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频道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领袖人物纪念馆

邓小平与共和国重大历史事件(97)

2018年02月14日10:36    来源:广安日报    手机看新闻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物价改革非搞不可”(2)

由于有了市场价格这一轨,打破了原来指令性计划一统天下的局面,使经济生活出现了生机。市场价格不但刺激了紧缺物资生产的增加,同时也促进了紧缺物资的节约,还使不能纳入计划的乡镇企业在市场上买到了原材料,促进了乡镇企业的发展。

但双轨价格的存在也带来了经济秩序的混乱。因为在双轨价格的条件下,生产厂家总会千方百计地少生产计划内产品,多生产计划外产品,还要想尽办法把计划内产品拿到市场上去卖高价;用户自然也想方设法地多买计划内的商品,少买计划外商品,甚至还会通过各种手段去套购计划内的商品。

当时社会上有一种职业,群众称之为“倒爷”,就是把计划价格的商品倒到市场上去卖。当时流传的一则故事就很有代表性:

在武汉的一家旅馆里,一位“倒爷”将手中的一张钢材提货单,卖给同房间的另一位“倒爷”,每吨加价200元。第二位“倒爷”又把提货单卖给第三位“倒爷”,每吨又加价200元。就这样,这张提货单没有出旅馆,就倒腾了4次,4个人不费吹灰之力就获取了暴利。这批钢材的价格由每吨700元加到1600元。

在双轨价格条件下,权力和市场的恶性结合成了罪恶的渊薮,成了当时腐败现象的物质基础。一时间,要求改变双轨价格,进行物价改革的呼声很高。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邓小平明确指出:“物价改革是个很大的难关,但这个关非过不可。不过这个关,就得不到持续发展的基础。”

1988年5月19日,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再次强调:“物价改革非搞不可。”“理顺物价,改革才能加快步伐。”“不解决物价问题就不能放下包袱,轻装前进。”

据此,1988年5月30日,中央政治局在北京召开全体会议,决定着手研究价格、工资改革方案,加速价格改革。

“过一关很不容易,要担很大风险”

“物价改革非搞不可”,但价格改革关系国民经济的全局,涉及千家万户的利益分配,是最容易牵动人们情绪的。因此,邓小平在不同场合,多次指出:“过一关很不容易,要担很大风险。”“这要求我们每走一步,都兢兢业业,大胆细心。”

根据邓小平讲话的精神,党中央对物价改革一直采取十分慎重的态度,按照生产的发展和国家财力负担的可能,在保证人民实际收入逐步增加的前提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从1978年到1984年,物价一直“温和”上涨,平均每年零售物价总指数上升2.5%。1984

年中央作出《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全面进行价格改革后,物价上涨的幅度也是不大的。

中央决定1988年价格“闯关”时,也是很慎重的,计划得较为周密。

4月5日,国务院决定先放开肉、蛋、菜、糖4种副食品价格。根据国务院统一部署,北京市政府决定,从5月15日起,对猪肉(禁食猪肉的民族为牛羊肉)、鸡蛋、大路菜和白糖4种主要副食品试行零售价格变动,同时每月给每个职工补贴10元。具体办法是:

猪肉,带骨带皮的统货肉每500克由1.39元调为2.1元,瘦肉由2.5元调为4元;牛肉,去皮去骨的统货肉由1.8元调为2.8元;羊肉,由1.95元调为3元;白皮鸡蛋,每500克由年均1.41元调为1.81元;绵白糖,塑料袋装每500克由0.9元调为1.42元;大路菜,平均每500克由0.1915元调为0.249元。

对城市居民凭证定量供应的粮食、食品不提高价格。猪肉、食糖、鸡蛋提价后,仍按原定量标准供应。

价格补贴由暗补改为明补,由补给商业部门转为直接补给居民,补贴范围和标准是:

国营和集体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在职职工、离退休职工、城镇优抚救济对象每人每月补贴10元;大专院校在校学生和研究生每人每月补贴8元;在校中专学生每人每月补贴7元;禁食猪肉民族的补贴金额分别在以上三个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两元,补贴款由职工和学生所在单位发放。家庭人口多,生活确有困难的职工、由各单位酌情给予适当困难补助。

采取这种给居民价格补贴来放开价格的做法,是为了缓解这几种食品价格购销倒挂的矛盾,既促进生产,也可以改善供应。

这一年,国家又对农产品价格进行了调整,提高了粮食合同定购价格。棉花收购价格也有

较大幅度的上调。还提高了部分生产资料和交通运输的价格,如煤、原油、电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7月,国务院决定,放开名烟名酒的价格,并在7月28日全国统一执行。由于这类商品不影响普通群众的生活,估计不会出什么问题。但是,没有想到放开后,涨价幅度很大,茅台酒的零售价由二三十元一下子涨到290元。中华烟也由每包一两块钱涨到12元。在此之前,彩色电视机的价格也实行浮动,18英寸彩电由每台1330元上浮到1900元。由于彩电供不应求,实际价格比这还要高出很多。

这么大的涨价幅度,给群众造成了物价将要大幅度上涨的心理预期。当时报纸上宣传改革要付出代价。什么样的代价呢?过去不清楚,现在有了一个形象的答案:一个教授一个月的工资买不到一瓶茅台酒!这叫群众怎么不恐慌呢?

从8月7日开始,福州、天津、上海、重庆、成都、北京、西安等城市出现了抢购的情况。全国其他城市,城镇和农村也随之发生抢购,且形成迅速蔓延之势。

当时的场景,经历过的人可能都还记得。对于这一场来势凶猛的抢购风潮,报刊杂志有过不少生动的描述。

物价,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这个话题,绷紧了社会的神经。

各种流言不胫而走。人们不顾炎天火日,急匆匆涌上街头,挤入商店,向货架上投去恐慌的饥渴的眼光。抢购肥皂!抢购卫生纸!抢购皮箱!抢购洗衣机!着了慌的居民恨不得将所有的纸币都换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品,恨不能将几代人所需要的东西都买齐。长沙市友谊商店一位经理向记者说:“真是奇怪!顾客像疯了一般!把钱不当钱,见什么都买。我们积压了好几年的毛毯一下就卖光了。质量最差的洗衣机也卖光了,

仓库已经空了,营业额猛增,营业员大拿奖金,一个个都笑呵呵的。”

《小说界》透露:上海的抢购风潮自3月2日始,2角6分的草纸涨到了3角8分。火柴,连7分钱一盒也买不到了。理发费、住宿费,也纷纷上涨。

新华社记者报告:南京的抢购风潮自3月8日始,鼓楼地区一居民买了400盒火柴,放在家里,小孩玩火酿成了大祸。

抢购风潮使商品销售量大幅度提高。8月份全国商品零售额比1987年增长了38.63%,比1988年7月增长了7.5%。据有关部门估计,这次商品抢购风,抢购了约60亿元商品。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商品抢购伴随着挤兑银行储蓄存款,8月份城乡储蓄绝对额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26.8亿元,历史上8月份出现储蓄绝对额下降的只有1960、1961、1962和1967四个年份。这次突击提存,人们不仅动用活期存款,而且动用了定期存款进行抢购。

今天回过头来看这场抢购风潮,值得我们反省的地方是很多的。

主要是经验不足。1988年的价格改革和过去有明显的不同,这就是由过去的“调放结合,以调为主”变成了“以放为主”。从理论上说,不放开价格,不让它回到供求关系中去,是不可能达到价格改革的目的。但是,当时忽视了这样一个问题:中国物价放开以后,除了需要释放长期积累的隐性通货膨胀以外,还要释放1984年以来新的通货膨胀因素。这就是国民收入超分配和货币的过量发行。据有关资料统计,从1985年到1988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66%,而货币增加了79.17%,现金流通量增长了116%。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如此之大,已成一触即发之势。价格放开后,物价自然大幅度上扬,导致大规模的抢购。(武市红 高屹)

(未完待续)

(责编:吴昊、秦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