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频道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领袖人物纪念馆

邓小平与共和国重大历史事件(50)

武市红 高屹

2017年11月17日07:49    来源:广安日报    手机看新闻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邓小平说,关于台湾问题和中美关系正常化,我们有三个原则,不能有别的考虑(2)

1975年3月,正当中国艺术代表团积极准备出访美国时,发生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美国国务院要求中国方面取消中国艺术团预备曲目中的一首歌——《台湾同胞——我的骨肉兄弟》,声称美方不能同意将提及解放台湾的歌曲列入节目中,并限期中方给予答复,否则就通知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无限期推迟中国艺术团的访美。对于美方这种有违上海公报精神的做法,邓小平明确表明了我们的立场,他说:我们的愿望就是,中美双方沿着上海公报的原则精神坚持走下去,双方都不要后退。当然,也要意识到曲折总会有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曲折的。最近发生的事情(指美方无理推迟我方艺术团访美一事),我看不可避免。这是一个原则问题,不去算了。

由于当时美国共和党政府下不了决心接受中国提出的建交三原则,并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中美关系正常化并没有像美方所曾表示的那样,在尼克松总统的第二个任期内或福特总统的任期内得到实现。中美建交被拖延下来。

作为中美建交谈判中的关键人物,邓小平在1976年春也从中国政坛上消失了。

邓小平说,只要卡特总统下决心,我看问题是好解决的

1977年7月,中国共产党十届三中全会恢复了邓小平党政军的一切职务,给停滞中的中美关系谈判带来了新的生机。

1977年初,卡特政府上台。卡特执政初期,并没有把中美关系摆到重要的地位。因为他当时正关注着美苏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谈判、中东问题和巴拿马运河条约问题,而这些问题能否得到国会与公众的支持,卡特并没有把握。因此,他不想为美中关系正常化在国内引起大的争议。与此同时,台湾当局也对卡特政府在改善中美关系、台湾问题上施加影响。这些因素都使得卡特政府初期没能下决心把中美关系正常化作为一个迫切的问题提上日程,而是“把中美关系摆在很次要的地位”。1977年8月,万斯国务卿访华,带来了一个比基辛格、福特时代还后退的方案。

8月24日,邓小平在会见万斯时一针见血地指出:我看了你们这个方案,你在方案中首先讲到,你们这个方案可以作为中美两国建交的起点。据我看,你这个话讲得恐怕不那么正确。起点是上海公报。我认为,你们这个方案和过去的探讨比不是前进了,而是后退了。按照上海公报的原则,解决中美两国关系的决心应该由美国下,而不是中国下。我们多次说过,要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在台湾问题上有三个条件,即废约、撤军、断交,按日本方式。老实说,按日本方式本身就是一个让步。至于台湾统一的方式,还是让我们中国人自己来解决。中国人是有能力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奉劝美国朋友不必为此替我们担忧。而从全球战略来说,你们下决心解决了台湾问题,你们的战略态势只会更好。你们这个方案,集中起来是两个问题。第一,你们实际上要我们承担不用武力解放台湾的义务。这实际上还是干涉中国的内政。第二,你们提出不挂牌子的大使馆,不管叫什么名称,不挂旗,归根到底我看实际上是“倒联络处”的翻版。你们政府还要仔细考虑。要从战略,从全局,从政治角度,好好考虑一下这个问题。我们多次声明,我们对这个问题是有耐心的。我们讲这个话是为了改善我们两国关系时处理问题更从容、更恰当一些,有利于我们在全球战略方面取得更多的共同点。

万斯访华虽然没有就中美关系正常化达成协议,但有助于卡特政府更好地理解中国对这一问题的坚定立场。

9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美联社董事会代表团时说:万斯访华有一个成果,就是万斯来了,是你们美国现政府第一次派高级官员来中国。至于其他方面,你们的报道不确实,他没有带来什么东西,也没有取得什么新的成果。中美关系正常化不仅没有前进,万斯带来的方案比福特、基辛格时代还后退。万斯带来的方案,是后退的方案,不是前进的方案。就是“倒联络处”的方案,就是说,不能出卖、丢掉“老朋友”。万斯先生回国后,通过舆论界放出空气说,中国人对解决台湾问题的方式采取某种灵活性,没有那么回事。我们重申,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什么方式、什么时间解决台湾问题,那是中国的内政,外国人无权干涉。

9月27日,邓小平在会见前美国驻华联络处主任乔治·布什时再次强调:中美关系正常化,这个步伐可以快一点,正常化慢总要受限制。所以我们总是说,美国政府、国会和政治家要从长远角度、政治观点来看中美关系,不要搞外交手法。这不是外交问题,是政治问题。中美关系正常化,如从长远观点、政治角度、战略角度看问题就容易下决心。

军人说话就是痛快

1978年4月,出于对国际形势的判断和中国国内形势的发展,卡特政府公开宣布:美国承认一个中国的概念,同中国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符合美国的最大利益。万斯国务卿也表示,希望能在卡特总统第一届任期结束前,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这个目标。在这段时期,邓小平也多次会见美国客人,他几乎在每次谈话中都谈到:希望美国政府、美国总统对中美关系正常化采取比过去更积极的态度,步伐走得快一些。

1978年5月,布热津斯基到达北京。他对中国领导人说:“卡特总统认为,中国在维持世界均势中发挥中心作用,一个强大的、独立的中国,同邻国和平相处的中国,在一个多元化的世界中,将是和平的力量,将对解决世界的问题起建设性的作用。”他还强调:美国政府认为中美两国之间的关系在美国全球政策中具有中心的重要性,卡特总统下决心要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他表示,美国愿意接受中国提出的建交三原则,但“希望(而非作为条件)在美方作出期待纯属中国内政的台湾问题得到和平解决的表示时,不会明显地遭到中国的反驳。这样美国国内的困难将更容易解决。”他宣布美国已授权其驻华联络处主任伍德科克同中方就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问题进行具体谈判。

邓小平在5月21日会见了布热津斯基。一见面,邓小平就问道:“一定很累了吧?”布热津斯基说:“我的劲头大着呢。来中国之前,我阅读了你同美国主要政治家和参议员的谈话记录。”

邓小平说,美国朋友我见得不少,中国问题不难了解。你从过去的谈话记录中可以了解我们的看法、观点、主张,直截了当。毛主席是军人,周总理是军人,我自己也是军人。

布热津斯基回答说,军人说话就是痛快,我们美国人也是以说话痛快出名的。我希望你们不会觉得美国人不容易理解。

话题转到关系正常化方面,布热津斯基说,总统要我带话给你,美国已经下了决心,我们不仅准备同你们讨论国际形势以及同你们采取并行不悖的行动,以促进达到同一目标,消除同一危险;同时也准备同你们积极讨论美中双方的关系问题。

邓小平说:很高兴听到卡特总统已经下了决心这个口信。在这个问题上,双方的观点都是明确的,问题就是下决心。如果卡特总统下了这个决心,事情就好办。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历来阐明的就是三项条件,即:废约、撤军、断交,这三项条件都涉及台湾问题。我们不能有别的考虑,因为这涉及一个主权问题。如果美国政府认为是时机了,下了这个决心,那么,我们双方随时可以签订正常化的文件。正常化问题对两国来说,是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

这次会见,邓小平给布热津斯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布热津斯基在他的回忆录里写道:“别看邓小平身材矮小,胆识可大呢,他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他机智老练,思维敏捷,谈笑风生,气派很大,开门见山。一席话使我懂得了他在政治生涯中屡经浮沉而不倒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他的胸怀和魄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真正够得上是一位可以放心与之打交道的政治家。”

布热津斯基的北京之行,打开了中美建交谈判的大门。

经过近半年的谈判,中美双方终于达成下述协议:一、美国承认中国关于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的立场,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二、在中美关系正常化之际,美国政府宣布立即断绝同台湾的“外交关系”,在1979年4月1日以前从台湾和台湾海峡撤出美国军事力量和军事设施,并通知台湾当局终止《共同防御条约》;三、从1979年1月1日起,中美双方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3月1日互派大使、建立大使馆。在这些协议的基础上,双方于1978年12月16日晚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实现了中美关系正常化。 (未完待续)

(责编:乐意、秦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