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频道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领袖人物纪念馆

邓小平与中国国防工业军转民

2017年05月11日09:11    来源:广安日报    手机看新闻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四个字的改动,展现了小平同志深远的战略眼光和巨大的政治魄力。”2004年8月,回忆起邓小平关于中国国防工业军民结合指导方针的决策,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名誉理事长怀国模依然禁不住由衷赞叹。1982年1月的一个晚上,邓小平与有关部门负责人谈话时说:“国防工业过去讲四句话,叫做‘军民结合,平战结合,以军为主,以民养军’。不要提‘以军为主’,改为‘军品优先’,其他三句话不变。”

“‘以军为主’和‘军品优先’有很大的不同。”怀国模这样看待邓小平这一决策的意义,“‘以军为主’要求国防工业部门将主要力量用来搞军品,如果用一半或更多力量搞民品,那就不是‘以军为主’了;‘军品优先’则要求,尽管在军品上花的力量少,但是把军品放在优先位置,国家确定的军品任务严格给予优先保证。”“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自此成为新时期中国国防工业16字指导方针。“军转民,是国际上对国防工业实行军民结合的一种通称,它指过去的军事设施转为民用,过去的军工生产能力转为民用产品的生产。”曾经担任国防科工委副主任的怀国模,见证了中国军转民事业在邓小平亲自决策指挥下实现历史跨越的全过程。他说:“小平同志更强调的是军民结合,保军转民。”

1978年初,邓小平提出了国防科技工业要

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走军民结合道路的战略思想。他指出:国防工业要搞军民结合,以民养军;总的方针是,至少拿出一半的人搞民用,将来自动化了,可以三分之二的人搞民用。国防工业设备好,技术力量雄厚,要充分利用起来,加入到整个国民经济中去,大力发展民用生产,这样做有百利而无一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邓小平作出了国防科技工业保军转民,投身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重大决策。

“这是洞悉世界风云的人才有的远见。”怀国模说,它来自邓小平对战争与和平的正确判断。“一个科学的判断,使中国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面前得以超前反应,从临战状态转向和平时期的轨道。”

从这一年开始,中国的国防科技工业踏上了铸剑为犁的和平之路。

1985年夏,邓小平战略家的气魄和远见又一次震惊世界:中国军队裁减员额一百万。他同时指出,国防工业要发挥设备、技术和人才优势,“加入到整个国家建设中去”,“空军、海军要腾出一些机场、港口搞军民合用”,这样做“有百利而无一害”。

因为邓小平的这一决策,一批封闭了多年的军事重地揭开了神秘的面纱。短短几年间,军工企业先后投资30多亿元,建起了475条民用生产线。与此同时,国务院、中央军委做出决定,将军转民正式列入国家发展战略。1992年春天,正在南方视察的邓小平谈及我国国防工业的军转民事业,由衷地高兴。他说:我们抓国防工业的军民结合,抓得比较早,这一条抓对了。如今,嘉陵摩托、长安汽车、长虹彩电等一大批中国消费者耳熟能详的名优产品,均出自有军工背景的企业。从前的许多“秘密”不再是秘密:从1988年开始,国防专利技术管理部门已将数千项国防专利技术解密,广泛应用于化工、机械、电子、通信等诸多领域。核电站、民用飞机、民用船舶、通信导航气象卫星,已成为具有军工特色、军民兼容的产品,渗透到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怀国模记得,美国克林顿政府时期的国防部长佩里来华访问时,考察了中国的军转民后赞赏道:“你们在十几年前就开始军转民了,我们美国现在才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

“我国国防工业军转民为人类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做出了榜样。”怀国模说,“这是中国对于世界和平的又一贡献。”(李宣良 刘欣欣)

(摘自新华网)

(责编:秦晶、乐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