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6月09日08:29 来源:河北日报数字报
聚焦精准,“绣花”扶贫
——因户制宜、分类施策,使扶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扶贫扶到家
“河北贫困地区还比较多,不少是难啃的硬骨头,脱贫致富任务艰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坚持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实施精准扶贫,增强内生动力。”2014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省扶贫开发工作作出重要批示,突出强调了精准扶贫的战略思想。
“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要下好‘精准’这盘棋。”2017年1月24日,总书记到张北县考察脱贫攻坚工作时再度强调,要做到扶贫对象精准、扶贫产业精准、扶贫方式精准、扶贫成效精准。
几年间,这一思想已在我省落地生根。
阜平县天生桥镇曾有一片千亩荒滩,稀稀拉拉地种着低产玉米和大路蔬菜。如今,山峪间一排排黑色穹顶大棚很是壮观,拥有217座大棚的现代食用菌产业核心区,像一艘巨轮即将远航。
提起阜平发展食用菌产业,省农业厅经济作物技术指导站站长、现挂职任阜平县副县长的通占元如数家珍:阜平有独特的优势,高山气候适宜出产优质菇;空气、水、土壤好,没有工业污染……
正值出菇期,45岁的当地村民孙海军每天在大棚里忙碌到次日凌晨。去年他家承包了3个棚种食用菌,每个棚每年能赚3万元。截至目前,阜平食用菌产业已带动农户6260户(其中贫困户2810户),户均增收约2万元。
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实效,关键是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扶到点上、扶到根上、扶贫扶到家。
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
我省扎实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建立起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到2015年底,全省共核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10万人。其中,有劳动能力、能够通过产业就业扶持脱贫的199万人,占64.2%;没有劳动能力、需要政策兜底的111万人,占35.8%。到去年底,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有183.4万人。
明确了五看、五不录、六优先的贫困识别方法,即:看住房,看大件,看劳力,看产业,看负担;有机动车的不录,有新建住房的不录,有城镇商品房的不录,有公职人员的不录,有较大实体产业的不录;有重病人的优先,有重度残疾的优先,有在校学生的优先,无壮劳力的优先,住危房的优先,重灾户优先。
出台了《关于建立贫困退出机制的实施意见》及实施细则,省委、省政府先后2次召开贫困退出工作专题会议进行部署调度,目前全省2016年度扶贫对象动态调整工作已结束。
解决好“谁来扶”的问题——
我省是全国22个与中央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的省份之一。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实行省委书记、省长“双组长”制,建立了五级书记一起抓、党政一把手负总责、部门分工负责的脱贫攻坚责任体系。省市县乡村层层签订责任书,36名省级领导每人帮扶一个贫困县、联系帮扶一个贫困村。
奏响社会扶贫“协作曲”,做好中直单位定点扶贫工作,2016年引进资金6亿元,劳务输出1323人;推动京津对口帮扶,京津18个区与我省21个县区开展“携手奔小康”行动;选派优秀干部驻村帮扶,2万余名驻村干部,去年起奔赴全省最贫困的7366个贫困村,不脱贫不脱钩……
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用绣花功夫实施“五个一批”工程——
唱好产业扶贫重头戏。2016年,我省重点培育了旅游、光伏、电商、特色农业、家庭手工业等多个扶贫新产业新业态,带动130万贫困群众实现增收。
打好易地扶贫搬迁当头炮。截至今年5月份,共启动31个县、15.2万人的搬迁工作,超出计划数2.6万人。计划建设集中安置项目228个,已开工206个,项目开工率超90%。
织牢社保兜底保障网。全省实现农村低保线与扶贫线“两线合一”、动态管理,今年低保标准全部达到3300元/年以上,补差标准由最低每月150元提高到175元。
扎实推进教育扶贫,“三免一助”资助范围扩大到省内公办普通高中、中职学校、普通高校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惠及贫困学生4.46万人。推进生态保护脱贫行动,推进贫困地区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新增公益林优先向贫困地区倾斜,今年已安排53万亩。
突出深度贫困地区这个重点。确定张承坝上地区和燕山、太行山深山区的10个深度贫困县、206个深度贫困村为全省脱贫攻坚重点区域。对10个深度贫困县实行“五包一”帮扶,对206个深度贫困村实行“三包一”帮扶,对贫困户实行“一包一”帮扶。
探索扶贫脱贫新机制。建立金融扶贫机制,出台《河北省“政银企户保”金融扶贫实施意见》,全省扶贫小额信贷累计向扶贫龙头企业和贫困农户放贷296亿元;探索股份合作利益联结机制,使贫困群众成为得租金、挣薪金、持股金的“三金”农民,贫困地区股份合作组织8164个,带动贫困户48.37万户。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环境和条件有了,贫困群众的心热起来了、行动起来了,迸发出脱贫致富的强大活力。种大棚、办旅社、装光伏、忙手工、当电商……昔日贫瘠的土地正在焕发勃勃生机,信心和希望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上一页 | 下一页 |
相关专题 |
· 砥砺奋进的五年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