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频道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领袖人物纪念馆

吴明瑜:我为邓小平起草科学大会讲话稿

2017年04月25日10:30    来源:广安日报    手机看新闻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吴明瑜曾任国家科委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他的特点之一是思路清晰,记忆力极强。吴明瑜文笔又好,早年曾任中科院政研室主任、国家科委政研室主任,起草了不少重要文件,并出版过几部获奖论著。其中最值得纪念的,是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期间,为邓小平起草讲话稿。

1977年5月12日,邓小平约方毅和李昌谈话,24日又与王震、邓力群、于光远谈话。两次谈话的要点就是一个,强调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发展科学必须抓教育,一定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之后他又一再讲,我们一定要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引进科学技术,要搞开放。他说:“我自告奋勇管科教方面的工作。”

1977年8月8日,邓小平在科技教育界知识分子座谈会上讲话。他说:“知识分子的名誉要恢复”,“知识分子中绝大多数是好样的”,“无论从事科研工作的还是从事教育工作的,都是劳动者。”在场的“臭老九”听得欣喜若狂,全都由衷地鼓起掌来。当时的教育部负责人刘西尧说:“8.8讲话,震动很大。”在这个会上,邓小平还决定恢复高考制度。

这就是中共中央1977年9月发出通知,决定1978年3月召开全国科学大会的背景。

通知下发,就开始起草讲话,一直搞到11月。大会共有邓小平、华国锋、方毅和郭沫若4个讲话,吴明瑜和林自新起草最重要的两个讲话——邓小平和华国锋的讲话。吴明瑜时任国家科委政研室主任(后改为政策研究局)。林自新是著名的科学技术专家,时任国家科委政研室副主任。林自新后来说:“邓小平的讲话都是吴明瑜执笔的。”

吴明瑜说,起草邓小平讲话的时候,他们研究了邓小平一系列讲话的精神,还根据童大林建议,查阅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马克思在《剩余价值观论》一文中有一段专门讲知识分子,马克思认为工程技术人员也参与创造剩余价值,学校教师也是生产剩余价值的“生产工人”。这就是在邓小平讲话中轰动一时的“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依据。

11月,讲话稿写完送上去之后,很快有了反响。

邓小平看了这篇有9402个字的讲话稿之后说:“科委给我起草的讲话稿,我看写得很好,文字也很流畅。”邓小平只在个别段落和字句上做了一点调整。

邓小平的讲话稿一共三部分:第一部分讲“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是当时引起轰动的两个重要观点。第二部分讲科技队伍建设。第三部分讲了一些促进科技发展的实际措施,包括怎样领导科技工作,怎样配备干部,怎样选拔人才以及坚持百家争鸣等。

邓小平对“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句话非常喜爱。1989年他会见外宾时又发展了一步:“过去说,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现在看来不够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但是,邓小平的讲话稿在高层讨论时遇到了阻力。当时有人说这个稿子马克思主义水平不高,并特别列举了毛泽东强调的对知识分子要团结、教育、改造的提法,问这篇稿子为什么不用。

这个压力太大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科技领导小组组长的方毅请示邓小平怎么办,邓小平说:“一个字也不要改。”

在科学大会开幕前一天,新闻宣传负责人吴冷西打电话来提了两条意见。一个是建议修改一处标点符号;另一个意见是,建议把“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改成“我们已经有了一支工人阶级的又红又专的知识分子队伍”。

吴、林认为,这个修改与原文有根本区别。因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是指知识分子全体,说“有了一支”,是指多大比例呢?小平同志讲话是从整体上肯定知识分子的,如果改成“有了一支”,就把这个重要命题改了,就偷换了概念。吴明瑜、林自新向方毅汇报了这些看法。

方毅立即请示邓小平。邓小平说:“第一条意见接受,标点符号你们改一改。第二条意见不改,维持原样。”

1978年3月18日,期盼已久的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当邓小平在讲话中说到“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时候,会场上所有的人都激动起来,许多人已经泪流满面。

大会结束不久,5月11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方毅主持的中科院、国家科委和中国科协的“三科”干部联合起来讨论真理标准,旗帜鲜明地表态支持,这些反响与全国科学大会的突破是分不开的。(马立诚)

(摘自《传承》)

(责编:秦晶、乐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