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频道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领袖人物纪念馆

“赤脚政委”

2016年12月13日10:52    来源:广安日报    手机看新闻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1929年9月,25岁的邓小平受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派遣,化名邓斌,和中央机关交通员龚饮冰从上海到达南宁,至1931年元月,率红七军东征赴江西,离开广西地界,在广西生活工作战斗一年有余。在这短暂的岁月里,他领导了著名的百色起义,创建了红七军、红八军,并担任两军的总政委,发动民众闹革命,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邓斌初到右江,住在下平马兴隆铺头时,派头好大:平头的发式,笔挺的西装,乌亮的皮鞋,没有几个人懂得他的身份。有人猜他是一位阔少;有人猜他是大方哥儿(学者);还有人猜他是个大班(经理)新贵。可当他离开兴隆铺头后,便判若两人了,只有知情者才晓得:若遇他换上一套中山装,就知道他要干社会活动家的事儿去了;若是换上一套军服,那是要干兵运去了。什么大阔少、专家学者、大班的影子全没了。

1930年春暖时节,邓斌就更奇了,他穿上一套唐装,打着赤脚在东兰魁星楼起草《共耕社条例》,就与当地农民一模一样。那时,红七军前委委员、第三纵队司令韦拔群在东兰武店开办一个军政干部训练班,有政委讲的课,邓斌每次都打着赤脚去做报告。拔哥(韦拔群)说:“你要不是扔掉那双上海皮鞋,现在就可以蹬来上课了。”邓斌翘起脚板答道:“我这双也是皮鞋呀――母亲给的,走一辈子也不会蹬破哩!”逗得军政干部们都乐了。

有一晚,邓斌跟韦拔群一道去那伦村研究兵工厂的一件要紧事,他照常打着赤脚。壮族人聚居的村庄常栽棘竹当围墙防匪防盗。他俩走到村口时,邓斌“哎哟”一声惨叫,原来他踩中了一条寸把长的竹棘子,刺透了足背。拔哥狠命拔才拔了出来,撕下毛巾包扎,仍血流不止,便扶着他一跛一跛地进了兵工厂。

兵工厂的当家人见两位领导深夜驾到,必有要事商量,便破南瓜煮宵夜。邓斌的脚板疼痛难受,顺手抓一把瓜瓤来敷伤口,岂料那南瓜瓤却能消炎祛痛,等拔哥找上草药回来,查看伤口时发现,血止了,伤口的肌肉收缩淡白,疼痛火辣的感觉也减轻了。邓斌对韦拔群说:“还是继续用南瓜瓤吧?”拔哥点点头:“好,古人也是这样发现中草药的,今晚就给南瓜瓤一个立功机会吧。”

从此,邓斌发现了南瓜瓤是灵药。在那艰苦的战争岁月里,南瓜瓤急救了不少伤员生命于一时。这是后话。再说当晚,邓斌吃饱南瓜,创口敷着南瓜瓤,精神又抖擞起来了,居然能步行回到魁星楼。拔哥趁机对他说:“你还是穿上草鞋吧。”

“打赤脚怪舒服的,把脚板锻炼厚了就好。”“好什么?今晚若遇上敌人,怕我们都要当俘虏!”

从此,邓斌穿起草鞋了,但他刚学会穿草鞋,就投入一次三天三夜的行军,从武店到果化,从果化到平马,途中拐到海城消灭地主土豪韦祖中,都亏得草鞋的帮忙。

邓斌穿草鞋一事,令壮家人很高兴,在他上路前,姑娘们给他的草鞋鼻尖头上各扎一朵布制的大红花,人走到哪儿花儿开到哪,煞是别致。邓斌这回带的一个连,战士们都向首长看齐,也都在自己的草鞋尖上扎了红花,100多人的队伍疾步前进,似一条红花怒放的长河,十分壮观。

各村寨到处传扬这红花怒放的长河,惊动了海城土豪韦祖中。他凭借海城山重塞险,关口坚固,粮草充足,便与红军顽抗到底。当他得知邓斌带的这支队伍经过其附近地带时,便派弟弟韦祖福去侦探,妄图消灭这支红军。韦祖福被群众抓住了,邓斌亲自审讯。邓斌向他宣传党的立功赎罪政策,韦祖福低头认罪,彻底投降,并把海城的设防全供了出来。邓斌即发起闪电式的进攻,大获全胜,缴获50多杆枪、几万斤粮食和一批光洋、铜板,充实了队伍的粮饷。

革命军民赞扬邓斌有本事,邓斌却说:“我经得起这一次行军打仗的考验,实在得力于草鞋。我穿草鞋又归功于拔哥,因为是拔哥耐心教我穿草鞋。”

后来,邓斌住在右江苏维埃首府平马城时,草鞋却显得多余了。平马这地方,夏季多雨,道路泥泞,街道烂糊糊的,穿草鞋出门常陷在泥里拔不出来,还不如赤脚好走。邓斌在当时对党政军大事都要抓,天天要出门十次八次的,他干脆把草鞋脱了,恢复打赤脚出入红军司令部,出入右江苏维埃政府,出入文教机关、工商界和右江干部学校。学员们见他这样,就把他叫做“赤脚政委”了。邓斌感到这称呼挺亲切,笑眯眯的默认了,有时有人向他喊一声“赤脚政委”,他也“哎”的一声答应。从此,“赤脚政委”之名就流传于右江广大地区了。(石楠 郁林)

(摘自《文史春秋》)

(责编:秦晶、乐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