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见证
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二)1992年视察南方
首长的话多了
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2)
在到南方视察时,对于曾经争论的特区经济姓“社”姓“资”的问题、“社会主义国家搞市场经济的对与错”的问题,小平同志并没有单纯作为理论问题来谈,而是在实地考察中,让大家设身处地观察分析。
来到珠海的江海电子公司,他与大家共同参
观了生产车间,亲眼目睹了企业不断发展的现状。他高兴地说:“不是有人议论姓‘社’姓‘资’吗?你们这里就姓‘社’嘛!你们这里就是很好的社会主义。”大家都心悦诚服地点着头。
在上海,参观漕河开发区中外合资的贝岭微电子制造有限公司时,进入主厂房里,小平同志看到了一台首次从国外引进的大束流离子注入机,他听了讲解后问:“它姓‘资’还是姓‘社’?”停留片刻,似乎是让大家也考虑一下,小平同志继续说:“它们姓‘社’。资本主义国家的设备、技术、管理引进为我们所有,就是姓‘社’嘛!”
小平同志的工作方法就是这么简单而巧妙,没有深奥的理论和说教,只用眼前的例子,就让人们明白了问题的实质。
小平同志的话,大家听了打心眼里服气和痛快,都高兴地鼓起掌来。
“不争论姓‘社’姓‘资’”的问题,是我党基本路线得以贯彻执行的基本保证,而‘发展才是硬道理’,又是检验是否真正执行了党的基本路线的一个标准。几者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小平同志敏锐地抓住问题的实质,尽最大的努力,正确把握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航向。
培养年轻人
“要选择、帮助、培养年轻的同志做事情”,这也是小平同志在此次到南方视察中每到一地必讲的问题。每当讲这个问题时,小平同志的脸上,总能呈现出那种对年轻人寄予无限希望的表情。
在和地方领导谈论领导班子年轻化的问题时,他总要说的一句话就是“要大胆使用年轻人”。对于这个涉及每一位领导同志自身的敏感话题,小平同志没有武断地提要求,而是入情入
理地现身说法,让人听来心生暖意。
在武昌,小平同志就跟湖北省委书记关广富等人谈到,“要大胆使用年轻人。”他说:“我二十几岁就当大官了,不比你们懂得多,不是照样干?”
在深圳国贸大厦,小平同志还是用自己作为例子,他说:“要进一步找年轻人进班子。现在中央这个班子还是年龄大了一点,六十过一点就算年轻的了。这些人过十年还可以,再过二十年就八十多岁了。像我今天这样聊聊天还可以,做工作精力就不够了。现在中央的班子干得不错嘛,问题当然还有很多,什么时候问题都不会少。我们这些老人自觉让位,在旁边可以帮助一下,但不要做阻碍人的事。对于办得不妥的事,也要好心好意地帮,要注意下一代接班人的培养。我坚持退下来,就是不要在老年的时候犯错误。老年人有长处,但也有很大的弱点,老年人容易固执。因此,老年人也要有点自觉性。越老越不要最后犯错误,越老越要谦虚一点。”
一席肺腑之言,出自德高望重的小平同志,人们没有理由不被感动,没有理由不身体力行。
在深圳,小平同志考察了先科激光公司,这是个高科技企业。当听说自己面前的集团董事长是叶挺将军的儿子时,小平同志既惊讶又高兴,问他:“你是叶老二吧?”
“我是老四。”叶华明十分激动地一边回答一边伸出四个手指头。
小平很感慨:“我们快40年没见面了!”
叶华明也说:“是啊,那时我还是个孩子,现在都50多岁了。”
叶挺将军是在1946年4月8日因飞机失事遇难的。此后,叶华明和弟弟叶正光就生活在聂荣臻元帅家中。那时候,小平同志经常到聂帅家,常常见到他们小哥俩。如今见到革命后代这么大
有作为,老人家内心很欣慰。
在激光视盘车间,小平同志看到过道两侧的大厅里站满了员工,岁数都不是很大,他问叶华明:“这些职工多大年纪?”
叶华明回答说:“大多数是25到30岁,是从全国各地招聘来的,大部分是科技人员,许多都是各个大学毕业的。这里面还有眠子在景山学校的同学,大学毕业后来到这里的。”
叶华明说的“眠子”,是邓楠的女儿,这是孩子的小名。
小平同志听了高兴地说:“很好,高科技项目就是要让年轻人干,希望在青年人身上。”
停了一下,小平又继续说:“是啊,你们要努力。我们中国落后了几百年,被人家欺负。你们今天的条件好了,应当做得更好些,改变我们国家的面貌。我们中国的一些老科学家,在50年代放弃了国外的优越生活,回到国内,并在条件最艰苦的情况下,为我们的国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比如钱学森、李四光、钱三强、钱伟长等等。你们要向他们学习,应当做得更好。今天,我看到你们这些年青的面孔,很高兴。我很高兴,国家高兴,党高兴,人民也高兴。希望你们不要辜负国家和人民的期望。我们的国家,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努力搞好改革开放,就一定会发达起来、强大起来。我祝贺你们!”
小平同志的殷切期望,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受到极大鼓舞。年轻人更是热血沸腾、信心倍增。
在掌声和欢乐的祝福声中,小平同志离开了叶华明的这个企业。
在珠海特区,小平同志还考察了亚洲仿真控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小平同志问总经理游景玉:“你是留美学生吗?”
游景玉说:“我曾去美国接受培训,负责引进
仿真技术。我们这里有一批人在美国学习过,他们每天工作10小时,决心把祖国的高科技事业发展起来。”
听了游景玉的话,小平同志停了片刻,说:“你们带头,希望所有出国学习的人回来。不管他们过去的政治态度怎样,都可以回来。我们妥善安排,起码国内相信他们。告诉他们,要想做贡献,还是回国好,回来、出去都自由。”
“不管他们过去的政治态度怎样,起码国内相信他们”,这是一句直戳泪点的暖心话,是一句让千万委屈和困苦瞬间就可以释然的贴心话。就是这句话,让多少海外游子陆续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是祖国母亲博大宽厚的胸膛,温暖了每一个游子的心,感召着他们回到自己的祖国。如今,在改革开放几十年后的累累硕果中,也饱含着这些人的辛勤的汗水。
小平同志来到计算机房,看到操作的人大多是年轻人,就走到一位年轻人身边交谈起来。他高兴地握着这位员工的手,笑着说:“我要握握年轻人的手,科学的希望在年轻人身上!”
在离开公司的路上,小平同志还沉浸在刚才的欢笑中,他对市领导同志说:“要不断造就人才,只要有了人才,事业就兴旺。真高兴看到这样年轻的科技队伍,中国有希望啊!”
在上海,为了舒缓一下旅途的疲劳,市领导陪同小平同志来到黄浦江看夜景。
然而,璀璨的浦江之美,没有让小平同志停下思考。他对黄菊、吴邦国等同志谈起选拔、培养、使用年轻干部的问题。
他说:“干部培养体制上要后继有人,各个梯次上都要有,要解放思想,这是解放思想最重要的一个方面。胆子要大一点,人无完人。”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