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频道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领袖人物纪念馆

小平同志再到抚州

2016年12月29日08:17    来源:广安日报    手机看新闻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时光荏苒,沧海横流。在离开江西抚州乐安南村后的几十年间(1933年5月,邓小平第一次来到乐安南村,任区委巡视员),邓小平的政治生命随着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而波澜激荡。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历程中,他以顽强的韧性、非凡的才干,特别是他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和对共产主义的执著追求,逐渐成长为一位深受人民信赖和爱戴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正当他作为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在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文化大革命”,使邓小平第二次跌落到他政治生命的低谷。

在经历了6年的磨难之后,邓小平的政治生命再次出现转机。1972年8月14日,毛泽东在邓小平的来信上批示:他在中央苏区是挨整的,即邓、毛、谢、古四个罪人之一,是所谓毛派的头子。毛泽东在批示中还说到邓小平有战功,建国后也不是一件好事都没做的。这个批示透露出要重新起用他的意思。在周恩来的亲自安排下,邓小平自1969年11月被下放到江西新建县劳动以来,第一次被获准到江西的其他一些地方参观。于是在时隔39年之后,抚州有幸成为邓小平第二次即将重返政治舞台的见证地。

1972年12月12日至15日,邓小平第二次来到抚州。他的行程安排得非常紧凑。在抚州考察的四天里,他跑了三个县的乡村和抚州市区内的四家工厂。尽管仍是“戴罪之身”,平时言语不多的他还是说了不少当时看来很“出格”的话,反映了他在磨难中对一些问题的思索,展现了一个老共产党员坚持真理、探索真理的高贵品质。

邓小平来到抚州的第一站是广昌县。12日下午到达广昌,邓小平在招待所说:“过去保卫广昌,没到过广昌。这次了了这个心愿。”

小平同志所说的保卫广昌,指的是1934年发生在广昌县境内的第五次反“围剿”战役。当年小平同志正在《红星报》任主编,对发生在这里的战役情况非常清楚。

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在广昌境内发生的战斗、战役总共有上百起,其中最为惨烈的有三次战役,即广昌保卫战、高虎脑战役和万年亭战役。在广昌保卫战中,红军牺牲的将士占红军参战总数的五分之一。

1999年4月,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将军在广昌视察旧战场时回忆说:“飞机炸弹来了,根本没有地方躲,大家躺在地下,躺在田埂上,敌人炸弹落这边,人就滚那边,又滚这边,落在中间就没有办法,根本没有办法躲,躲不了,(炸弹)太多了,死了很多人。”发生在广昌的几个重大战役的接连失败,使中央苏区的北大门洞开,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大转移。

在广昌,邓小平还详细询问了万年亭战役遗址的保护情况,并专程参观了位于广昌城郊的“广昌县革命历史展览室”,在“第五次反‘围剿’战斗示意图”前伫立了许久后,自语道:“啊,这次是这样打的。”

广昌县负责接待的县领导是邓大德同志,小平同志问他,你姓什么。大德同志说我姓邓。小平同志一听,说你也姓邓。接着小平同志又问他叫什么名字,邓大德同志说:“我叫大德。”小平同志听了,亲切地拍着邓大德的肩膀说:“你是大德,我是小平,好,好。”

在广昌,邓大德还请小平同志观看了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广昌地方戏《怎么谈不拢》和《小保管上任》。这是广昌县采茶剧团创作演出的采茶剧,乡土气息浓厚,被诬为“大毒草”而停演,影片也被封存了。观看电影之后,小平同志满意地说:“县里能拍出这个戏,很好,很符合农村的实际情况。”

当时正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八个样板戏充斥文艺舞台,广昌县的同志冒着风险将这部影片拿来放映,足以说明他们胆大了。小平同志的评价,更是对“四人帮”把持的文艺界“万马齐喑”局面的有力呵斥。

这件事在后来开展的“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中,还成为邓大德的一个罪名,指责他“将封存的影片拿出来给党内第二号走资派看”。

根据中央指示,邓小平这次在江西的考察活动严格保密,因此没有留下任何图像资料。但是,只要是与他接触过的人,都能从他不多的话语中,感觉到他思想的广阔、思维的严谨和对国计民生的无比关注。

时任抚州地区革委会保卫部主任的徐成江回忆说,邓小平与他一见面就问农业生产情况怎么样,老百姓生活怎么样,因为那几年抚州农业发展还是比较快,小平同志听了蛮高兴,说,老百姓有饭吃就好啊。

南丰,中国蜜桔之乡。这里距广昌仅40公里,是贯穿江西南北的大通道,13日上午,邓小平来到这里。在县委招待所,县里的同志请小平同志品尝了南丰蜜桔,小平同志连声称好,并说这桔子很甜,是蜜甜不是糖甜。

在市山乡名叫果宝园的桔园里,邓小平还详细了解了南丰蜜桔的栽培情况,并与接待的县领导一起计算桔子的产量。当他得知南丰蜜桔栽培只有几万亩、产量只有400多万斤时,指示说要多种蜜桔,如果把周围的荒山都种上蜜桔就好了。还说:“这是农业发展的好办法,南丰蜜桔要发展。”南丰人民牢记着他的嘱托,把县内的荒山、坡地都种上了蜜桔,而今种植面积已经达到30万亩,产量达到3亿斤。因蜜桔而致富的农民内心比蜜桔还甜。当县里领导按照惯例送给小平同志两篓桔子时,小平同志当场坚持付了钱,时时处处显露出廉洁的风范。

13日中午时分,小平同志来到抚州。此时,能否顺利复出还是一个未知数,但他仍然十分关心工业生产的情况。在抚州期间,邓小平一共参观了四家工厂。每到一处他首先问的就是生产情况怎么样,效益是否还可以。

小平到的第一家厂子是抚州开关厂,是专门生产军用产品的。他到达抚州稍事休息后就来到了这里。负责接待的是驻厂军代表、厂党委副书记赵荣昌。

邓小平在参观的过程中说,你们光搞军工恐怕不行,要搞点民用的。赵荣昌回答说:“我们是想搞点民用的,我们的书记已经到北京联系有关事宜去了。”邓小平听了以后就说:“好啊好啊,我们想到一块去了。”在参观过程中,邓小平很关心厂里的领导情况,问:“你们书记是干什么的?”赵荣昌回答说:“我们书记以前是搞农业的。”小平笑着说:“这是脱离了本行啊,外行不能领导内行。”

1975年1月,在周恩来的提议下,邓小平全面主持国务院的工作,发起了一场涉及全国各条战线、各个领域的全面整顿。整顿中,邓小平开始提出领导干部要知识化、专业化的要求。

在抚州期间,邓小平还相继参观了抚州市第一制药厂、抚州市针织厂和抚州市棉纺织厂。这三家企业当时都是新建不久,是抚州的支柱企业。在参观第一制药厂过程中,小平同志尽管已经68岁,仍谢绝陪同人员的搀扶,健步登上高大的制药罐,饶有兴趣地察看机器搅拌原料,在化验室他还对着显微镜仔细地察看。小平同志对这个当时只有100多名工人的工厂能够生产“四环素”等抗生素药品连声称好。上午九时左右,小平同志结束了制药厂的参观,来到了位于市郊的抚州针织厂。

在厂部会议室听取了厂领导韩玉书、杨淑良的汇报以后,小平同志说,那好吧,我们就去看一看。开始,车间干部和工人并没有发现小平同志来了,于是盯着陪同的抚州军分区副政委武耀金,因为他身材高大,又穿一身军装。但参观到后两个车间的时候,就有人认出来了。没多久,很多工人都从车间里出来,这个时候大家都知道,是小平同志来到了工人中间。

为了安全起见,在参观抚州棉纺织厂时,武耀金想采取一些保卫措施,于是不让小平同志在大门口下车,但小平同志坚持要下来,说:“我们就在这儿下来,走着进去。”武耀金没有办法,就说首长是不是戴个口罩,车间里边很脏,小平同志连声说:“不要戴,我不怕。”

邓小平是在1969年10月下放到江西的,和当时的中国老百姓一样,一家人过着勤俭甚至是贫困的生活。为了省钱,他们自己种菜养鸡,还学会了酿造糯米甜酒。至今,抚州负责接待的同志还清晰地记得小平夫人卓琳同志和他们商讨酿造甜酒方法的事情。

时任抚州地区革委会保卫部干部的冯盛辉说,在吃饭的时候,卓琳喝的是我们抚州的米酒,比较甜。她就问:“你这个米酒怎么做得这么好,我做的没有这么甜。”有同志就介绍,说是抚州有这个甜酒药。卓琳同志听说后就请武耀金副政委给买了些甜酒药带回去,另外还要一种上海出的蒸馒头用的发酵粉。

12月的抚州大地,尽管寒潮还未退去,满山遍野的青松翠竹,却依然是生机盎然。14日下午,邓小平破例来到位于市郊的温泉痛痛快快地洗了一个天然热水浴。这久违的温泉浴,是大自然对小平同志最亲切的慰问,是抚州人民对小平同志最美好的祝愿。

15日上午,邓小平在参观了临川县湖南乡孔庄大队后,结束了在抚州的考察活动回到南昌;两个月后奉中央命令回到北京,不久在人民大会堂的一个宴会上露面,再过了不久,小平同志主持中央军委和国务院的工作,开始了全面整顿。(蒋建农 刘昌衍 杨忠民)

(摘自《党史文苑》)

(责编:乐意、秦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