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干部论坛

高举旗帜 牢记嘱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开启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新征程

蒋超良在中国共产党湖北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3】

(2017年6月25日)

2017年07月03日16:26    来源:湖北日报

原标题:高举旗帜 牢记嘱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开启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新征程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也是全省人民的共同期盼。我们要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坚持用新常态的大逻辑研判经济形势,加快结构调整和动能转换,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紧盯新兴产业、环境保护、民生改善、重大基础设施等领域,抓好项目谋划,狠抓招商引资,扩大有效投资,增强经济发展后劲。适应发展升级,重点推动服务、信息、绿色、时尚、品质和农村消费,发挥新消费的引领作用,培育形成新供给的力量。健全外贸企业孵化培育机制,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物流链,加快培育出口企业集群,促进外贸出口较快增长。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湖北行动纲要》,加快质量强省建设,建成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滚动实施“万企万亿技改工程”,培育一批在全国乃至全球有竞争力、影响力的优势产业集群,形成20个以上千亿元产业。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产品绿色化、标准化、品牌化创建,提高农业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能力。实施服务业提速升级行动计划,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个性化和高品质转变。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现代物流基地和研发设计基地、长江中游金融中心和商业功能区、中部地区电子商务中心。加快全域旅游发展,建设旅游经济强省。

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全面振兴实体经济,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做大做强一批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大力扶持一批“专精特新”和科技型企业,培育壮大一批细分市场领军企业。加快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支持发展共享经济,做大做强数字经济。实施大数据发展战略、集成电路发展工程和“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与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数字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创新投融资方式,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激发社会投资活力。推动军民融合发展和协同创新,推进海工装备、北斗导航、新型航天等重点产业集聚发展。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在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同时,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上思想更解放一些、力度更大一些、办法更多一些、实效更明显一些。不断完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补齐民营经济发展短板。培育名企名家名品,引导民营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创新发展、做大做强。重点扶持一批规模较大、发展潜力大的民营企业。坚持“亲”“清”原则,坦荡真诚与民营企业家交往,解决民营企业审批难、融资难、创业难等问题,让湖北成为民营经济发展的沃土。

(二)深入实施“一主两副多极”区域发展战略。坚持协调发展,加快形成中心带动、多极发展、协同并进的局面。

支持武汉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武汉在全省发展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武汉,支持武汉规划建设国家级长江新区,优化长江主轴。强化主中心、复兴大武汉,努力打造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商贸物流中心、文化创意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增强对武汉城市圈、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龙头带动作用,提升武汉在全国、全球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

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发展。以增强综合实力、提升城市功能、强化辐射带动为重点,加强襄阳、宜昌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进一步提升其在全省发展格局中的地位作用。支持襄阳加快建设成为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和长江经济带重要绿色增长极;支持宜昌加快建设成为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世界水电旅游名城。

推进“多极”协调发展。支持黄石、十堰、荆州、荆门、孝感、黄冈建设成为区域性增长极,支持咸宁、鄂州、随州、恩施建设成为特色产业增长极,支持仙桃、天门、潜江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上走在全省前列,支持神农架林区建设成为世界著名生态旅游目的地。适应经济转型升级的变化和要求,全要素、全产业链、全地域地谋划、布局和发展县域经济,支持20个左右发展后劲足、承载能力强的县(市、区)建设成为新的增长点,力争更多县(市、区)进入全国县域经济先进行列。

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坚持城乡统筹,协调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创新完善城乡规划体系,科学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深入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建设绿色、人文、智慧的现代化城市,打造一批以产业为支撑的宜居宜业特色小镇。做好乡村规划,建设美丽乡村。

强化重大基础设施支撑。加快高铁建设,构建以武汉为中心的高铁“米”字网,实现所有市州通快速铁路。全面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解决农村公路联网升级问题。推进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项目建设,支持武汉打造中部国际航空门户枢纽。推进长江航道整治工程、宜昌三峡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打造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加快武汉新港等港口建设,促进港产城一体化。发展多式联运,提高通江达海运输能力。加强城市防洪排涝、地质灾害防治、清洁饮用水源保护、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加快鄂北水资源配置、四湖流域综合整治等重大工程建设,全面提升汉江通航、防洪、灌溉能力。

(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全面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绿满荆楚美如画,水光山色与人亲”的美丽家园。

狠抓长江生态大保护。坚决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持续开展长江大保护行动。实施湖北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规划,优化长江两岸国土空间布局,实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实施长江生态环境重大修复工程,有序开展退田还湖还湿,强化三峡、丹江口、清江等库区和洪湖等重点湖泊的保护。支持在环梁子湖区域建立湖泊治理国家示范区,支持在大别山、武陵山、秦巴山、幕阜山创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深化神农架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加快构建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三大红线,全面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制和河(湖)长制,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考核、责任追究和成果运用。

加强环境污染综合治理。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管住污染源头为重点,打好治水、治气、治土战役。全力恢复江湖自然联通,推进“治污水、净湖水、保江水、促节水”工程,消除县级以上城市建成区水体黑臭现象,全面改善水环境质量。加强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有效改善空气质量。大力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深入推进城乡垃圾分类管理利用和重金属污染治理,开展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认真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确保整改事项件件落实见效。加大环境监管、督察和执法力度,以零容忍态度依法查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让湖北蓝天长驻、青山长在、碧水长流。

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开发绿色产品、创建绿色工厂、发展绿色园区、打造绿色供应链,构建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产业体系。创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示范省,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实行能源、水资源、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永久基本农田红线。深入开展生态省五级联创,倡导推广绿色消费,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社会风尚。

(四)提升湖北文化软实力。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定文化自信,夯实文化根基,建设文化强省。

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入开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重大主题宣传,大力宣传中国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湖北的成功实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崇德向善的良好风尚。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荆楚文化,弘扬红色文化。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大力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积极推动全民阅读,加快建设“书香湖北”。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育湖北精神,凝聚湖北力量。

协调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全面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繁荣发展大众文艺。实施文艺精品创作工程,注重培养名师大家,推动文艺创作从“高原”向“高峰”迈进。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推进新型智库和理论工作“四大平台”建设。支持地方戏曲剧团发展,拓展“戏曲进校园”活动,振兴武汉戏曲“大码头”。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合理利用。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形成立体多样、优势互补的现代传播体系。建强文化产业发展支撑平台,培育一批实力雄厚、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新型文化企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

促进对外文化交流。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创建对外文化交流平台,培育对外文化交流品牌。发展对外文化贸易,加大对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项目的扶持力度,支持文化企业“走出去”。深化对港澳台文化交流合作,加强省级媒体与中央涉外媒体和国际主流媒体合作,增强对外传播能力,讲好湖北故事,扩大湖北影响。

(五)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以钉钉子的精神和“绣花”的功夫,全面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任务,确保决战决胜、如期脱贫。

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把精准要求贯彻到脱贫攻坚的各领域、全过程,实施扶持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脱贫成效“六个精准”。大力实施产业发展、易地搬迁、劳动力培训转移、生态补偿、社会保障“五个一批”计划。继续推进“千企帮千村”,提高驻村帮扶实效。加大政策倾斜、投入支持和各方帮扶力度,加快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以产业扶贫构筑脱贫长效机制,以健康扶贫减少因病致贫,以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坚持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并重,着力增强贫困地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和能力,充分发挥支部书记的领头雁作用。

严格落实扶贫责任。完善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扶贫工作格局,改革扶贫体制机制,创新扶贫方式方法。继续坚持五级书记抓扶贫,严格实行党政主职负总责的限期脱贫责任制,努力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摘帽、消除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实行严格考核评估和贫困退出机制,加强跟踪督察和追责问责,确保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质量。全面小康路上,我们决不漏掉一户、决不落下一人!

(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省人民。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创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推动产业支撑就业、创业带动就业。实施“我选湖北”计划,吸引高校毕业生扎根湖北就业创业。统筹做好化解过剩产能分流职工、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支持返乡就业创业。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让增收的门路多起来,让群众的腰包鼓起来。

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坚持全民覆盖、保障适度、权责清晰、运行高效的原则,建立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湖北社保共享计划”,稳步提高保障质量和水平。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救助,加大临时救助力度,健全困境儿童和农村留守人员关爱服务体系,做好城镇困难群众帮扶解困工作。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做好优抚安置工作。切实保障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权益,做好残疾人服务工作。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力度,圆好困难家庭“安居梦”。

加快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发展优质普惠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优质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强特殊教育,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抓好健康湖北建设,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加快体育产业发展。办好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做好“全面二孩”配套服务,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养老产业和老龄事业发展。严格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杨丽娜、程宏毅)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