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润物细无声(3)
现场有人问邓小平:“香港有雇佣兵,廓尔喀兵,是否可以留在香港?他们不到一千人。”
邓小平回答:“这个不行!将来大陆派解放军去,因为是象征主权的问题。”
邓小平的发怒和他的讲话作用很大。当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就播出:澄清并重申党中央关于香港驻军问题的立场。尽管“炒作”不驻军谈话的香港媒体感到有些尴尬,但还是在第二天,即5月26日,各报都以《邓公宣布在港驻军》为通栏大标题,在头版发布消息。
后来,那位领导人为此作了深刻的检查。
对于邓小平的怒斥,英国人相当震动。在邓小平发怒的第二天,英方谈判团首席代表、驻华大使伊文思紧急约见中方谈判代表团团长周南。
周南回忆说:伊文思那天表现得挺紧张,说话都有点儿结巴了。
邓小平发怒的目的达到了,一场轩然大波就这样澄清了、终止了。
香港回归之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式进驻香港。2003年黄华同志90寿辰时,他的家人特意把我请去。那天,我一进门,黄华同志的老伴何理良就向我表示感谢。我一头雾水。她就提起当年邓小平发火的这件事,说:“幸好那时候你又上前跟小平解释,小平才听清楚,否则,这误会可就大了,我们非常感谢你!”
从这件事情上,人们更加了解了邓小平:他平日的温存与和蔼有先天的性格成分,但更多的是他具有良好的性格修养。在非原则小事上,他从不与人计较,甚至对于“文革”中的人身迫害,只要不是必要的时候,他都可以忍让、不言不语。但在面对党和国家、民族的利益受到威胁和侵害的时候,他没有丝毫的温良恭俭让,而是表现出中国人血气方刚的本色与强势。邓小平这次发怒,不仅不会改变人们对他性格的评价,相反,人们更加感到邓小平是一位顶天立地、值得崇敬的伟大领袖。
(三)小平同志的长寿秘诀
1986年,小平同志82岁,在会见新西兰总理朗伊时曾说:“我已经十年没得感冒了,夏天还能到海里游泳。我身体这么好,是因为在战争年代洗冷水澡。”
小平同志健康长寿,作为领袖,小平同志的生活到底是个什么样子?老百姓都想知道。
吃饭很随意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体育报》上曾经登载过一篇文章,介绍邓小平所以健康,是因为他每天都要喝两杯用酒泡的什么药。
小平同志很爱看《体育报》,平日也很关心体育方面的消息。
那天晚上,我来到首长的会客厅。小平同志说:“张宝忠,我是每天喝两杯用酒泡的什么药吗?”
“没有哇!”我回答。
一时不明就里的我,又对首长补充了一句说:“您老人家听谁说的?”
小平同志说:“你去我办公室,茶几上的《体育报》登的。”
我马上拿过报纸一看,明白了。
小平同志接着对我说:“你打个电话给伍绍祖,请他查查看。”
伍绍祖同志当时任国家体委主任。我和他是老朋友,彼此很熟悉,就想借此机会开个玩笑,吓唬一下他。
打通了伍绍祖的电话,我说:“老伍啊,这下你可捅了娄子啦!”
伍绍祖忙问:“什么事儿呀?”
“你那个《体育报》造谣居然造到老爷子头上了。”我严肃地说。伍绍祖“啊”了一声,紧接着着急地问:“别开玩笑,到底出了什么事?”
我又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话,然后仍旧一本正经地说:“可真不是跟你开玩笑,老爷子都火了,你等着挨批吧……”
听我这么一说,伍绍祖倒笑了:“老张啊,你真是个老实人,不会撒谎就别撒。你要说老爷子严肃了我还相信,你跟了他几十年了,见过他发火吗?”这倒把我问住了。
伍绍祖接着说:“老爷子的性格我也熟悉,这点事,他老人家绝不会发火的。但是不管怎么说,我得认真地查这件事。你先报告老爷子,我认真追查,深刻检讨。”
过了约一周,伍绍祖打来电话说:“宝忠,今天的《体育报》已经辟谣了。的确没那回事,纯粹是胡说八道。你先看看报纸,然后报告老爷子,等以后有机会我当面向他检讨。”放下电话,我就把这一期《体育报》的四个版面都找遍了,也没找到辟谣的文章。于是就给老伍打电话询问。
伍绍祖笑着说:“老张呀,你看报纸这么不仔细呀,你怎么不看看中缝呢?”
原来,“辟谣告示”在中缝里。我心里说,“这个老延安,真有你的。”
说伍绍祖是“老延安”,指的是当初他在延安时还是个小孩子,是在延安幼儿园里长大的。
我把报纸拿给小平同志时,也没细说,想让他找找看。我对首长说:“《体育报》辟谣了,承认写喝药酒的事是胡说八道。”
晚上在家中打桥牌时,首长问我:“你说的那文章在哪儿呀,我没看到呀?”
我一边笑着跑到首长办公室拿来报纸,一边指着中缝那只有火柴盒大小的“辟谣告示”给首长看。
首长一看就笑了:“这不公平嘛!算了,辟谣了就好。”
不久以后的一天,在大会堂打桥牌时,伍绍祖见到了小平同志,当面向老爷子鞠躬,说:“对不起呀老爷子,又冤枉您了。”
小平说:“我是靠锻炼才身体好的。我能散步、游泳、打桥牌,哪里靠什么药哇!”
捕风捉影的事总是传得快。杭州的人看到了《体育报》登载的小平喝药酒的事,就在邓榕到杭州时问她“小平喝药酒的事是不是真的?”
邓榕说:“没那回事。自从老爷子不喝白酒后,就喝你们浙江产的绍兴酒了。”
随即,这个消息不胫而走。一时间,市场上的绍兴酒价格看涨。
实际上,小平同志吃饭不挑食,喝酒不贪杯。一般在家只是中午吃饭时喝一小杯白酒,是
为了睡好午觉。遇有宴请或接待外宾,偶尔多喝的时候也有,但从未醉过。在家时的每天晚饭,小平从不喝酒。
小平同志戒酒是在戒烟以后的事。1984年,医生考虑到他上了年纪,就劝他戒烟。令人非常敬佩的是,他听了医生的话后,说戒就戒,非常干脆,从此不再吸烟。
我真是佩服首长的毅力。因为听别人说戒烟很困难,许多人反复戒烟都不能成功。
戒烟以后不久,医生又劝他戒酒。于是,小平同志在医生的建议下,将常喝的白酒换成了绍兴酒,因为绍兴酒度数低。每天喝酒的时间和数量保持不变,这样过了两三年,又在医生的建议下,将绍兴酒换成了度数更低的干白,又喝了一段时间,就彻底戒掉了。
小平同志的饮食很有规律。早餐8点,午餐12点,晚餐6点半,几十年基本不变。早餐有鸡蛋、馒头、稀饭、泡菜;午餐和晚餐常是四菜一汤。他什么蔬菜都吃得香,南北方的饭都吃得惯。
小平同志的妹妹邓先群常对大家说:“有些人总以为小平家吃饭要山珍海味,其实不是的,都是家常便饭,每天晚饭都有一个大烩菜,就是把中午的剩菜放在一起,再加上些豆腐、青菜烩在一起。晚饭大烩菜一端上来,小平首先盛一碗吃。”
现在人们从健康出发,不吃油炸食品,不吃腊肉、熏肉,尤其是四川人爱吃的熏肉、咸鱼等等,都怕有亚硝酸盐而不敢吃。但是,小平同志恰恰不太在意这些,吃饭很随意。而且全家人都喜欢吃川味食品。厨房每周五早饭炸一次油条,小平同志必吃。他还爱吃四川家乡菜,像回锅肉、粉蒸肉、扣肉……尤其爱吃大肥肉。当然,豆腐和自家腌的泡菜也是他十分喜欢吃的。
不过有一点,再好吃爱吃的东西,小平同志都不多吃,适可而止。这是他生活中特别值得称道的地方。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