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日报首席记者 刘少华
2017年06月13日18:53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用真情点燃草原篝火,让浩然致意天边长虹”
草原是查干朝鲁人生的底色。他爱在边疆,扎根边疆,建设边疆,骏马奔驰保边疆。看吧,查干朝鲁挺立维护稳定前沿,捍卫着草原边境安宁的尊严。
达茂旗是包头市唯一的边境少数民族地区。1996年,担任满都拉苏木副苏木达的查干朝鲁,发现草原上原生态野生动物和蒙古族游牧文化,对外地客人有着巨大吸引力和诱惑力。那时,正值达茂旗沙尘暴逐年加剧时期,主要原因就是超载放牧。“怎么能够在少养羊的情况下,还能让牧民们富起来?”2002年,时任查干淖尔苏木党委书记的查干朝鲁,创见性地提出“发展边境草原生态旅游”的设想。即以边境草原牧点为依托,以原生态草原动植物为亮点,以游牧文化民俗风情为特色,打造草原生态旅游。全面推行以草定畜,提升草原环境承载力,保护好草原生态环境,通过发展边境生态旅游业反哺牧民。他的这一思路,与后来自治区提出的“两个屏障”建设、特别是发展“全域旅游”、“草原文化旅游”战略布局高度契合。与达茂旗中国游牧文化旅游节和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很多做法高度契合。事隔多年,查干朝鲁深为曾有务实超前之倡感到欣慰。
查干朝鲁内心深怀牧人对草原的虔诚。当着1999年自治区开始推行围封禁牧政策,查干朝鲁一面带领边境牧民进行移民安置,另一方面寻找着边境稳定与环境保护的双赢。“要边境还是要生态是一个矛盾叠加的现实命题。边境安全需要牧民的广泛参与,全面禁牧不是完全禁牧,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科学地贯彻落实。对边境牧民来说,我们就应该以草定畜,把牧民留下边境点上。通过大幅缩减牛羊数量,发展定向产业,缓和草场压力,扩大草原承载力,使生态逐渐恢复。边境牧民是维护边疆安全的第一道也是最基础的防线,全部转移无形中增大了护边的工作量,也为走私偷渡等涉外事件提供了可乘之机。因此,只有发挥边境牧民的点作用,才能以点成线,以线成面,促进“两个屏障”的有机结合,最终实现边境的安全稳定与祥睦。”
边关有情,日月交辉。瞧,查干朝鲁的超前思路和高远理念,出手不凡,掷地有声。经过几年的努力,达茂旗党政给力,军民协同,草原边境被打造成以边防部队日常巡逻管理边境一线的“军管线”;边防武警承担地方公安任务划片管理的“警管片”;以每户牧民为报警点、为前线哨所的“民管点”。树立起全方位、立体化、全时段的边境安全稳定新屏障。
牢记使命勇创新,纵接地气贯长虹。查干朝鲁紧跟 “平安包头”的布局行动,深入推进“平安达茂”建设。2005年他果敢地提出 “4321”平安建设创建工程,即:“4”是针对百灵庙镇、满都拉镇、希拉穆仁镇、石宝镇分别实施城镇综合管理模式、边境口岸管理模式、草原旅游管理模式、企地共建管理模式;“3”是边境三苏木实施草原110警务管理,集搜集情报、打击犯罪、服务群众为一体;“2”是把全旗23个移民区分为农区、牧区两个大区,分设警务室治安管理;“1”是创建一个平安达茂。
北望草原,风光遒劲。查干朝鲁的理想和才情在“4321”平安建设创建工程上从容展示,为1.87万平方公里的边境草原织起了保护网。自2005年至2015年,北疆达茂连续十年无毒、无邪教、无涉外事件、铁路护路无案件,筑起了安定和谐的 “北大门”和向北开放的“桥头堡”。2009年,他获得了“全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20年千名综治和平安工作者”称号;2011年,他又获得了自治区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称号。查干朝鲁担起山儿向太阳,忠诚无言壮歌扬!
上一页 | 下一页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