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后,一个热火朝天的土地改革运动在各解放区开展了起来。鄂豫皖区也不例外,区内各地大张旗鼓地开展了打土豪、分田地、分浮财的土改运动。但是,大别山与别的解放区不同。这里敌情严重复杂,群众疑虑甚多,加之一些地区的干部又犯了严重的“左”倾急性病,在政策和策略上发生了失误。凡此种种,非但不利于发动群众,反而脱离了群众,甚至侵犯了群众的利益。邓小平及时地察觉了这些问题,并决定进行实地调研。
1947年的最后一天,邓小平和李先念一行翻越30多里山路,来到金寨县漆店区下楼房村。
山高路窄,冰封雪飘。接连几场大雪,把大别山的千山万壑、沟沟坎坎妆点成一个银白的世界。
邓小平穿着一双草鞋,拄着一根桐木拐杖,吃力地挪动着脚步。
这双草鞋已经磨掉了大半个底,只剩下一圈草帮了。虽然草帮上沾满着碎雪,战士们仍可清晰地看见里面不时有鲜红的血液渗流出来。
走了一个多小时的山路,邓小平一行才走到了下楼房村。来到这里后,邓小平一面派人去通知中共金寨县委书记兼独立团政委张延积等人来汇报工作,一面和李先念、李达、段君毅到外面雪地上捡了一些松枝,准备开会时烤火用。
当时,中共中央在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召开了会议,毛泽东在会上作了《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党中央指出,这个报告是打倒蒋介石反动统治集团,建立新民主主义中国时期内,在政治、军事、经济方面带纲领性的文件,要求全党、全军进行深入学习,并在实践中严格遵照实施。刚好,这天晚上的新华社广播电台将全文广播这一报告。邓小平特意把金寨县委的负责人叫来一起听听,以了解党中央新的方针和政策,指导下一步的工作。
当张延积、王相卿等人赶到下楼房村时,天已黑了。邓小平正在专心致志地调整着收音机的频率,李先念、李达、段君毅等人围坐在一堆松枝旁,屋子很简陋,窗子很小,屋里点燃了两支松油灯,但光线仍然很暗。
“来来,你们来得正是时候,先坐下烤烤火,听听新华社重要广播,听完之后再汇报工作。”段君毅见张延积等人进来,忙起身打招呼。
不一会儿,新华社的广播开始了,那声音刚劲、浑厚、有力,字字句句凝聚着无坚不摧的力量,在大别山这间昏暗、矮小的屋子里回荡:“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即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打退了美国走狗蒋介石的数百万反动军队的进攻,并使自己转入了进攻。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在中国这一块土地上扭转了美国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蒋介石的反革命车轮,使之走向覆灭的道路,推进了自己的革命车轮,使之走向胜利的道路。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20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100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激昂、豪迈、振奋人心的声音,温暖着房间里每一个人的心。
邓小平坐在火堆旁,两手不停地拨弄着松枝,眼睛却一直注视着那小小的收音机。火光映红了他的面庞,看得出来,他比南下出征时瘦多了。一连几个月在穷山恶水中打仗、生活,日日夜夜为重建大别山根据地而过度操劳,他眼窝深陷,显得两颊的颧骨更高了,那双深邃而炯炯有神的眼睛略有些倦意。
新华社的广播结束了,邓小平搓了搓手,兴奋地对大家说:“毛泽东同志的重要报告,大家都听清楚了吧,我们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已达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我们已由战略防御转入了战略进攻,只要我们继续努力奋斗,黑暗即将过去,曙光就在前头,革命的胜利就会很快到来!”
接着,邓小平拍着手上的炭灰,对张延积等人说:“先听你们讲讲,群众发动得怎样?有什么困难和要求,都可以谈。”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汇报了金寨县各区发动群众、建立农会和清匪反霸、改造政权的情况。这中间,邓小平再三提醒大家把情况说仔细点,李先念也不时插话提些问题。大家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寒冷,越说越热火,把几个月来的经历,差不多说了个遍。
张延积讲了他不久前亲历的一件事:上半月敌四十八师“清剿”一区,当时他正在村里工作。敌人突然包围了村庄,他突围不成,藏在一个老乡家。敌人到处搜索,最后找到了这家,百般拷打威逼,要老乡说出张延积藏在哪里,结果不但大人不说,连两个不满10岁的孩子都始终不肯吐出一个字来。敌人无奈,气恼之下一把火烧了这家老乡的房子。事后,张延积要给老乡盖几间新房,老乡坚决不让盖,他说只要把蒋介石打垮了,不愁住不上好房子。
听了大家的汇报,邓小平高兴地说:“嗬!看来你们这里的工作做得还不错嘛,你们已经开始扎下根子了。”
说到这里,邓小平好像又想起了什么,问道:“同志们思想情绪怎样?从部队上调来的同志安心不安心?”大家说,刚来时有些同志不安心,现在基本上解决了。
“这是最关紧要的一条。”邓小平接着说道,“这一条不解决,一切都无从谈起。井冈山时期,毛主席就说过,红军有三大任务:打仗、做群众工作、筹粮筹款。红军要是离开了对群众的宣传、组织、武装和建立革命政权,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这些教导对今天的大别山斗争,更有它深刻的现实意义。我们能不能在大别山站得住脚,会不会被敌人赶出去,决定的一环便是团结群众,发动群众的工作。”邓小平把手伸向火堆烤了烤,抬起头来环视着大家,说:“你们都是做这方面工作的,你们的一举一动,都像一面镜子,群众就是透过你们来认识我们、我们军队的,因此你们要时时刻刻,处处注意自己的行动。”
邓小平回过头去问漆店区委书记江川:“你们那位陈科长把老乡的牛送还没有?”
江川忙回答说,已经由陈科长亲自去送还,并当面向老乡道歉了。
原来,在两天前,邓小平路过商(城)南黑河村,住在一个老乡家。老乡说,前一天解放军在村子里打土匪,把他的牛牵走了。邓小平问他是怎么回事。老乡说,牛原先是被土匪抢走了,解放军一打,土匪扔下便跑,就让解放军拾到了。等老乡去认领时,队伍已经走远了。邓小平答应帮老乡调查。第二天,邓小平他们翻过锯儿齿,走进金寨县地区,在一户贫农家宿营时遇上了工作队陈科长。恰巧就是他们前一天在黑河剿匪,并且确实牵来了一头牛。邓小平马上叫他们把牛送还老乡,并对他们说:“你们怎么不去想一想土匪的牛是从哪里来的?凡事一定要多动动脑筋,对群众有利的就做,否则就不做。一切行动都要以维护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在新区工作,尤其应特别注意这一点。”
听完江川的汇报,邓小平非常满意,点点头温和地说:“这样就很好,不要认为这是件小事情。严守纪律、关心群众,这是关系到我们能否在大别山立足生根的大事。破坏纪律、脱离群众,是自掘坟墓。记住这是个教训。苏联有一本小说《不走正路的安得伦》,你们看过没有?可以看一看,看看搞地方工作,单凭热情、武断蛮干会闹出什么样的恶果来!”
在接下来的谈话中,邓小平详细了解了金寨各区发动群众建立农会、清匪反霸的情况。尤其是在分田、分浮财、打土豪过程中出现的过“左”行为。
自刘邓大军进入大别山后,为迅速发动群众,开始了“急性土改”。有的地方对地主不分大中小,一律乱打乱杀,甚至错杀了一些红军家属,致使少数贫农也逃向了敌占区,个别地区变成了无人区,少数地方的群众在地富的挑动下,也拿起武器反对解放军。
邓小平严肃地说:“这个问题值得重视。老解放区和新解放区不一样,过去我们在策略上犯了打击面过宽的错误,不但不利于发动群众,反而脱离了群众。今后,在中心区应暂不动富农的财,在游击区暂不动地主的财,务求团结多数,孤立少数。”
李先念接着说道:“群众发动起来了,根据地才能巩固。蒋介石、白崇禧拿我们没办法。”
邓小平把火拨旺了些,接着说道:“我们已经粉碎了国民党大规模‘围剿’,在大别山站住了。我们艰苦一些,在大别山多拖住敌人几个旅,二陈和刘司令员在外线就能多歼灭一些敌人。我想,倘若今后战略需要,再抽一些主力部队去外线作战,你们能不能挺住?”
“困难会多些,但能坚持。”
“好!承认困难,不怕困难,战胜困难,这就是共产党人的品格。有你们这几句话,我的心里更踏实了!”
在金寨县的这段日子,邓小平一直住在下楼房村。邓小平在这里度过了来大别山的第一个除夕,也是最后一个除夕。
1948年1月,邓小平经过详细调查和深思熟虑,向中央写了一份综合报告,提出了新解放区土地改革应把握的政策界限,受到了毛泽东的高度评价和赞扬。
2月24日,遵照中央军委要刘邓大军转出大别山区准备打大仗的指示,邓小平、李先念等率领前方指挥部北渡淮河,在临泉县韦寨与刘伯承率领的后方指挥部及中原局机关会合。历时半年多的大别山区的艰苦斗争宣告结束。
很多年后,邓小平回忆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战略行动,这是毛主席定下的,二野挑的是重担,种种艰难我们都克服了,完成了任务,还是那句老话,叫做合格。”(匡吉平)
(摘自《党史纵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