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频道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领袖人物纪念馆

“一位可敬可亲的忠厚长者”

2017年03月01日14:39    来源:广安日报    手机看新闻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在纽约大学教授熊玠的记忆中,邓小平是一位可敬可亲的忠厚长者。

1987年7月下旬,熊玠应邀从纽约抵达北京,随即被专列送到北戴河,同邓小平促膝交谈了近6小时之久,包括共进晚餐。熊玠说,那次面谈是他一生中最大的荣幸。在纪念邓小平百年诞辰之际,新华社记者在纽约熊教授的家中对这位海外知名华人学者进行了专访。熊玠说,“我喜欢称邓小平为邓大人或邓公。理智提醒我,邓公是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但直觉却强烈地告诉我,他是一位忠厚长者。17年了,邓公的很多原话已经记不确切,但邓公的音容笑貌至今仍然历历在目。”

抗战时期曾在重庆住过8年的熊玠至今仍能讲一口地道的四川话。交谈从有关四川话的话题开始。熊玠回忆说:“一见面我就用四川土话同邓公寒暄。邓公一听就笑着对我说,熊教授,你的四川话讲得比我还土。我听后,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油然而生。”

熊玠说:邓公待人热忱诚恳,平易近人。寒暄几句后,邓公对我说,熊教授,我可不可以请你坐在我的左边?随后他又解释说,他右耳听力不好,左耳有助听器,听得更清楚。我笑着对邓公说,只要你不把我打成左派就成。邓公听了开怀大笑。随后邓公对我说,熊教授,我可不可以抽烟?我说,当然可以,随后我又说,我怎么敢说不可以呢。说完,我们两人都笑了。整个交谈过程使我感到非常愉快。邓公一点架子都没有。他的平易近人绝对不是装出来的,完全是一种自然流露。

熊玠说:“邓公听人讲话非常认真。我在讲话中不经意地提到过我父亲的年龄。邓公听完后说,熊教授,你刚才说老太爷今年多少岁了?我说94岁了。邓公说,到香港回归那年我也90多岁,到那时,我一定要去香港看看,就是坐着轮椅也要去。我说,那我来推你好吗?他连连说好,并说,10年后我们香港再见。孰料邓公于1997年初仙逝而未能践约。但邓公如此礼贤下士,令我毕生难忘。”

熊玠说,邓小平给他印象最深的是敢说实话。他说,“听邓公讲话,每一句我都觉得是实话。邓公敢于讲实话,是因为他懂得多,经历得多。他的智慧主要来源于他的经历。”

熊玠用“不虚此行”概括他对那次交谈的感受。他说:“我从邓公的谈话中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同时,我也尽我所知,倾囊相告。我曾对中国的改革为什么要搞那么快有点不太理解。邓公的解释使我疑虑尽释。他当时谈话的大意是,改革一定要使尽可能多的人受惠,受惠的人越多,支持改革的力度就越大。因此,改革不能太慢,慢了不行。邓公还谈到为什么经济改革必须先行,这是因为只有经济改革成功才能为政治改革提供一个扎实的基础。”熊玠用“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这11个字概括邓小平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历史功绩。他说,正是邓小平发起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发展,在短短二十几年内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熊玠说:“邓公对国际问题懂得多,看得深。邓公认为,国际局势非常复杂。在国际关系中不能以意识形态划线,中国应尽可能地化敌为友。邓公主张和美国发展友好关系,一是中国国家利益的需要,二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需要。邓公主张同苏联改善关系,目的是要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安宁的周边环境。十几年来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证明,邓公这一思想完全正确。” (段吉勇)

(摘自新华网)

(责编:秦晶、乐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