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频道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领袖人物纪念馆

“我们从上头来,到下头去”

小平同志说的百姓话,让人感觉不到距离

2017年08月18日11:22    来源:广安日报    手机看新闻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蜀道难。难在何处?

  蜀道处处有雄关,一座山就是一道雄关,雄关挡道,万夫莫开。

  雄关更有剑门关:“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一登剑门关。读剑门历史,心高千仞,飞越蜀北门户,川陕要冲。

  ——二登剑门关。赴苏谈判前,大声赞道:“这就是天下雄关——剑门关了!”

  一个四川人,邓小平,喜欢剑门关的奇险,喜欢剑门关的雄浑,喜欢登临剑门关那一刹那的无比喜悦。

  2004年8月16日,76岁的贺去非,坐在德阳市委宿舍一楼家中的沙发里,说起邓小平到剑门关的日子,记得清清楚楚。

  面对记者的采访,贺去非的言语,明显因为激动而倍加洪亮:“小平同志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的语言风格,那句‘从上头来,到下头去’,说的都是百姓话,让人感觉不到距离。”

  当时30岁的贺去非,任《剑门报》的副总编辑,1958年10月,以随行记者身份,采访了邓小平视察剑门关之行。

  “这些石龙真是活灵活现”

  1958年10月29日,秋高气爽,剑山苍翠。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中共中央候补书记杨尚昆等一行在中共四川省委第一书记李井泉陪同下,风尘仆仆来到剑门关视察。

  邓小平一行乘车快到剑门时,他建议下车一游。

  来到剑门关隘口,邓小平感慨万千默默吟诵着李白“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和杜甫“一夫怒临关,百万未可傍”的诗碑,这是对剑门关之雄险的精彩写照。

  邓小平兴致勃勃地眺望关内外岩壁上天然形成栩栩如生的石龙、石虎、石狮、石猴、石鼓、石盂、石瓦、石笋,饶有兴致地对身边的随行人员说:“这些石龙真是活灵活现,实在逗人寻味!”

  一边观赏剑门关风光,邓小平一边和随行人员说古论今,正因为剑门关地势险要,又当蜀北门户,川陕要冲,所以历来成为兵家鏖战之地。三国时蜀汉大将军姜维严把此关,使得带兵二十万的魏国大将钟会,不能越进剑门关。可是1933年红军北上抗日,二万五千里长征至此,却以几千兵力打败了国民党据关堵击的数万军队,在1949年解放大军南下时,国民党的守军更是望风奔逃,溃不成军。

  邓小平一行在去剑阁县的路上,车行“翠云廊”中,看见古柏夹道,挺拔苍劲,恰似一条苍龙蜿蜒盘旋于崇山峻岭之间,穿行其中,别有一番情致。据说西起梓潼县,东至广元边境,及从剑阁至阆中的三百里公路两旁,一路都种有古柏,民间盛传:是三国时蜀国张飞倡导栽植。

  行至“翠云廊”中间,邓小平建议下车详细参观古柏,几名随行人员还在一株古柏下牵手合围,大家都情不自禁地赞叹:“真是皇柏!”

  “我们从上头来,到下头去”

  邓小平一行乘车沿川陕公路行驶,来到剑阁县汉阳公社四合大队。邓小平从车窗看见,社员们有的撒干粪,有的挖窝点豌豆,有的抢种小麦……

  邓小平下车后,碰巧有个白胡子老头走过,便迎上去与之交谈:“你叫什么名字?”

  “徐芝海。”

  “多大年龄?”“61岁。”

  “能做些什么?”

  “背粪、看牛都行。”

  “你辛苦了!”邓小平取出一支香烟请他抽。“不苦,你们才辛苦啦!”徐芝海老农被这位不曾相识又和蔼可亲的领导人的真情实意感动了,他没有推辞,接过香烟抽起来。

  紧接着,邓小平又询问了生产生活等情况:“你们的生产搞得如何了?”

  “现在已播种百分之七十,如不下雨,都快种完了。”

  “要克服秋雨造成的困难!”邓小平的谈话,有估计,也有鼓励。

  “你们一年收入多少?”

  “除公粮、口粮外,每人每年还要分部分现金。”

  “你们应当苦战与休整相结合。”

  随后,邓小平询问了“剑门古柏”的情况。

  徐芝海引着邓小平一行参观了“松柏常青树”“阿斗树”和“腰盆树”。他边走边介绍“皇柏”和“张飞柏”的历史传说。

  邓小平饶有兴致地一一听完这些介绍。临别时,他紧紧握着徐芝海的手说:“我们要走了!”

  徐芝海望着这位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领导人,不解地问道:“你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邓小平一口川音,意味深长地回答说:“我们从上头来,到下头去,你们好好生产吧!”

  老人的憨厚问话和邓小平的机警应答,引来了围观的社员们一阵爽朗的笑声。

  “机械化”和“精工制造”

  邓小平一行来到剑阁县委大院里,当时有十几名机关干部正在炼钢炉前炼钢。邓小平见他们累得满头大汗,便挥手向他们致意。

  “你们辛苦了!”“不辛苦。”

  “你们炼的是不是钢?”“是钢。”

  邓小平蹲下去,拿了一块钢,仔细看了看,随后起身走到炉旁,躬着身子拉了拉风箱说:“这个很轻,要是安上滚珠会更轻。”“这个建议很好。”一位青年回答。

  接着钢炉出钢,出钢时需揭开炉顶盖降温,当时采取的办法是用绳子拴住炉帽,穿过高处往下拉,再用一根棍子一撑即开。一位年轻女同志轻轻一拗就把炉顶揭开了。邓小平看了很感兴趣,笑着说:“这个办法好!”说着也上前去拗了一下,又风趣地说,“机械化!机械化!”在场的所有同志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当天中午,邓小平一行在“鼓楼园”共进午餐。席间,当服务员端上清炖团鱼时,邓小平问:“这份菜多少钱?”“我去问一下,再说。”服务员答。

  “我看出来了,他不是服务员,但服务还周到。”眼看“秘密”被小平同志点破,同桌的人都不禁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

  饭后,杨尚昆看到屋角的木制痰盂用脚一踩就开,一松就关,向邓小平说:“这个很有趣,北京还没有。”邓小平也用脚踩了一踩,笑着对杨尚昆说:“又是一个剑阁县的机械产品,你是从北京来取经的,这种痰盂很好,拿一个回北京去嘛,去推广一下剑阁省级卫生红旗县的经验。”

  随后,邓小平一行来到县委休息室,剑阁特产的拐杖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成为大家的话题。杨尚昆见邓小平选了一根素雅的拐杖,便说:“选那种有花雕的呀!”邓小平不要,他需要朴素大方的,并

  连声称赞剑阁拐杖:“精工制造!精工制造!”

  “剑门花生,又香又脆”

  在剑门山上幽静的剑阁县委常委会议室,剑阁县委第一书记刘成基引用民歌“自古剑门天下雄,却是地瘦人又穷,自从来了共产党,人民生活乐融融”作开头,详细汇报了剑阁县近10年来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变化。

  桌上摆满了糖果,邓小平边品茶边风趣地对旁边的彭真说:“这是剑门花生,又香又脆……”

  聚精会神地听完汇报后,邓小平作了重要指示:“在搞好粮食大面积高产的同时,要扩大商品生产,发展多种经济,关心群众生活……”

  在剑阁县的视察结束后,邓小平一行乘车赶往绵阳去了。但闻讯赶来送行的男女老幼,还伫立在闻溪河畔,翘望着天际,他们好像在自我安慰:“总书记还会来的。”

  当天,贺去非以激动的心情连夜撰写了《英明的指示莫大的鼓舞———记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同志在我县视察》的长篇通讯,配图刊登在《剑门报》215期的头版头条。

  虽然时隔几十年,但贺去非对当年的一幕幕仍记忆犹新。面对记者,他的话语充满对邓小平的无限崇敬:“邓小平伟大光辉的一生中,为中国人民解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立下了丰功伟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在长期革命实践中锤炼出来的鲜明的革命风格感召着我们。邓小平的风范同他的事业一道,永远铭记在全中国、全世界人民心中!”

  二赞剑门关

  1963年初秋,邓小平率领中共中央代表团赴苏谈判前,曾携夫人卓琳、女儿邓林以及刘宁一、吴冷西,还有四川的周颐、秦传厚、彭华等,一行30余人,冒雨再次来到剑门关。

  下车后,邓小平便大声说:“你们来看嘛,这就是天下雄关——剑门关了!”

  细雨之中的剑门72峰,绵延起伏,烟云缭绕,虚虚实实,颇有仙山琼阁独具的神秘色彩。

  “总书记,这就是剑阁县委第一书记赵文定。”中共绵阳地委书记彭华向邓小平介绍站在他身边的赵文定。

  “你多少岁啦?”“32。”

  “你这么年轻,很好嘛,这下有年轻干部当县委书记的了!”

  赵文定指着那些名胜给他们介绍:“那是后关门,那是营盘咀,对面崖边是石笋……”

  “那景致不错嘛,石笋上还长了一棵树嘞!”邓小平感叹道。

  邓小平反客为主,滔滔不绝地讲起了三国时蜀国大将军姜维死守剑门关的故事。

  邓小平讲完故事后又关切地问赵文定:“你们剑阁的形势怎么样?”

  “我们主要是1960年最困难,经过努力,1962年、1963年便逐渐好转了。”

  “这好嘛,还不错嘛,好好贯彻《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工业七十条》,要保护和调动工人、农民的积极性,把经济搞上去!”

  这时,剑门关口风大雨大,凉风裹着冷雨,使人感到寒气袭人。

  邓小平以遗憾的口吻对赵文定等县委负责人说:“现在风大雨大,我们不上山了,也不在剑阁吃饭,就直接到绵阳去。” (据四川日报)

(责编:秦晶、乐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