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频道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领袖人物纪念馆

留在甘肃的那些往事

2017年04月18日14:59    来源:广安日报    手机看新闻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一段段永不忘却的故事,从1927年到1981年,邓小平曾八次走过陇原大地,或在国民军中做政治工作,或随长征队伍过陇上,或率领红军驻防陇东,或来甘视察。一次次走过,一段段往事,一个个故事,至今在陇原大地上流传。

邓小平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及军队卓越的领导人之一,他一生的革命实践,与中国人民的命运紧紧相连。

著名党史专家袁志学长期从事甘肃革命历史研究。在这些年的研究中,他查阅档案、发现线索,追寻革命领袖们在陇原大地上留下的珍贵足迹,还原再现红色甘肃光辉的革命历史轨迹。这些领袖中有率领红军长征过甘肃的毛泽东、有经甘肃去苏联疗伤的周恩来、有兰州城外遇袭的王稼祥等人。领袖们留下的动人故事,不仅见证了难忘的峥嵘岁月,更能激发我们不忘历史,建设美好甘肃。

今天,就让我们聆听袁志学讲述邓小平留在陇原大地上的感人故事。

1927年,邓小平第一次来甘肃

邓小平一生先后八次来甘肃。最早一次是在1927年,这次来甘肃是到冯玉祥的国民军中工作。1925年9月,冯玉祥任命刘郁芬为代理甘肃督办率军入甘。李大钊选派宣侠父、钱崝泉、贾宗周、邱纪明、李印平等共产党员随军进入甘肃。后来,宣侠父等人在兰州成立甘肃最早的共产党支部。在共产党员的帮助下,刘郁芬稳步推进“固甘援陕”战略,不仅击败了甘肃地方军阀的围攻,而且迅速向东发展。1926年,冯玉祥到苏联考察。当时,在苏联东方大学学习的刘伯坚参与接待了冯玉祥。冯玉祥对苏军的政治工作的印象非常深刻,他邀请刘伯坚带人回国帮他,并任命刘伯坚为国民军第二集团军总政治部副部长。

此时,邓小平正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于是,邓小平等在苏联学习的20多人暂时放下学业,准备到冯玉祥的国民军中开展政治工作。1926年底,邓小平(时名邓希贤)与王涤亚(王成荣)、朱逸尘(朱世衡)等从莫斯科动身,经库伦(今乌兰巴托)、内蒙古于1927年2月下旬到宁夏,3月初与在宁夏国民军中工作的共产党员孔广耀、彭桂林和宁夏《中山日报》记者刘贯一等人到甘肃平凉。他们的目的并不是在平凉开展工作,当时冯玉祥的国民军指挥机构已经东进关中,因而邓小平一行是路过平凉。实际上,他们在平凉并没有停留多少时日。尽管如此,他们住进平凉北门十字两湖旅社后,还是通过有效渠道与在平凉开展工作的共产党员吴天长、冀明信等人取得了联系。此时,吴天长等人在平凉向民众宣传反帝反封建、马克思主义、俄国十月革命、新三民主义等进步思想,正在实施创建中共平凉特支、建立平凉县总工会、开办《新陇民报》等三件大事。

邓小平等人向吴长天他们介绍了国际革命斗争形势,同时也了解了平凉的社会状况。邓小平一行二十人对冯玉祥部国民联军的情况也有了全面了解。不久,他们离开平凉,经过泾川进入陕西,然后过彬县、礼泉、咸阳等向西安进发。这是邓小平第一次来甘肃的情形。

后来长征期间,邓小平随红军队伍,再次经过甘肃。此时,邓小平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部长,一路上他组织人员编写材料,动员民众,宣传红军。当时,红军队伍经过通渭时,他还组织了一个很大规模的文艺晚会。

驻守宫河镇,一张欠条留传奇

一年之后,邓小平第三次来到甘肃。1936年5月,红军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西方野战军,实施西征,迎接二、四方面军北上会师,邓小平任左路军中的红一军团政治部副主任,随军西征。三大主力会师后,邓小平参加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最后一战——山城堡战役。

很快,西安事变爆发了,红一军团南下抵达西安附近的三原。随着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1937年2月4日,红一军团军团部撤离三原,进驻甘肃正宁县宫河镇。这是邓小平第四次来甘肃。

宫河镇是正宁县东部的一个大集镇。当时,邓小平就住在镇边一个叫王录的小村里。至今,宫河镇还完整地保存着邓小平当年住过的小院,当地还流传着许多红军的故事。其中有一个是红军欠条的故事,这个打欠条的人就是邓小平和当时国民党正宁县县长。邓小平怎么和国民党县长共同打欠条呢?这是咋回事呢?

当时,红军进驻正宁一带时,经历了长年征战,部队疲惫不堪,不仅武器不足,就连粮食供应也严重缺乏。在这种情况下,动员民众为部队提供粮食,就成为当时政治部、民运部的首要任务。红军的捐粮政策是“有余粮者多捐,没有余粮者不捐,绝不动用群众的口粮”。这个政策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宫河镇上有位叫穆平辉的绅士,家境比较好,存有余粮。得知红军这一政策后,这位绅士积极响应红军筹粮号召,给红军借了26石粮食,这在当时不是个小数目。按照筹粮办法,每一个借了粮食的人家,红军都要给开具欠条。这次红军的欠条和往常不一样。红军写给穆平辉的欠条,不仅有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邓小平的签名,而且还有当时国民党正宁县县长朱门的签名。红军的政治部主任怎么和国民党县长在一张欠条上签名呢?

当时,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以国共合作为核心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在逐步建立中,红军进驻正宁后,就派人向国民党正宁县县长朱门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逐步建立的情况,尤其是介绍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情况,国民党的正宁县县长朱门思想开明,比较倾向于红军。再加之此时,东北军51军军长于学忠任甘肃省政府主席,同意红军驻防正宁。于是,欠条就出现两人签名的情形。

关于这个欠条,后面还有一段故事。穆平辉将这张欠条保存得非常仔细,经历战火和各种变故后依旧完好。上世纪九十年代,穆平辉的儿子拿出当年的借据,找到了当地地方政府,要求兑现。1994年,经甘肃省财政厅批准兑现,连本带利共计8万多元。

红一军团还在宫河镇开办了军政训练班,政治课程由邓小平主讲。红军还在这里举行了体育运动会。红军在这里的生活紧张而有序。几个月后,红一军团离开正宁,前往陕西泾阳接受改编,奔赴抗战前线。可以说,邓小平他们就是从这里出发走上抗日前线的。

1957年再次来兰州,号召学习世界上一切先进的经验

相对而言,新中国成立前,走过甘肃的伟人们留下的资料比较少,尤其是影像资料就更少了,大多简略。解放后,党和国家领导人来甘肃视察指导工作,留下了不少的资料。

这就不得不说,解放后邓小平首次来兰州的情形。1957年4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的邓小平,在甘肃省委第一书记张仲良、兰州市委书记王观潮的陪同下,视察了建设中的兰州炼油厂、西固福利区、西固电影院,还在西北民族学院礼堂向省直、市直机关干部作了报告。

邓小平还到西固剧院视察,当时西固剧院建成不久,由原兰州豫华剧团副经理段启明负责筹建。段启明精明干练,热情爽快。他以拨付的1万元建设经费,四处求援,修旧利废,最后用了5.7万元就建成剧院,许多人知道后,都啧啧称奇。邓小平在当地省市领导陪同下到剧院视察,听说段启明用5.7万元就修建了一座剧院,称赞说,花钱少,效益大,工作有成绩。后来,在西安的一次讲话中,他再次表扬了西固剧院的做法。

最为难得的是,甘肃省档案馆至今还保存着邓小平当年在西北民院作形势报告的录音资料。在这次报告中,邓小平讲了国内外局势、党的领导、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企业管理中的民主集中制问题、关于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等内容。邓小平在报告中,提出了今后的主要任务是搞经济建设。他要求:“要学习世界上一切先进的经验,世界各国包括美国在内,有先进的东西我们也要学。”这段话,我们似曾相识。多年后,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时,不就是这样一个思想吗?

后来,邓小平又在1964年4月、1966年3月、1981年8月三次到甘肃视察,在天水、敦煌、金昌、白银,在千里陇原大地上留下了一段段故事。(王文元)

(摘自《兰州晨报》)

(责编:秦晶、乐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