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是五四运动中中国青年知识分子寻找救国救民道路的一次伟大尝试。在四川,先进人物为推动留法勤工俭学的健康发展,先后在成都、重庆开办了留法预备学校。邓小平是在五四运动的高潮之际进入重庆留法预备学校的,在重庆一年的勤奋学习与参加爱国运动,为他以后走上革命道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进入留法预备学校
1919年9月,邓小平从家乡广安县坐船来到重庆的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重庆位于长江和嘉陵江的交汇处,是我国西南最大的城市之一。重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设在市中心的夫子祠内。
那年,重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共招收学生100余人,根据文化程度,分为高级班和初级班。凡是中学已经毕业的学生被分到高级班,其余的则被分到初级班。入学时均要考试。邓小平因中学只读一年,被分到初级班。其实,初级班和高级班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所学的课程内容是一样的,都必须在一年内完成所有课目,区别点是教学的进度。所学的课目有法文、代数、几何、物理、中文和工业常识,以法文为主。要求学生到毕业时都要粗通法语,并掌握基本的科学技术知识,为以后到法国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基础。由于时间短,任务重,学校聘请的教员都是思想进步、具有新知识和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人,尤其是法语教员更是精挑细选。邓小平所在的初级班,法文教员张某就是法国留学归来的。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在当时的重庆,算是很高级的学校了。
在初级班里,邓小平的学历不算是最低的,学校所讲授的这些课程,他学起来也不是很困难。但是,学习的时间只有一年,学习的内容又这么多,特别是法文,以前根本就没有接触过,要在一年内学习掌握,做到粗通,可不是那么容易的。邓小平清楚,在这一年的学习中,要取得去法国的资格,难度是非常大的。但他明白,现在学得好一点,以后到法国工作、学习的障碍就会少一些。他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将学习时间作了精心安排。上课前,他首先看一遍教员要讲的新课,注意难点,在课堂上认真听讲,作好课堂笔记,重点难点仔细记;如果听课中还没有弄懂的,下课后,立即向教员请教;各科教员布置的作业,他都按时完成;每天早晨,他还早早地起床认真学习法语。
邓小平进入重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后,才逐步对四川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的来龙去脉,以及成立它的意义和目的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原来,四川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积极倡导者和组织者是四川荣县人吴玉章。在他的大力倡导和推动下,四川各界有识之士给予了广泛的支持和赞助,从而才促进了四川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深入发展。
重庆是继成都后四川进行留法勤工俭学活动的又一重要基地,由重庆商会会长汪云松任留法预备学校校长。
在开学典礼上,重庆一些热心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社会名流和各界贤达出席了会议。校长汪云松在会上向第一届学生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办留法预备学校的目的,是希望大家今后回来为本国的实业发展作出贡献。他告诫同学们说:我们在这短短的一年时间里,要学习和掌握的东西很多,希望同学们刻苦努力地学习,特别是要过好语言关,还要尽可能地多掌握一技之长。汪云松的讲话给邓小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式开课以后,汪云松还多次到学生中了解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非常关心学生们的成长,同时也尽最大的努力去解决学生们存在的困难。他平易近人的真诚举动,赢得了邓小平和同学们的好评。
邓小平到重庆留法预备学校后,也感到这里有一种在家乡广安从来没有过的氛围。在这里,宣传新文化的刊物随处可见,关于马克思主义、俄国革命、无政府主义、新村主义、工读主义等治国救国理论,都不时地为邓小平所知晓。这时的他,也没有刻意地去认同某一理论在他心中的地位。当然,同学之间那种大胆畅谈国家兴衰与治国方略,无所顾及地高谈民主与科学、实业救国等理论,以及对社会现状所表现出大为不满的情绪,也深深地感染着邓小平。
参加爱国运动
邓小平是在五四运动的高潮期间来到重庆的。这时的重庆学生爱国运动,已经由支持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转向抵制日货运动。邓小平到达重庆,在临江门码头下船时,就看到一些学生宣传队在码头上扛着抵制日货的横幅,向过往行人宣传抵制日货的意义。
在留法预备学校,由于校长汪云松支持学生参加爱国运动,因而,在完成学业的同时,邓小平和他的同学以及其他学校的同学们一道,多次走向街头,参加集会,散发传单,呼吁同胞抵制日货、拒乘日本轮船、拒受日商的雇佣。为表达抵制日货的决心,邓小平和同学们首先将自己使用的日本瓷盆、牙粉、衣物等用品销毁。而对于坚持或暗中贩购日货的商人、官员,不管有什么来头,学生们都敢于坚决地抵制。
邓小平和同学们就参加过一场抵制官员贩购日货的行动。11月,重庆警察厅厅长郑贤书自恃有实权,挪用公款4000多元,廉价购进信孚洋行的日货80多箱。他的举动,激起了学生们的愤怒。17日上午,川东师范、重庆联中、巴中校、商业校、重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等学生2000多人到警察厅示威,强烈要求郑贤书将日货交出。郑贤书躲着不见学生,学生就把警察厅紧紧围住,到了晚上也不撤离,夜里就露宿监守。学生们的爱国行动,得到市民的同情和声援。早晨,天刚蒙蒙亮,他们就给学生送来稀饭、馒头等食物,以示慰问。学生们的情绪更加高昂,连续坚守一天一夜。第二天,郑贤书被迫答应把所购日货提交商会解决。学生们又赶往商会看处理结果。到商会后,学生们和郑贤书所带的卫队发生冲突。在拉扯中,两名学生被枪误伤。愤怒的学生和军警展开搏斗。军警不敢开枪射杀学生,学生趁势解除了军警的武装。郑贤书见势不妙,急忙从商会后屋越窗而逃。当天下午,气愤的学生们在商会提取了郑贤书的日货60余件,价值2000余元,运到朝天门焚毁。川东学生救国团又联络进步势力,通电全国,要求撤销郑贤书的警察厅长职务,旅北京的四川学生组织通电省长杨庶堪,要求严办郑贤书。在各地进步势力的强烈要求下,杨庶堪撤销了郑贤书的厅长职务。
邓小平和同学们经过两天一夜的斗争,终于取得了反对警察厅长囤积日货的胜利,这对于全川各地抵制日货运动的信心和决心,都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在这之后的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日货在四川的销售进入了一个非常冷淡的时期,有好多地方日货甚至绝迹了,这不能不说是四川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一项重大成果。
走上革命征途
时光易逝,转眼间一年就过去了。邓小平在留法预备学校的读书时间也将结束了。在这一年中,邓小平初步掌握了法语的会话和读写,在物理学、化学、工业常识等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在重庆读书期间,邓小平除了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活动外,在业余时间还阅读了不少介绍新文化、新思想的刊物。耳闻目睹,他对当时整个国家的政治腐败、国民积贫积弱的现状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
1920年7月19日上午,重庆留法预备学校首届学生毕业了。学校在总商会驻地举行了毕业典礼。大会特邀法领事及旅居渝地的法国侨商、教士,还有各学校校长等光临会议。因是首届毕业典礼,所以办得格外隆重。
这届毕业生经过书面考试合格者,由学校与驻渝的法国领事馆安排,对所报送的学生进行法语口试和身体检查。最后,重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有83名学生和一名未进重庆预备学校的江津县学生熊云章获准赴法,邓小平是其中年龄最小的。在这些学生中,有46人取得了贷费生资格,由重庆留法勤工俭学会向每人提供300元赴法费用。其余的学生为自费生,由重庆工商界捐款资助每人100元,自筹200元共凑足300元费用。邓小平是自费生。
8月27日下午3时左右,邓小平和留法预备学校的同学们列队离开学校,在家长和亲友以及其他各界人士的尾随簇拥下,步行出太平门,登上法商吉利洋行的“吉庆”号客轮。因为当时凡是从重庆出川的客船,旅客都要在头一天下午或晚上10时以前上船,宿船一夜,第二天一早才开船东下。同学们在学校的安排下,自行组织起来,自己管理,互相照顾,分成4个小组,每组约20人,选一组长,负责管理沿途有关事宜。28日早晨,天刚蒙蒙亮,轮船清脆的汽笛声就划破了码头的上空,“吉庆”号轮船将要启锚了。
经过几天航行,邓小平和同学们到达了出国前的最后一站——上海。在上海为办理赴法的各项事宜逗留了一周。
一周之后的9月11日,84名四川学生于上午11时登上法国邮船“鸯特莱蓬”号。上船那天,大雨如注。因为学生们都盼望早日见到世外的新天地,这倾盆大雨阻挡不住学生们万里求学的雄心壮志。
经过39天的航行,在10月19日,邓小平和同学们终于从法国的马赛上岸了。在法国,邓小平边做工边学习,同时积极而勇敢地参加留法学生组织的革命运动。在革命实践中,早就怀有满腔救国救民热情的邓小平,坚定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加入了旅欧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从此时起,邓小平就走上了矢志不渝的职业革命家的道路。(张阳普 邓寿明)
(摘自《党史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