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频道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领袖人物纪念馆

结怨20余载的“死对头”变好友

2016年08月22日09:01    来源:广安日报    手机看新闻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大安村“第一书记”蒋瑜深入农户家中普法。

8月12日,邻水县观音桥镇大安村周昆碧的儿子顶着烈日在邻居吴方容家的玉米地里,帮她家收玉米,两家人合力抢秋收,有说有笑。

其实,两年前他们两家是大安村出了名的“死对头”。20世纪80年代初,两家因土地纠纷,闹得极不愉快,还在房屋中间划上红线,两家的家禽也常因“越界”死于“非命”。气恼的周昆碧也曾一度举家搬迁,搬走后她却连块像样的晒谷地都找不到,种庄稼也常绕远路,干起农活特别麻烦。

无奈之下,周昆碧一家又搬回原地。两家人翻着“老账本”,继续吵闹了20多年。“当时,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希望能有个好邻居,不用天天看人脸色,和睦过日子。”周昆碧说,当年为此事,她没少流过泪,自家生产生活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可是他们两家谁都拉不下脸来“求和”。然而,这对“老冤家”的“结”在两年前如愿解开了。而解开“结”的源头则是该村修订完善的《村规民约》。

为平息两家人的“战火”,该村村干部经常上门做工作,拿出《村规民约》来开导他们。最终,两家人握手言和。“回想起当初鸡飞狗跳的日子,真是肠子都悔青了!”吴方容感激地说,“多亏了《村规民约》,给了我们一个台阶下,让我们能够放下之前的嫌隙,成为好友。”

近两年,每逢农忙时,年近七旬的周昆碧就会反复叮嘱儿子要多帮衬缺少劳力的吴方容家。而吴方容也常常给家境不是很宽裕的周昆碧家分享些好吃的、好用的。两家人相互照应,感情与日俱增。“现在日子越过越舒心!”周昆碧感慨地说,2014年抹去红线后,家里逐步扩大养殖规模,两家人互帮互助,她家成功脱贫。

类似这样的纠纷,都在《村规民约》面前化解了。2014年,该村将《村规民约》张贴在村活动室外的“三务公开栏”上,对违反《村规民约》的村民进行批评教育,渐渐地,《村规民约》成为村民时刻放心头的一杆“明秤”。当地基层组织解决矛盾纠纷的能力增强,村风日益淳朴。

大安村作为省级贫困村,人口多达3474人,大部分村民法治意识淡薄,导致山林、宅基地、邻里等纠纷较多,影响该村稳定,成为村民致贫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实,大家一直都有一个‘和谐梦’——乡亲们互帮互助、亲如一家。”大安村村民贾进说,如今村里路通了,还发展起了黄金柚产业,这些可喜的变化皆因村民不再是法盲,没有因青苗赔偿问题等胡乱阻碍施工。

“现在,我们村告别了用‘拳头谩骂’说话的时代,群众由一盘散沙逐渐拧成了一股绳,逐步实现了‘和谐梦’。”亲历该村发展变化的村党支部书记贾超称,2015年市司法局派驻的“第一书记”蒋瑜走马上任后,他发挥专业特长,设置人民调解室,聘请法律顾问,加强法治宣传,强化“三务”公开工作,将村民纳入“一小时法律援助圈”,不仅为村民提供法律服务,更为村组织重大决策提供法律帮助,“现在村民铆足了劲,共逐‘小康梦’。”

2015年,大安村人均收入近9000元,167户贫困户脱贫,预计今年底将顺利“摘帽”。

点睛

“小康梦”是多数群众心底深处的渴望,而和谐稳定便是逐梦途中最牢固的根基。近年来,法治元素已贯穿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广安市更把法治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力“武器”,为全市820个贫困村聘请法律顾问、组织法律服务人员常态“送法进村”、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筑牢了美丽新家园的法治防线。

土地流转、招商引资、重大决策……这些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贫困村都运用法治手段解决,乡村移风易俗,实现了美丽嬗变。而群众在法治氛围的熏陶下,法治意识及脱贫致富的愿望愈加强烈,精神面貌大为改观,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成为行为习惯。

如今,全市贫困村新增“农村法律明白人”660名,新建327个贫困村法律援助联系点,在贫困村建立固定法治宣传栏298个、法律图书角332个,方便群众遇事就近找法。

广安市扶贫“有法”,不断拓展法治扶贫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形成了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法治扶贫网络,用和谐稳定谱写出了“中国梦”广安精彩篇章。(邻水记者站 孔虹 本报记者 刘婧 文/图)

(责编:秦晶、乐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