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频道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领袖人物纪念馆

1949年,邓小平在研究渡江作战问题的会议上

2016年10月19日09:48    来源:广安日报    手机看新闻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1949年1月10日,淮海战役胜利结束,中原战场的硝烟尚未散去,征马未下鞍的邓小平已将关注目光投向华东战场,开始渡江战役的全面准备。

  按照中央军委的命令,2月10日前后,中野、华野分别改编为第二、第三野战军,刘伯承任二野司令员、邓小平任政委、张际春任副政委,邓小平任二野前委书记。11日,中央军委决定总前委在渡江战役中“照旧行使领导军事及作战的职权”,并指定“刘伯承、邓小平、张际春、陈赓4同志参加华东局为委员”,标志邓小平正式主持渡江作战并开始参与华东地区的党政工作。

  七届二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前召开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会议期间,毛泽东召集邓小平、陈毅、谭震林等讨论了渡江作战问题。出于对邓小平的信任,毛泽东当面叮嘱邓小平:“我把指挥交给你。”3月14日,即七届二中全会闭幕的次日,在中央书记处召开的各大区人事座谈会上,邓小平又被任命为华东局第一书记。

  4月20日,南京政府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当晚,人民解放军中集团第7、第9兵团率先发起强渡,国民党军所谓陆海空长江“立体防线”顷刻被拦腰斩断。次日晨,邓小平和陈毅向中央军委发出渡江成功的喜讯。21日晚,两翼之东、西集团也发起渡江作战。翌日,总前委再次发出“渡江任务业已完成”的捷报。4月23日,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解放,标志渡江战役第一阶段任务胜利完成。

  6月2日,崇明岛解放,渡江战役胜利结束,总前委也完成了它的光荣历史使命。渡江战役中,第二、第三野战军在以邓小平为书记的总前委领导下,共歼灭国民党军43万人,解放了南京、上海等120座城市,以及江苏、安徽全境及浙江大部和赣、闽、鄂部分地区,为新中国的诞生创造了必要条件,为人民解放军继续向华南、西南进军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役,邓小平全面主持华东地区党、政、军工作的成功实践,充分显现了他在宏观决策上纵横捭阖、驾驭全局的领导才能,为他日后成为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图为1949年,邓小平在研究渡江作战问题的会议上。 (本报记者 赵大国 整理)

(责编:秦晶、乐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