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20世纪的伟人之一,邓小平以他的巨大智慧、崇高威望和伟大业绩,赢得了全国人民的信任和整个世界的尊重。邓小平是伟大的革命家、战略家,也是具有成熟鲜明语言风格的伟大政治家。他一生既波澜壮阔,又历经磨难,他坦率地承认自己是“实事求是派”“乐观主义者”。他说:“没有别的,就是乐观主义……如果天天发愁,日子怎么过?”乐观主义使邓小平养成了幽默的性格和语言风格。
1957年1月12日,清华园里,万余师生冒着凛冽的寒风等待着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来作报告。邓小平用缓慢而清晰的语调开始了他的报告:“过去,我们部队有的战士不爱听报告,屁股坐不住,讲怪话,‘不怕飞机加大炮,就怕政委作报告’。今天,我这个政委来给你们作报告,你们怕不怕呀?”邓小平这番诙谐幽默的话语,一下子拉近了他与听众的距离,全场响起了欢快的笑声和热烈的掌声。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国家的发展走上了健康的轨道,邓小平性格中幽默的一面就愈来愈强烈地流露出来。1979年访美时,邓小平在卡特总统设的国宴上谈笑风生。当雪莉·麦克莱恩对他个人的经历表示兴趣时,邓小平幽默地说:“如果对政治上东山再起的人设置奥林匹克奖的话,我很有资格获得该奖的金牌。”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教授严家炎在国内出版的著作《金庸小说论稿》中提出:邓小平是内地最早阅读金庸小说的人。邓小平夫人卓琳女士说,邓小平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自江西返回北京,就托人从境外买到一套金庸小说,很喜欢读。1981年邓小平接见金庸时,热情地握着他的手说:“欢迎查先生。我们已是老朋友了。你的小说我读过,我这是第三次重出江湖啊!你书中的主角大多历经磨难才成大事,这是人生规律。”“重出江湖”这句幽默之语,一下子就拉近了他与金庸的距离。
图为1981年7月18日上午,邓小平会见香港《明报》社的创办人和社长查良镛(金庸)。 (本报记者 赵大国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