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横跨鄂豫皖的中原屏障,扼江汉、江淮之要冲,历来兵家必争。
邓小平说:“大别山,敌人必争,我也必争。”1947年,一支浴血千里的勇猛之师——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12万余人千里跃进大别山,直插国民党统治区心脏,在中国革命解放战争史上创造了一个军事奇迹。
消息传到陕北,毛泽东欣喜地说:“我们终于熬出来了!”称此举为“一个历史的转折点”。
这一年,邓小平43岁。
2004年8月,记者深入大别山区,踏着伟人的足迹前行,一个戎装英武的小平,一个睿智超群的小平,一个有情有义的小平,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记者的面前。
“刘邓不可分”
“刘邓不可分”,记者在大别山区采访,时时听到这句话。刘帅、邓公之间的“将相和”,在老区几乎妇孺皆知。新华社战地记者李普曾形象地说:“在刘邓之间,是难以放进一个顿号的。”
刘邓合作,始于1938年。其时,刘伯承任八路军129师师长,小平任政委。至1947年千里跃进大别山时,刘邓携手已近10年。在大别山的戎马岁月里,刘邓友谊历经血与火的洗礼更趋深厚。
采访中,湖北省委党史办研究人员讲述了一个感人细节:1947年11月3日,蒋介石重兵“围剿”大别山解放区,声称要“一举歼灭刘邓”。12月,情势严峻,刘邓决定分兵。小平主动提出带领不到一千人的前方指挥所,坚守重兵围攻中的大别山。他对刘伯承说:“我到底比你年轻,我留下,你到淮西去指挥全局。”刘邓人虽分开了,但行动却并未分开,一切电报指示仍由“刘邓”联名签署。两个月后,刘邓在安徽临泉会师,如手足相逢,欣喜不已。
据毛毛在《我的父亲邓小平》里记载,刘邓是在汉口以北百余公里的一个小村庄——王家湾分手的。记者几度寻觅,终于在武汉黄陂区繁华的商业中心找到了“王家湾”的名字,如今是一个辐射江汉的长途汽车站,客流如潮,行人擦肩,当年的小村庄早不知踪迹。
在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军事家邓小平》一书中这样描述“刘邓分手”的情景:“行前的夜晚,雨雪霏霏,邓小平送了一程又一程。”尽管我们无法考证此处的王家湾是否就是彼时的送别之处,尽管时空相隔几十年,但依然可以感受到,刘邓之间的友情是如此亲密无间难分彼此。
这是刘邓的第二次分手。上一次是1942年3月,在太行山抗日时,刘伯承留守,小平去太岳、中条山检查工作。临行之际,刘伯承同样送了一程又一程。
小平后来说,人们习惯把“刘邓”连在一起,在我们两人心里,也觉得彼此难以分开。
高山铺的“口袋阵”
高山铺,在蕲春县东南,三面环山,仅在东西各有一个狭小口子可以出入,恰似口袋。在大别山的战斗中,刘邓的“口袋阵”闻名于世,高山铺大捷,就是精彩一例。
当年,刘邓大军主力进入鄂东后,经艰苦战斗,已控制长江北岸300余公里,正在庐山的蒋介石惊恐万状,唯恐大军过江,接连命令国民党军队5个步兵团狙击我军。1947年10月,刘邓巧用地形,以17个团的兵力在高山铺布下“口袋阵”,诱敌深入,歼灭1.26万人,割掉了尾追我军的“尾巴”,为实现毛泽东分析并希望的“最好的前途”奠定了基础——挺进大别山,站稳脚跟。
几经周折,记者在蕲春寻访到健在的老战士成和春。参加高山铺战斗时,他才19岁。谈到当时的情景,抱病的老人立刻精神起来:“那一晚我们在山头上每人深挖一坑,埋伏下来,一直等到第二天中午。收‘口袋’时,敌人每次一窝蜂冲上来,我们就用成束的手榴弹扔下去,用大火力压住他们。”
高山铺战役是刘邓大军在大别山期间最大的一仗。战斗结束后,军队在云林宫吃饭庆祝。此后,小平以中原局书记的身份,在云林宫主持召开了鄂皖边地方工作会议,讲解全国战争形势。
循成和春老人所指,记者来到距高山铺20公里的云林宫,刘邓司令部曾进驻于此。现在的云林宫是建国后在原址新建的,旁边是胡家凉亭村小学,孩子们的读书声依稀可闻。
云林宫门口还挂有“苏维埃政府”字样的牌匾。宫内专辟了一间左厢房,作为刘邓大军高山铺战斗指挥所文物陈列室。室内存有刘邓当年开会用过的八仙桌、木椅,墙上挂有对联一副:“出奇制胜思刘帅,神机妙算仰邓公。”这里现在是当地的中小学爱国主义德育教育基地。
小平制作“中国工艺品”
大别山岁月,是小平戎马生涯中最辉煌的一次挺进,也是最艰苦的一段时日。艰苦到要男儿拿枪的手拿起针线,自给自足。
蕲春县委党史办的同志介绍,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用兵神速,但军队的供给问题也日渐突出。高山铺战斗“割掉尾巴”之后,大别山秋凉渐浓,12万大军过冬之需的难题摆在刘邓面前。
最棘手的是冬衣,可大别山裁缝师傅难寻,普通妇女也不善针线。刘邓遂决定全军一面打仗,一面学女红,打好“棉衣仗”。记者驱车路经蕲春北部张家塝、狮子口一带,车外阡陌纵横,一片郁葱。蕲春县委党史办的同志介绍,当年,为了不打扰当地百姓,刘邓将士曾在此为自己缝补棉衣。据湖北省委党史办有关同志介绍,考虑到大别山的实际情况,小平特别要求部队,不要给人民群众增加负担,把筹款筹布的重点放在商人和大中地主身上,而且“写欠条、留字据”,有借有还,不失信于民。
刘邓身先士卒,各自亲手做了套粗布棉衣。小平做棉衣的布,稀得和纱布差不多,外面连棉花都可以看见,颜色是用稻草灰染的。小平幽默地说自己的棉衣是“彻头彻尾、彻里彻外的中国工艺品”。这件粗陋的自制棉衣,伴随小平度过了大别山最寒冷的冬天和最艰苦的岁月,直到1948年春天的到来。
马背上,写“大别山经验”
今天的大别山,土地依然是老区人民安身立命之本。当年小平在大别山时,不仅从经济角度,更从政治高度看待土地问题。
1947年10月,中共中央依据北方老解放区经验,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要求各解放区普遍实行土改。刘邓大军到达大别山,创建巩固的根据地,土改成了头等大事,不少地方干部急于求成,提出“打到哪里,分到哪里”。但由于当时大别山还处于战争环境中,敌我拉锯激烈,群众担心大军过后地富要秋后算账,于是,一些群众白天积极分田分浮财,晚上又偷偷退回去,还向地主赔礼道歉。
小平觉察到了新区土改中的“急于求成”,而此时的毛泽东也非常关注解放区的土改情况,于1948年1月14日向小平电报询问新区土改的六个问题,小平立即深入大别山各县调查,逐一作答。这些报告大部分是小平在行军途中,倚着马鞍,点着油灯撰写的。据史料统计,大别山期间邓毛就土改问题往来电报达10次之多。
在这些电报中,小平首次提出应区分巩固区和游击区,实行不同的土改政策。毛泽东在复电中批语“小平所述大别山的经验极可宝贵”。此后,小平还认真检讨了土改中的“左倾”急性病,明确提出在大别山停止土改,实行减租减息。毛泽东当即批示“报告非常之好……立转各地仿办”。
正是在小平的积极参与下,中国共产党最终完成了对新解放区土改政策的修正和认识。
大别山战略大事记
1947年6月为减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在国民党重点进攻下的压力,刘邓大军实施南下战略转移,吸引蒋军“追歼”。
7月23日中央军委建议刘邓直趋大别山。7月底刘邓收到毛泽东AAA级极秘电报:“现陕北情况甚为困难”。刘邓即回电“直趋大别山”,千里跃进大别山战略最终确定。
8月7日刘邓大军主力12万余人从鲁西南挥师南下,开始千里跃进。
8月19日刘邓率部渡过沙河,蒋介石方悟刘邓战略意图。
8月27日刘邓胜利到达大别山。
8月底小平分析创建根据地的有利条件。10月初刘邓率司令部和中原局机关进入湖北黄冈地区,辗转于红安、麻城、蕲春等地。
10月底刘邓在大别山建起33个民主县政府和军区、行署机构,基本实现战略展开。
12月中旬刘邓分兵,刘伯承率后方指挥所北上,小平率前方指挥所留在大别山。
1948年2月24日刘邓在安徽临泉胜利会师。
3月刘邓大军主力转出大别山。(朱爱军 钱斐)
(摘自《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