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6月09日08:29 来源:河北日报数字报
真抓实干,吹糠见米
——突出脱贫质量这个关键,确保脱贫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脱贫攻坚,越到后来难度越大。今年年初到张北县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问得更多的是精准,盯得更紧的是落实。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脱贫责任扛在肩上,把任务抓在手上,确保每项工作落实到人,确保贫困人口如期实现脱贫,不能搞虚假扶贫、数字脱贫。”
落实总书记的指示,我省调整完善了“十三五”脱贫攻坚滚动计划:
在贫困县退出上,把贫困人口多、贫困发生率高、低保五保人口占比大的贫困县退出时间节点向后推迟;在贫困人口退出上,因病、因残、无劳动能力的低保五保人口2020年退出,由社会保障兜底解决。
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我省以领导工作实、任务责任实、资金保障实、督查验收实,保证扶贫工作必须务实、脱贫过程必须扎实、脱贫结果必须真实。
保证扶贫工作必须务实——
许家营村是张北县战海乡最贫困的山村,虽然人均耕地有4.5亩,但全是贫瘠的沙土地。农民辛苦一年,务农收入人均仅1000多元。
“用科教点亮群众脱贫致富的梦想。”去年年初,河北农大驻村工作队来到许家营村,发挥自身优势,帮助村民新建蔬菜大棚257个,培植了以架豆为主的大棚蔬菜产业,仅此一项促全村增收250万元以上。
一年来,我省广大驻村干部走地头串农户、爬山头趟河沟,精准了解村情民意,逐家逐户叩开心扉,反复研究脱贫思路。一大批产业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去年全省7366个贫困村新增专业合作社4762个,协调引进帮扶资金38.2亿元。
更可喜的是,拔出思想穷根,激发了贫困群众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通过新的发展理念、新的产业模式、新的经济业态,一些贫困群众开阔了眼界、解放了思想,村庄变得更有生机,群众变得更有活力。
保证脱贫过程必须扎实——
当前,对9个脱贫攻坚任务较重的设区市、62个贫困县党委和政府的2016年度扶贫工作成效考核正在严格有序进行,对省直单位、驻村工作队的考核工作也将全面启动。我省制定出台了贫困县、设区市、省直单位、驻村工作队四个层面的脱贫攻坚工作考核办法,提高了精准扶贫的考核权重。
去年年底,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派出10个督导小组分赴涿鹿、枣强、馆陶等30个贫困县,针对贫困退出工作进行集中督导。督导组通过进村入户查访、查阅档案资料、广泛开展座谈会等形式,查问题、找办法。
考核的压力已经传递到了基层,许多基层党委、政府的党员干部表示,“要把脱贫攻坚做实做细,决不能等到验收组指出来的时候再亡羊补牢。”
保证脱贫结果必须真实——
在脱贫攻坚啃硬骨头的关键时期,《河北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的出台,填补了我省农村扶贫开发立法的空白。
这部于2016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条例明确规定,降低贫困退出标准或者弄虚作假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推动第三方评估常态化开展,是我省今后脱贫攻坚的一项重点工作。省扶贫办确定了河北大学、河北师大、河北农大等5家评估机构,建立了评估机构库。对2016年拟退出的19个县组织开展了第三方评估,客观评价贫困退出工作,确保高质量退出。
想让脱贫结果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还要确保脱贫之后不返贫。我省把贫困群众发展的可持续性作为衡量脱贫成效的核心要义。在衡量贫困户是不是脱贫时,在核算收入的基础上,还要看贫困群众观念是不是得到了转变,自我发展能力是不是得到了提高,是不是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和增收渠道等。
咬定青山不放松。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关心支持下,河北正向着所有群众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奋勇前行!(记者 潘文静)
上一页 |
相关专题 |
· 砥砺奋进的五年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