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与大海的不解之缘要从1920年说起。那年16岁的邓小平在重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读了一年后,与其他82名同学一道乘船远渡重洋前往法国寻求一条“工业救国”之路。这是邓小平第一次出国,也是邓小平第一次拥抱大海。在大洋彼岸,邓小平结识了周恩来、赵世炎等革命者,逐渐由一个爱国青年成长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开始走上了职业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道路。可以说大海就是他革命生涯的起点,是大海帮助他开阔了眼界和视野。在以后漫长的人生历程中,他以大海般的胸怀和气魄,一次次掀起中国融入世界现代化潮流的巨澜。
邓小平喜欢在大海里游泳,每年去北戴河,到达的当天他就要下海,离开的当天也要下海。天再冷,浪再大他都舍不得放弃。1992年夏天,医疗小组决定让已经88岁高龄的邓小平不再下海了,他就坐在岸边看别人游泳,每天早上起来他就问今天天气怎么样,风有多大,海浪大不大。工作人员知道他的心思,终于同意了他下水,这一年他一共下水8次,这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在大海中游泳,也是最后一次拥抱大海。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走完了自己伟大而又平凡的人生,在捐献角膜、解剖遗体之后,他的骨灰撒入浩瀚的大海,实现了一个彻底唯物主义者的无私情怀。邓小平永远与大海同在,与祖国同在,与人民同在。
图为1992年夏,邓小平在北戴河。
(记者 武娟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