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频道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领袖人物纪念馆

南方谈话的三个重要场景

2017年12月07日13:46    来源:广安日报    手机看新闻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深圳-珠海-顺德-广州,已经退休的广东省委原副秘书长、广州市政协原主席陈开枝对这条线路非常熟悉。1992年,他陪同邓小平走过这条线路,邓小平一路上的若干次谈话,成为载入中国改革史的南方谈话。邓小平的南方谈话留下了三个重要场景。

场景一 中巴车上的谈话

1月17日夜,邓小平的专列驶离北京。

邓小平先是在武汉、长沙的火车站做了短暂停留,到达深圳火车站的时间是1月19日上午9点。10分钟后,他乘中巴到达深圳迎宾馆,住进了桂园别墅。考虑到他已经坐了一天两夜的火车,本来安排他先好好休息,可他刚到桂园不久就说:“到了深圳,我坐不住啊,想到外边去看看。”

对邓小平来说,深圳就像他的孩子,他1984年来过一次。8年不见,听到风言风语那么多,他急切地想仔细打量打量这个孩子。就在为他备车的间隙,广东和深圳的领导干部陪他在院子里散步。

行前邓小平已经让工作人员传话,他这次来,不听汇报,不要陪餐,不题词,不摄影,不报道,新闻单位不派记者跟访。结果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都没派记者。“不报道,不等于不留下历史材料,为了对历史、对人民负责,我对邓小平办公室的同志说,中央媒体不派人,广东当地的媒体应该来,人员由我定,责任由我负。邓办的同志同意了我的意见。后来,新华社广东分社、广东电视台、《南方日报》都派了记者。经研究,深圳、珠海也派少数记者参加。”陈开枝说。

时任广东省委书记谢非告诉邓小平,一会儿参观深圳市容,邓小平笑着问:“这样会不会招摇过市?”谢非马上说:“不会,不会。广东、深圳的人民都想念您。有很多干部都等着您接见,排着队哩。”邓小平说:“不要见了。因为见了少数,得罪了多数。就是出去走走,看看市容。”

上车后,时任深圳市委书记李灏向邓小平介绍深圳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邓小平说:“深圳如果不搞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不知要等到哪一年。深圳的建设成就,明确地回答了那些有这样那样担心的人的问题。”

谈到经济发展问题时,邓小平说:“亚洲‘四小龙’发展很快,你们要用20年时间超过‘四小龙’。‘四小龙’中的新加坡不但经济发展很快,社会秩序也比较好。你们要在两个文明建设方面,都超过‘四小龙’,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点,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

谈到刚刚出现的股票市场时,邓小平说:“股票市场也有不少人担心是资本主义,所以让深圳和上海先搞试验。看来,你们的试验是成功的,证明资本主义能用的一些东西,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所用。许多东西要敢于试。不试,学不到经验,也培养不出人才。开始办特区,不知道怎么搞,试一下,慢慢就懂了。通过试验,证明不行,就改。一个人要是不下水,就学不会游泳。”

这次“中巴谈话”,是南方谈话的第一个重要场景。

中巴车慢慢驶至皇岗口岸,这里与香港只隔着一条深圳河。“老人家在这里站了很久,一句话也没说。当时的风很大,他的衣领都被吹得翻动

起来。我上前轻声说:‘风大,请您上车吧!’他依然沉默地望着深圳河对面那片土地。”陈开枝说。

场景二 国贸大厦的谈话

1月20日上午,本来是安排邓小平在国贸大厦看看风景、听听汇报,没留多少时间,结果他讲了近一个小时。

李灏结合一张深圳特区总体规划图,给邓小平作了简要汇报:1984年,深圳的人均国民收入是600元,现在是2000元;建立了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进行物价体制改革、住房分配制度改革、金融体制改革……邓小平很高兴,说:“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怕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当时我一听到这‘三个有利于’,哎呀!感觉就像三伏天里吃了冰镇西瓜,畅快淋漓。我还记得,邓小平还习惯性地举起右手,加重语气说——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他又说——我讲过多次,如果没有改革开放的成果,政治风波这个关我们就闯不过,闯不过就乱。那天他说的那些话,我现在都记得清清楚楚。”陈开枝说。

国贸大厦的一名工作人员在回忆起那段往事时,记得最为清楚的一句话就是:“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100年,动摇不得。”

在国贸大厦的旋转餐厅,邓小平谈到新加坡的经验,强调两手都要硬,经济搞好了,社会风气搞坏了,还是失败的。他说:“开放以后,一些腐朽的东西也跟着进来了,中国的一些大城市也出现了腐败的现象……对这些现象要注意克服,要很好地抓,不能让其发展。这一点我们应该是能办得到的。新中国建立之后,共产党一领导,社会主义的方针一确立,这些东西就曾经一扫而光。消灭吸鸦片烟、吃‘白面’,世界上谁能消灭得了?国民党办不到,资本主义办不到。在旧中国,云南的军队是很有名的‘两条枪’嘛,解放后就变成了一条枪了嘛。龙云的鸦片烟瘾也戒了。事实证明,共产党能够消灭腐败的东西。”

邓小平接着讲道:“中国出问题,不是出在其他什么方面,而是出在共产党内部。苏联、东欧的问题,就是出在共产党内部。如果我们党出问题……整个国家肯定出大问题。所以,对这个问题要有自觉性,老同志尤其要有这个自觉性。”

在国贸大厦的行程严重超时,邓楠在邓小平耳边提醒说,还要到别的地方参观,他笑着说:“人老了,岁数大了,话也多了,就讲这些吧。”

“国贸大厦谈话”是邓小平南方谈话的第二个重要场景,也是他到深圳后第一次有系统、有重点的谈话,堪称南方谈话中最重要的一次谈话。在他离开的时候,得到消息的人赶到国贸大厦一层大厅,争睹邓小平真容。尽管现场十分拥挤,但并不混乱,邓小平一出现,人们就自动给他让出了一条路。

场景三 临别的谈话

1月21日,邓小平参观了华侨城的民俗文化村和锦绣中华微缩景区,高兴地观看少数民族舞蹈,并和家人在布达拉宫景区前合影。在回宾馆的途中,邓小平心里惦记的是全国各族人民的生活。他说:“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就是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先富起来的地区多交点利税,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

第二天上午,邓小平到仙湖植物园参观,并亲手种下一棵高山榕。参观时,他见到一棵奇特的树,植物园的负责人告诉他,广东人叫这种树为“发财树”。“邓楠说:‘我们也种一棵发财树。’邓小平说:‘让全国人民都种,让全国人民都发财!’我心想这不就是让大家共同富裕吗?”陈开枝说。

下午,邓小平集体接见了一些党政军领导人和媒体。

“老人家一开始说一个人都不接见,只是来休息。等到他把话讲得差不多了,我们都很激动了,他大概也很激动了,就开始大量接见。”深圳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吴松营说。

邓小平对大家说:“改革开放政策,从一开始就有反对意见。并不是一致的,有一段时间反对的意见闹得比较凶。我说不争论,愿意干就干,干多少是多少。这样,原来反对的人才慢慢跟上来了。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不争论,就这么试,大胆地试。”

在谈到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时,邓小平说:“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再次谈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这场“临别谈话”,是邓小平南方谈话的第三个重要场景。

1月23日,邓小平准备乘船离开深圳,前往珠海。在上船的踏板上走了几步,他突然转过身,将右手抬到胸前,挥了一下,对紧跟上来的李灏说:“希望你们搞得快一点。”这是邓小平对深圳的最后一句嘱咐。

在珠海,邓小平再次讲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等问题。在珠海芳园大厦29层的旋转餐厅,邓小平看到了澳门。他说,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必然的,但道路是曲折的。“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

在顺德,邓小平考察了乡镇企业,谈道:“特区姓‘社’不姓‘资’,乡镇企业也是姓‘社’不姓‘资’。”随后,他到广州乘火车前往上海,2月21日回到北京,结束了他的最后一次南方之行。

(摘自《环球人物》)

(责编:秦晶、乐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