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频道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领袖人物纪念馆

乐山情缘

2016年10月12日10:05    来源:广安日报    手机看新闻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邓小平,我们的四川老乡。他个头不高,却总是站得很高;他语言平实,却包含深邃的思想。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为中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新中国诞生立下赫赫战功,为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巩固和发展进行艰辛探索,为成功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建立不朽功勋。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深情的话语,仿佛还在耳畔回响。在此,记者追寻小平同志在乐山的足迹,再现其音容笑貌,共抒缅怀之情。

1965:视察关村坝

时至今日,不少人都还记得,小平同志曾高度肯定成昆铁路的修建壮举:“人民创造了历史!”这句话,正是老人家在我市金口河关村坝一线天工地上脱口而出。

1965年11月初,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的邓小平偕夫人卓琳,率李富春、薄一波等中央领导,由时任铁道部部长吕正操、时任中共西南局第一书记李井泉陪同,乘火车专列来乐山,视察三线建设和成昆铁路峨边、金口河等车站施工情况。

来到金口河关村坝一线天工地,小平看到系着保险索的拼装工人正在将最后的钢梁吊起,灵巧地将大桥两边的半拱跨连成一个整体。目睹一道“长虹”在两山间升起,邓小平笑容满面,频频点头:“人民创造了历史!”

如今,在金口河大峡谷铁道兵博物馆,一幅黑白照片引人注目。那是1965年11月初,小平身穿中山装,紧扣领口,满面春风,步履矫健地来到金口河关村坝视察隧道建设。那一天,阳光明媚,一列火车如长龙般斜贯画面,阳光由左至右倾泄在小平一行身上,温暖和活力,仿佛穿越时空,历久弥新……

1965:游览报国寺

1965年11月初,峨眉燕岗火车站缓缓驶来一辆专列。

火车是从金口河开过来的。时值深秋,天高气爽,凉风扑面。车门打开,陆续下来了一群尊贵客人:邓小平偕夫人卓琳,率李富春、薄一波等中央领导,由吕正操、李井泉陪同,与时任乐山行署专员窦光宇、副专员李兆亮和峨眉县相关领导一起,游览报国寺,考察峨眉城。

报国寺,是峨眉山入山门户,寺名牌匾为康熙亲笔所题。这里楠树蔽空,红墙围绕,香烟袅袅,磬声频传,一对明代石狮威武雄壮,守护着名山宝刹。得知有重要人物来访,报国寺时任方丈普超率僧众、文管所人士及闻讯游客100余人迎候。小平一行与欢迎群众热情问好后,信步走入报国寺,依次游览了弥勒殿、大雄宝殿、普贤殿等寺庙建筑,并饶有兴致地参观了寺院收藏的历代字画和动植物标本。

游览报国寺并听取寺院文物管理情况汇报后,邓小平指出:“峨眉山是一座佛教文化宝库,极有旅游开发价值。”

临行前,邓小平让李富春留在峨眉县城考察民情,他从乐山返回双流机场,乘苏制伊尔-14专机飞往西昌,继续视察三线建设。

1980:再登峨眉山

1980年7月5日至9日,76岁高龄的邓小平(时任第五届全国政协主席、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偕夫人卓琳,女儿邓楠、邓琳等再游峨眉山,时任中共四川省委第一书记谭启龙陪同,沿途听取时任峨眉山文管所所长田家乐的情况介绍。他们从峨眉火车站乘车到双水井,现场察看《峨眉山风景区规划总体规划图》。因雨后路滑,小平一行乘车返回中山区净水村,下车徒步登上万年寺;邓楠、邓琳一行继续向金顶攀登。第二天,小平一行从万年寺沿着宝砚溪、种玉溪、太平桥走到五显岗,返回红珠山听取汇报并小憩两天。9日上午,等邓楠、邓琳从山顶下来后,他们离开峨眉山,经成都返回北京。

7月5日12点30分,小平乘坐的专列驶进峨眉火车站。10分钟后,他们坐上一辆普通小面包车,沿十分简陋的景区土路向山上驶去。颠簸前行几公里,到了龙洞村附近,面包车突然熄火。司机修车时,小平走下车来欣赏仙山风景。这时,四川林学院在山上实习的师生意外地发现了小平一行,纷纷从密林中钻了出来,向小平问好。

邓小平亲切地问同学们:“山上生活是艰苦的,和城市里不大一样,还习惯吗?”

“能在这里生活一辈子,我们更高兴。”几个年轻人回答说。

邓小平关切地叮嘱:“大自然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啊!”

山高路陡,大家劝他歇歇再走,但他语气坚定地回答:“要登山不止嘛!”

修好了车,面包车沿盘山公路转了几十个大弯,终于到达了公路终点双水井。随行人员找来十多个蓑草编的草礅、青树角蔸做的凳子,请小平一行小憩。小平弯下身来,仔细察看《峨眉山风景区规划总体规划图》。他关心地问:“景区退耕还林,还什么林?”田家乐说:“大多用当地的杉柏、桢楠、女贞、香樟、峨眉含笑等常绿乔木混交成林,做到绿化和香化。”小平风趣地说:“风景区造林要注意色彩的完美。山林就像人的穿着,不仅有衣衫,还要有裙子、鞋子。林子下边种茶,四季常绿,还有经济效益。”

这里,离金顶还得艰难步行十多公里。山民此处有谚:“上山脚杆发软,下山脚杆打闪。”大家都劝小平,不要登顶了。

小平问:“这里高多少?”田家乐答:“海拔2355米。”

小平又问:“比黄山的主峰高多少?”邓楠插话:“黄山最高也不过1800多米。峨眉山比它高1200多米,这儿也超过黄山500多米了。”

小平双手叉腰:“3年后再来,我一定要登上金顶!”

邓楠、邓琳向金顶继续攀登,小平一行随车下到净水村,开始向4公里以外的万年寺健步走去。据四川日报报道,当年负责接待工作的原四川省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毕清林说,考虑到小平同志的安全,曾经准备采取分段封山的方式。

小平知道封山准备以后,坚决不同意。他说:“我们也是游客,人家也是游客,大路朝天,各走半边,不要因为我们来了把游客挡在外边。”

游山道上,小平身穿白色短袖汗衫,裤管卷到膝盖,脚穿一双蓝布便鞋,手拄一根竹杖,一路谈笑风生,额头上不断冒出豆粒般的汗珠。他亲切地和山道上的游客、村民打招呼:“得福,得福!”

来到万年寺,天色渐渐黑了。小平一行共进晚餐:兰花胡豆、白油豆腐、莴笋大蒜烧鳝鱼、溜雪魔芋和豆花汤一一上桌,为他做饭的是时任峨眉山管理局报国寺管理站副站长的一级厨师翟文斌。小平边吃边说:“四菜一汤好,啥子都不要了!”他还笑着评价:“我吃到地道的家乡菜了!”

夜宿万年寺。第二天,小平一行从万年寺出发,信步下山走向清音阁,沿着宝砚溪、种玉溪、太平桥走向五显岗。穿过大峨楼洞,象牙坡两旁,药农在此摆摊出售天麻、黄莲、峨山参、竹七等药材。小平饶有兴趣听田家乐介绍,峨眉山光药用植物就有1600多种,小平激动地说:“真是一个天然宝库,要好好保护,让它为子子孙孙造福。”

快到白龙洞了,这里传说是《白蛇传》里白娘子和小青的修炼之地。一群大娘一边埋头默念“阿弥陀佛”一边上山,突然看到小平一行迎面走来,纷纷合掌祝福。一位骆婆婆情不自禁牵着小平说:“你老人家才是活菩萨啊!”

小平双手拉着骆婆婆问道:“老人家高寿了?”“我今年满76喽!”骆婆婆说。

小平高兴地说:“哎呀,我们两个人还是‘老庚’(同龄人)呢!日子过得好吗?”

骆婆婆眉毛都笑弯了:“比以前好到哪儿去了!”小平连连点头说:“好,好,好……”

下到清音阁,不少游人向小平一行致意问好。一位3岁小女孩大声喊道:“爷爷好,爷爷好!”小平高兴地抱起她:“叫啥子名字?”“我叫马千里。”小平亲亲她红红的小脸蛋,得知她母亲是峨眉二小的小学教师杜光秀,小平对卓琳说:“来,和她们照张像。”随行摄影师留下这一珍贵的瞬间。回京后不久,这张衬了硬纸板的8寸合影从中共中央办公厅寄到峨眉山杜光秀家中,30多年珍藏至今。

站在清音阁黑龙江、白龙江交汇的双飞桥上,小平转身回望金顶三峰,意味深长地说:“峨眉山是一个文化型的风景区,是一座宝库,要好好保护。要搞好规划,合理开发,综合开发。”

从清音阁至五显岗,满目青峰,飞瀑落珠。小平对卓琳说:“你看,多美的风景!还是植树造林好。”到了红珠山宾馆,小平再次强调:“峨眉山风景区要退耕还林,加强保护,发展旅游。要做一个规划,综合开发,办事情要有登山不止的精神!”

此情此景,被随行讲解的田家乐铭记在心,时隔多年回忆,依然恍若昨日,清晰无比。

2011年8月,田家乐去世,享年88岁。在这位乐山书法、文物大家的人生旅程中,与小平同行的这一天半时间,被他引为终生幸事。未能与小平如约3年后再游峨眉山,也让田家乐和所有的乐山人深以为憾。(王京川)

(据《乐山日报》)

(责编:乐意、秦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