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频道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领袖人物纪念馆

那一年他们与小平面对面

2016年12月07日09:11    来源:广安日报    手机看新闻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他们是一群幸福的乐山人。厨师、服务员、警卫……那一年,他们与小平面对面,将老人的音容长留心间。

翟文斌:我给小平做川菜

2014年8月18日,记者找到翟文斌时,64岁的他正在峨眉山的家中。说起34年前为小平同志下厨做饭的情景,翟老笑呵呵的,满脸幸福。

1980年7月4日,时任峨眉山管理局报国寺管理站副站长的一级厨师翟文斌接到上级通知:马上去万年寺,准备在第二天为首长做一顿川味晚餐。“当时,具体是哪位首长要来根本不晓得,反正不敢怠慢。第二天才晓得,居然是小平同志!”翟文斌说,上了山才知道,首长提了要求,只能准备“四菜一汤”。他立即转换思路,将四菜一汤定为兰花胡豆、白油豆腐、莴笋大蒜烧鳝鱼、溜雪魔芋和豆花汤,主要突出峨眉山特产风味和鲜、香、嫩的菜品特色。

7月5日晚,小平同志一行从双水井下到万年寺,在寺内吃了翟文斌做的川味晚餐。小平吃得津津有味,连声称赞:“四菜一汤好,啥子都不要了!”他还笑着说:“我吃到地道的家乡菜了!”

翟文斌站在一旁,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得到首长的认可,当然很开心。”

2004年,54岁的翟文斌从成都峨眉山饭店副总位置内退,享受天伦之乐。

遥想当年,为小平做菜的那一刻,他还是个没满30岁的小青年。

红珠山服务员:小平说话好亲切

“吕福华、王志惠、张银富、龚桂芬……”2014年8月11日,问及当年参与小平同志接待工作的

人员,红珠山宾馆人事部一口气报出了几个退休职工的名字。记者随后分别进行了采访。

“当时,我们是红珠山招待所一二号楼的班长和楼长,能为小平同志服务,终身难忘!”张银富、龚桂芬幸福地回忆道。她俩从红珠山招待所退休后,都从峨眉山搬到了成都居住。

1980年6月下旬,红珠山招待所接到乐山地委行署的接待通知,各部门迅速进行接待筹备:准备峨眉山特色食品、时令水果,对房间进行细致的打扫……

小平住房的服务工作由张银富和龚桂芬负责。7月6日下午,小平同志一行从清音阁下山回红珠山,住在二号楼套房。张银富负责给领导送毛巾擦汗。小平接过毛巾,亲切地说:“你们辛苦了!我们来给你们添麻烦啦!”温暖的话语,让服务人员心里一热。

龚桂芬从1979年调到红珠山招待所工作,后来从客户部经理的位置上退休。她回忆说,知道小平爱打桥牌,她们专门给小平房间准备了几把藤椅和桥牌桌。

二号楼下有一棵很大的黄桷兰树,小平喜欢在树下散步。老人家每天清晨6点起床,晚11点过睡觉,早晚都要在一二号楼间转几圈。服务员们的细致服务让小平很满意,多次表扬“红珠山环境好,服务好,考虑得很周到、很细致”。

72岁的吕福华,在红珠山招待所工作了40多年。小平来时,他任红珠山招待所分管后勤的副经理。他介绍说,小平用餐很简单,每顿四菜一汤。老人家喜欢吃老腊肉、豆花、雪魔芋烧鸭、回锅肉和糖醋脆皮鱼。

7月9日一早,天下着小雨,小平同志一行要离开峨眉山了。上车那一刻,小平突然想起,随身带来的中药还忘在了房间。张银富立即赶到小平住房,把中药取出来交给了他。

做川菜、递毛巾、准备桥牌桌椅、拿中药

……与小平同志3天短暂的接触,成为红珠山服务人员回味终身的宝贵财富。

杨追奔:我为小平当警卫

记者认识杨追奔已久,却对他参加小平来川警卫任务的经历知之甚少。2014年8月18日,已从市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退休3年的他,与记者说起这段36年前的往事……

1978年,杨追奔正在成都警备区独立第二团第二营四连担任一排长。“那天,我突然接到上级通知,要我迅速到团部参加集训,不能写信,不能打电话,只带背包,不带武器。”一到团部才知道,他们20多个排以上年轻干部担任的是为小平同志在蓉期间的警卫任务。

经过一天的准备,他们一部分在宾馆、一部分在机场开始了警卫工作。杨追奔被分配到了机场卫队。1月31日下午,小平同志的专机到达双流机场,随行的还有外交部领导和新华社记者。杨追奔和另一名警卫站在飞机舷梯旁,向每一位领导致敬。

小平在成都停留了3天,宿金牛宾馆,之后赴尼泊尔进行国事访问。2月3日下午,小平与警卫战士合影留念。迎着热烈的掌声,小平神采奕奕挥一挥手,道一声:“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然后,他高兴地坐了下来,留下珍贵的瞬间。“那张合影上有六七十个人,我就站在小平同志身后一米多的位置。他平易近人的工作作风,给我留下了永生难忘的印象。”

几天后,小平同志从尼泊尔返回双流机场,休息了一个小时又飞回北京。这一次担任警卫的,依然是几天前参与任务的干部战士。

那一年,杨追奔27岁。几天之内,他与小平同志3次接触,幸福的感觉,延续至今。(王京川)

(据《乐山日报》)

(责编:秦晶、乐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