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频道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领袖人物纪念馆

翟文斌:我为小平做四菜一汤

2017年04月07日13:57    来源:广安日报    手机看新闻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邓小平曾两次视察峨眉山,一次是1965年11月,一次是1980年7月。第一次视察,为数不多的亲历者已很难寻找。即便是第二次视察,翟文斌也是不多的重要亲历者之一。在峨眉山市、峨眉山景区管委会的文献中,都记载了他当年为邓小平掌厨的经历。

邓小平第二次视察峨眉山时,翟文斌是峨眉山管理局报国寺管理站副站长。“我是厨师出身,一旦有重要客人,90%都是我挽起袖子下厨房。”翟文斌记得,邓小平是1980年7月5日来的,“当时没说是谁,我们也习惯了不问。”

“上面指定了四菜一汤。”大致定下一个调子,首先要有峨眉山地方特色,然后是尽量做得素一点。

领导能吃辣吗?喜欢软一点还是脆一点?……尽管只有四菜一汤,却让翟文斌想了一夜,直到第二天一早,上面通知说来人是邓小平。“我一下就踏实了。小平同志是四川老乡,这还有什么不好办的?”在脑海里过了上百遍的菜肴,几乎瞬间就完成了组合:怪味胡豆、雪魔芋烧鸭、莴笋大蒜烧鳝段、咸菜回锅肉和石磨豆花汤。

为什么选这几道菜?翟文斌有自己的理由:雪魔芋是峨眉山特产,雪魔芋烧鸭极具地方特色;石磨豆花同样是地方特产,且蛋白质含量很高;咸菜回锅肉是川菜经典,能让客人感觉亲切;莴笋大蒜烧鳝段是他的拿手菜,在峨眉一带小有名气;怪味胡豆则最能体现手艺,让本来很硬的胡豆松软化渣,让76岁的老人也能轻松品尝。

菜谱定下后,翟文斌和工作人员开始准备食材。那时山上还没有自来水,食用的都是净化后的山泉水。为了确保水源安全,翟文斌用了个土办法,提前一晚在水缸里放了一条鱼,到了第二天鱼儿依然活跃,说明水源可以放心使用。

“下午5点钟左右,外面传来声音,小平同志来了。”厨房就在万年寺大门旁,翟文斌赶紧站到厨房门口,正好看见一名老人拾阶而上,“他精神看上去很饱满,穿一件圆领短白汗衫,青布裤管挽在膝盖上。”当时尚不满30岁的翟文斌一时恍惚,“这就是中央首长?分明就是慈祥的邻家老爷爷。”

下午5点半,到房间简单休整后,邓小平一行下来吃晚饭。“六七个人,就坐在厨房旁的一间小屋里。”四菜一汤很快上齐,外加一碟泡的生姜、红椒和笋子。见吃饭的人不少,四菜一汤不一定够,翟文斌等人请示,“要不再上一个菜?”“但工作人员很快传话,小平同志说不用了。”翟文斌回忆,这顿饭只吃了约半小时,邓小平一行就回房休息了。

1950年11月出生的翟文斌,是峨眉山市罗目镇人。因为家庭贫困,他只读到小学毕业就没有再读了。1965年,峨眉县饮食服务公司招一批合同工,15岁的翟文斌到公司旗下公私合营的“天一家饭店”当了学徒。后来,又先后到国营峨眉饭店、峨眉文管所等处工作。1978年,又到报国寺管理站任副站长兼伙食团团长。

翟文斌说,除了做7月5日的晚饭,他还为邓小平一行做了7月6日的早餐,煮玉米棒子、烙玉米饼配上瓤辣椒、泡菜等小菜,简单却让客人们吃得津津有味。不久后,翟文斌读到了邓小平的讲话,“办事情要有登山不止的精神。”“这句话振聋发聩,一直牢记在我心里。”翟文斌说,他将“登山精神”用在工作中,一步一个脚印。1983年,翟文斌转为干部。1991年,被调往成都峨眉山饭店,1999年提拔为副总经理。“我一个小学生,能走到这一步,我很满足。”(丁伟 田雪皎 李姗姗)

(摘自《华西都市报》)

(责编:秦晶、乐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