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特区的崛起,是同邓小平紧密相连的。他不仅是创办经济特区的主要倡导者、决策者和支持者,而且以洞察风云的世界眼光和辩证思维推动着经济特区的发展。
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经济特区思想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包括“经济特区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经济特区姓‘社’不姓‘资’”“经济特区是体制改革的试验场”“经济特区是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基地”等内容。邓小平经济特区思想,作为邓小平整个对外开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和国际形势发展变化敏锐观察的结果,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邓小平不仅倡导建立经济特区,而且一直关注并指导着经济特区的建设和发展。1984年和1992年,他两次到经济特区视察,对经济特区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在这些讲话中,邓小平就办什么样的经济特区、怎样办经济特区作出了许多重要指示,而且在每个关键时刻都给予经济特区建设以具体指示和有力支持,从而保证了经济特区健康快速发展。正是在邓小平经济特区思想指导下,我国经济特区从无到有,从一种形式发展为多种形式,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图为1984年,邓小平第一次视察经济特区,参观深圳渔民村。看到这个村先富起来的情况后,邓小平说:“经过长期奋斗,全国广大农村都可以达到这样的生活水平。”
(本报记者 武娟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