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发生的这场可歌可泣的人民运动,被镇压下去了。遍及全国的大规模的对周恩来的悼念活动被镇压下去了。邓小平,这个曾经给中国人民带来新希望的人,和与他共同战斗的战友们,被再次打倒了。“四人帮”及其走卒肆虐横行,举国上下一片白色恐怖。虽然悼念和抗议的活动被镇压了,
但是,在这风雨飘摇的岁月中,人们心中那已经燃烧起来的正义的烈火,却绝不会因之而熄灭。4月7日,“两个决议”刚刚播完,中央广播事业局一位干部就挥笔写了两条大标语:“要反周总理的江、张、姚(恶狼)决没有好下场,不得好死!”“打倒江青、姚文元、张春桥!”北京部队一位副营长在营区附近十字路口一棵白杨树上张贴小字报,斥责江青、张春桥等人是假马列,赞扬“邓副主席是我们的贴心人”,号召人们“向天安门广场的英雄们学习!”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贴出大标语:“谁反对周总理就和他拼!”“打倒张、江、姚反动的三家村!”全国主要报纸刊登“两个决议”后,8日清晨,在上海,一位青年工人就将一面缝着周恩来遗像和悼念之词的白色绸旗高高地升到了人民广场中心旗杆的顶端。广州一青年工人寄出一封致《人民日报》和《红旗》杂志的信,信中高呼:“支持邓小平!打倒张春桥!打倒姚文元!打倒江青!敬爱的周总理永远活在我们革命人民的心中!”从8日起,《人民日报》便不断地接到电话和信件,抗议假“报道”歪曲“天安门事件”的真相。人们在信中继续悼念周恩来,继续痛斥“四人帮”,继续表达对邓小平的极大支持。
“天安门事件”后,表面上是“四人帮”及其党羽获得了“胜利”,人民群众的抗争被镇压了下去。但是,一时的得意并不代表最后的胜利。就连得意忘形的“四人帮”一伙,在冷静下来细想之后,也发现了许多隐藏在更深层次上的问题。
第一,“天安门事件”的结果,是毛泽东在经过千思百虑之后,正式确立华国锋作为他的接班人。“四人帮”一伙里里外外忙了一大阵子,结果成了“为他人做嫁衣裳”。毛泽东的决定,令“四人帮”十分不满。第二,邓小平,这个政治大“宿敌”虽然终于被打倒,但是,不可思议的是,到了这个时候,毛泽东还要保留邓小平的党籍,还要“以观后效”,还在“手下留情”。毛泽东的这一决定,无疑给“四人帮”再添“心病”。第三,天安门广场大规模的群众运动表面上镇压下去了,但是,事态却并没有因此平息,全国各地各类“事件”还在频繁发生,真是令他们感到惶惶不可终日。对于“四人帮”来说,要言胜利,实在为时过早。眼见得毛泽东已经走近了生命的最后阶段,时不我待呀。“四人帮”明明白白地知道,一定要抓紧时间,要加紧继续“批邓”,要加紧继续镇压,而更重要的,就是要加紧夺权的步伐。只要一朝大权在手,那么,什么邓小平,什么华国锋,什么反抗活动,将统统不在话下。
“天安门事件”之后,“四人帮”加紧了进行最终夺权的行动。首先,他们继续在全国范围内掀起更大规模的“批邓”运动。他们在报纸上连篇累牍地发表“批邓”文章,在北京召开万人大会,在全国范围内强迫群众继续“批邓”。其次,他们大肆追查“天安门事件”的指挥者和参与者,追查“造谣”“传谣”者,追查各种类型的“反革命”案件。各地的机关、学校、工厂、农村都在进行“追查”。一时之间,个个被追查,人人做交待,举国上下一片白色恐怖。与此同时,他们继续捉捕主要参加者,进行大规模的镇压活动。至6月17日,“四人帮”在北京市公安局的亲信共收缴诗词、悼文原件五百八十三件,强迫群众交出的诗词、悼文照片和现场照片十万八千多件。“四人帮”从中选取重点六百余件编成所谓的《天安门广场反革命事件罪证集》,加上其他“重点线索”,总计立案追查一千九百八十四件,连同“天安门事件”当时在内,共拘捕群众三百八十八人。至于以隔离、办班、谈话等方式进行审查的,则不计其数。仅在北京市,被触及的群众就数以万计。
在“四人帮”大批判大镇压的政治高压下,觉醒了的人民大众并没有屈服,他们以力所能及的方式,继续悼念周恩来,抵制“批邓”,抵制“追查”,抗议“四人帮”的暴行。在白色恐怖笼罩的神州大地上,不屈地燃烧着反抗的烈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