开发、开放浦东的战略决策。同时宣布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重点,就是浦东开发。从那时起,上海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上海开发晚了,要努力干啊!

邓小平结束对深圳、珠海的考察,已是1991年农历岁末。看到老人家一路劳累,人们都希望他能在珠海过春节。然而,邓小平却说,我还想着上海、惦着浦东啊!

1991年2月17日,听完了上海市负责同志关于浦东开发的汇报后,邓小平仔细地审视了浦东新区的规划图,指出:浦东开发晚了,是件坏事,但也是好事。

浦东开发晚了的话,邓小平已经不是第一次这么说了。只不过,这次视察了深圳、珠海特区等地方后,邓小平对此感触要更深一些。

早在一年前视察上海时,邓小平就十分明确地表述过类似的意思。他说:“上海开发晚了,要努力干啊!”

对于这个“晚”,邓小平是这样解释的。他说:“那一年确定四个经济特区,主要是从地理条件考虑的。深圳毗邻香港,珠海靠近澳门,汕头是因为东南亚国家潮州人多,厦门是因为闽南人在外国经商的很多,但是没有考虑到上海在人才方面的优势。上海人聪明,素质好,如果当时就确定在上海也设经济特区,现在就不是这个样子。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有上海,但那是一般化的。浦东如果像深圳经济特区那样,早几年开发就好了。开发浦东,这个影响就大了,不只是浦东的问题,是关系上海发展的问题,是利用上海这个基地发展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问题。抓紧浦东开发,不要动摇,一直到建成。只要守信用,按照国际惯例办事,人家首先会把资金投到上海,竞争就要靠这个竞争。”

不过,在邓小平看来,开发晚了,未必全是坏事。这是因为后来者浦东可以借鉴广东的经验。他说,你们可以借鉴广东的经验,可以搞得好一点,搞得现代化一点,起点可以高一点。后来居上,我相信这一点。“努力干,后来居上!”这成了浦东开发,上海振兴的指导思想。

为了加快浦东全面的、大规模的开发,尽快把浦东建设成为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国际城市,邓小平在视察南浦大桥工程时说,上海这么大,不搞几座大桥不行,要加快能源、交通等重大项目的建设,能早上的就集中资金早上,早上一年早得利一年,不要拖。根据邓小平的这一指示,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上海加紧了浦东的开发开放。

首先是抓好基础开发,突出一个“快”字。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南浦大桥、杨浦大桥、杨高路拓宽改建工程、外高桥港区、浦东煤气厂二期工程、通讯工程等浦东开发的十大基础工程项目,总投资达140亿元。大桥建设者们铭记邓小平视察南浦大桥时的殷切希望,提前45天建成南浦大桥。许多外国实业家参观南浦大桥等基础工程后得出了一个结论,中国是真心实意开发开放浦东,而不是打“政治牌”。

其次是带动区域开发,突出一个“高”字,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地建设。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体现了整体性和上海特点;外高桥保税区已显示了发展的领先性;张江高科技区集中了各国现代科技。

再次是基础开发与功能开发相结合。国际金融区发展迅速,文登路商业街初具规模,金桥出口加工区100个投资项目已正式开工。

“金融先行”是开发浦东的一个成功经验。市长朱镕基向邓小平汇报了开发开放中金融先行的一些做法。邓小平听后,讲了一段极为精辟的话。他说:“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了,全盘皆活。上海过去是金融中心,是货币自由兑换的地方,今后也要这样搞。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在邓小平指示的指导下,上海迅速奋起,抓好金融改革,瞄准更高层次的世界现代化水平,与国际惯例接轨。银行、信用社、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大批涌现,特别是大批外资银行的涌入,美国花旗银行把其在华总部移至上海,上海已为许多世界大银行所瞩目。把上海办成金融中心,这又将进一步促进浦东开发、上海振兴。

上海变了

1993年,邓小平又一次来到上海,他对上海的同志说:对中国来说,大发展的机遇并不多,中国与世界不同,有着自己独特的机遇,希望你们不要丧失机遇。

这一年的冬天,邓小平又一次视察了他一直关注的浦东新区。当时虽然下着阵阵春雨,但邓小平的兴致丝毫不减。他兴冲冲地登上了已经竣工的雄伟壮观的南浦大桥,握着大桥建设总指挥的手高兴地说:“这是上海工人阶级的胜利,我向上海工人阶级致敬!”

看着热气腾腾、日新月异的浦东建设新景,从不作诗的邓小平竟诗兴大发,笑吟道:“喜看今日路,胜读百年书。”并对陪同的上海负责同志说,这是他的心里话。

1994年,邓小平最后一次到上海过春节,也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外出视察。这次,他登上了新锦江饭店的顶层,尽情饱览浦东开发开放后的上海新貌。

随着旋转餐厅的缓缓移动,俯瞰着大上海璀璨的夜景,邓小平深情地说:“上海变了!”虽然短短的四个字,但它道出了邓小平对上海这几年来发展的充分肯定。

此后,邓小平虽然再也没有来过上海,但他1992年提出的“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希望,在他的亲切关怀下,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很快变成了现实。从1992年到1996年,短短5年间,浦东的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翻了两番多,全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以上,比上一个5年计划快了1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由5年前的1000美元一跃突破了3000美元。

邓小平南方谈话与十四大

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邓小平

1992年1月,邓小平像往年一样去了南方……

1992年1月,邓小平像往年一样,去了南方,开始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南方视察。在武昌、在深圳、在珠海,邓小平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发出了震撼时代的强音:

在武昌,邓小平一针见血地批评了“左”的言论和表现,指出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他对湖北省委、省政府负责人说:“发展才是硬道理”“能快就不要慢”“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办事情正确与否“主要是看是否有利于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低速度就等于停步,甚至等于后退。

在深圳,邓小平说:“对办特区,从一开始就有不同意见,担心是不是搞资本主义。深圳的建设成就,明确回答了那些有这样那样担心的人。特区姓‘社’不姓‘资’。”“从深圳的情况看,公有制是主体,外商投资只占四分之一,就是外资部分,我们还可以从税收、劳动等方面得到益处嘛!多搞点‘三资’企业不要怕。”“有的人认为,多一分外资,就多一分资本主义,‘三资’企业多了,就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就是发展了资本主义。这些人连基本常识都没有。”在从火车站到皇岗口岸的路上,邓小平对谢非等人说:“广东二十年赶上亚洲‘四小龙’,不仅经济上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两个文明都要超过他们,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未完待续)

(责编:秦晶、吴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