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频道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领袖人物纪念馆

跟随邓小平四十年(58)

张宝忠

2017年03月02日09:31    来源:广安日报    手机看新闻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一)寻访广安(3)

小平还说:水利基本建设要不断地搞才行,过去多少年没搞了,耽搁了。农业生产怎样,要看政策对不对,还要看基本建设搞得好不好、过不过硬……种子很重要,要建立培育种子的基地,种子要经常更新,否则就退化了。

从小平的谈话中不难体会到,他对广安有着深厚的感情和期待。

广安县的干部听了小平的话很受鼓舞,马上就说了一句“家乡人都盼望邓副总理回广安指示工作呢”。他们希望小平回广安看看。

因为第二天要到尼泊尔访问,卓琳连忙接过话:“他很忙,希望你们能够理解。你们这么远来看我们,回去向县委和百万父老兄弟姊妹表示感谢。”

1980年7月3日,邓小平从西安到四川成都考察,住在金牛宾馆。在四川考察了有一周多的时间,除了听省里领导的汇报,邓小平大部分时间在基层考察。邓小平还对省领导谭启龙提出了“加快山区经济发展,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发展多种经营……解放思想,大胆放手干”的重要指示。

这年到四川,小平先后看了都江堰水利枢纽工程、四川峨眉机械厂,还到成都双流县簇桥人民公社参观了沼气池,并对沼气发展作了具体指示。他说:沼气办好了,既可以用沼气,还可以沤肥,每个家庭又可以增加几十元钱的收入。沼气还可以创造就业机会,一个大队需要一个沼气技术员,四川省有5万多个大队,就可以增加就业人员5万多人。

1986年2月初,邓小平在成都过春节。8日,邓小平出席四川省委省政府在成都金牛宾馆举行的春节团拜会。13日,邓小平和王震在金牛宾馆东楼接见了时任广安县委书记的罗国兴等人。

邓小平一见到广安的干部就首先说:“好啊,我今天终于见到家乡的‘父母官’了。”说罢就一一问起他们的姓名、年龄和文化程度。

小平面带微笑地说:“我今天特别高兴。你们年纪轻、有文化、有希望。跟其他地区相比,广安的差距还很大,群众还不富裕,一定要把广安建设好。”

县委的干部们听得仔仔细细、认认真真,把小平同志的话一字不落地记在了本子上,记在了心里。

广安的领导同志请小平回家乡看一看。

王震说:“小平工作特别忙,恐怕没时间。”小平说:“请你们回去代我们向家乡人民问好!”

后来,广安的领导再次向卓琳提出,希望小平同志回家乡看望。卓琳对他们说:“我们回到了成都,就等于回到了家。时间安排得很紧。另外,回去会给你们增添许多麻烦,希望能理解。”

这一次到成都来的,还有邓小平的舅舅淡以兴和舅妈杨凤鸣。

淡以兴比小平只大一岁,由于年龄相仿,两人从小一起长大、一起玩耍。新中国成立以来,淡以兴是邓小平在老家唯一的、也是最近的亲戚了。也正因此,淡以兴夫妇在“文革”期间吃了不少苦头。

小平见到他们,笑着连声说:“幺舅好!舅娘好!”

淡以兴对小平说:“哎呀,那几年(文革时期),硬是把我们整惨了,你晓不晓得啰?”

小平点着头说:“晓得,晓得。”随即又问舅舅:“这几年还有什么困难?”

淡以兴爽快地说:“吃的穿的住的都不愁……”

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起,邓小平对舅舅一家就很关照,每月给舅舅寄去10元钱。从1956年开始,每月改为寄20元。

这些事情,多年来基本上是我代首长办的,所以当2001年我第一次到广安时,淡以兴的儿子一见面就感谢我,说我每月给他家寄钱。我说:“钱是卓琳同志出的,我只是办了这件事,你们要感谢小平和卓琳呀!”

1986年的这次见面,是小平15岁离开家乡之后与舅舅、舅母的第一次见面,也是最后一次。

多年后,邓小平的小女儿毛毛(邓榕)在《我的父亲邓小平》一书中也谈到这个事情:“我们姊妹几个都很想回家乡看看,跟他要求过好多次,可他就是不让。他自己不回也就罢了,也不让我们回去。后来父亲告诉我,我们一回去,就会兴师动众,骚扰地方。”

这就再次证实,邓小平不回广安就是怕给家乡人民添麻烦。

2001年8月,四川省委、省政府着手修建邓小平纪念馆,设立了面积为29.91平方公里的邓小平故居保护区。

如今,邓小平故里景区,按文物维修原则修缮了邓小平故居、蚕房院子、翰林院子、神道碑、放牛坪、清水塘、邓家老井、洗砚池等近20处邓小平青少年时期的活动场所,并在园内修建了邓小平铜像广场和邓小平故居陈列馆。

邓小平故居粉墙黛瓦,是一座具有浓郁川东风情的农家三合院,当地老百姓亲切地称之为“邓家老院子”。邓小平故居陈列馆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采用川东民居特色和现代化建筑风格相结合的设计理念,寓意小平同志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波澜壮阔的人生经历。

邓小平铜像广场三面环山,绿树环绕,翠竹葱葱,形似座椅。邓小平铜像矗立在广场中央,坐北朝南,既庄重肃穆又幽静亲切,体现了广安人民对小平的热爱之情。

2004年8月13日,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前夕,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为邓小平铜像揭幕,并参观了新落成的邓小平故居陈列馆。如今,邓小平故居已成为人们追寻伟人足迹、缅怀伟人丰功伟绩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示范单位、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四川省国防教育基地和最受老百姓喜爱的中国十大红色旅游目的地。

直到现在,我已经先后五次到过广安的邓小平故居。对我来说,广安就像是自己的故乡那样具有吸引力,每一次到小平故里都感到十分亲切。邓小平故里管理局的几任领导和邻里朋友,都把我当作邓小平家中一位特殊的亲人来接待。每次去,大家都要请我讲讲小平同志的一些往事。

几年来,我先后向邓小平纪念馆捐赠小平同志遗物30多件,其中一些衣服都是小平同志穿过多年的旧衣服。还有一个放大镜是小平同志在解放以前就用过的,放大镜的边缘都有磕碰过的痕迹,还用一个木制的套保护着。虽然没有听首长讲过这个放大镜的故事,但从它的陈旧度和一些磕碰痕迹上看,这个放大镜很可能在战争年代他就开始用了。因为,首长有许多东西都是轻易不扔的,包括衣服,能用能穿的就一直不让扔。

2012年11月17日,正值广安中学100周年校庆,这是邓小平当年读中学所在的学校。来自全国教育界的代表聚集在广安中学,我作为特邀嘉宾参加了这次活动。

(二)向往百色

在我党历史上,广西百色起义,又叫右江暴动。1929年12月11日,在党中央指示下,邓小平、陈豪人、张云逸等同志到广西百色组织领导武装起义,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这是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的影响和鼓舞下,中国共产党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一次光辉实践。

百色起义,是邓小平早期革命生涯中的一个重要事件。

有关资料这样记载:1926年1月,邓小平从法国赴苏联,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7年春,离苏回国,受我党派遣,到冯玉祥的国民联军所属西安中山军事学校工作,任政治处处长、学校中共组织的书记。7月,邓小平到武汉,任中共中央秘书。12月,他又回到上海,任中共中央秘书长。

(未完待续)

(责编:秦晶、乐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