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频道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领袖人物纪念馆

为瑞金人民除害

2016年08月05日16:26    来源:广安日报    手机看新闻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1931年3月,红七军前委(后改称红七军团委,又称小前委)书记邓小平赴上海向党中央汇报工作。6月,邓小平要求去中央革命根据地工作,得到批准。8月初,到达江西瑞金。

瑞金是邓小平向往的地方。在来之前,他对瑞金就充满着美好的想象,深知县苏维埃政府早在一年多以前就已成立,朱毛红军曾多次在瑞金进行革命活动。眼下中央苏区第二次反“围剿”正在顺利进行,瑞金的革命斗争,一定会像这8月的天气般热气腾腾,参战支前一定会搞得如火如荼。可是,现实出乎邓小平的意料:此时的瑞金,没有笑语,没有歌声,看不到放哨的赤卫队员,看不到商人在集市经商,找不到县委、县苏维埃政府机关,连苏维埃的干部都难以遇到。而看看墙壁,到处贴满了肃反标语。这是为什么?原来,时任瑞金县委书记的李添富极力推行“左”的肃反扩大化政策,主观臆断瑞金有个“社会民主党”组织,将原县委书记邓希平、县苏维埃主席肖连彬、县总工会委员长杨舒翘等大批领导干部和积极分子杀害,致使各级干部被迫纷纷离乡外逃,全县处于一片血腥恐怖之中。

正在这时,由上海党中央派到中央苏区工作的余泽鸿和赣东特委书记谢唯俊,也来到瑞金进行调查。一天晚上,他们三人在瑞金老共产党员杨世珠家里秘密开会。邓小平说:“瑞金的党组织被坏人把持,反革命十分猖獗,大批革命群众遭到残杀,全县田野荒芜,杂草丛生,人烟稀少,街道冷清,到处死气沉沉,一片萧条景象。”三人经过研究,一致认为,必须改变县委领导,恢复县苏维埃的正常工作。鉴于当时交通阻隔,通讯不便,来不及与中央取得联系,他们商议,推举邓小平担任瑞金县委书记,主持瑞金全盘工作,方法是先作调查,后正式宣布。

1931年春天,闽西苏区在当时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及党内极“左”思潮的冲击下,掀起了一场反对“社民党”的狂潮,大批苏区干部及红军指战员被控为“社会民主党”成员而遭到整肃。毗邻闽西的瑞金,也被这股强大的黑风所侵袭。半年前从福建被派到瑞金担任县委书记的李添富,笃信“社会民主党”在瑞金的存在,十分赞赏闽西大搞刑讯逼供的做法。上任不久,便把肃“社会民主党”的瘟疫带到了瑞金并亲自担任了县肃反委员会主任。他为了掀起清洗“社民党”的高潮,怂恿手下工作人员层层加码,允许“先斩后奏”,“可以根据口供抓人和审讯”。于是,那些“出身不好”的人、有点文化的人、有点错误和毛病的人、不满极“左”做法的人,统统被指控为“社民党分子”而遭到逮捕、关押、拷打、逼供、处决,被杀干部、群众有名有姓的就达435人,其中县委、县苏维埃政府部长以上的领导干部28人。瑞金县城对面的一座山上,一次就有100多人被集体杀害。

邓小平看到瑞金这种情况,非常愤慨,强烈感到这场肃反运动给瑞金这块红土地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危机,造成了深重的灾难。他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奋不顾身地勇敢挑起扭转瑞金乾坤的重任。他一面稳住现任县委书记李添富和现任县苏维埃政府主席谢在权,一面指派6名得力干部组成调查组,由金维映带队深入到各区乡了解情况。调查组悄悄来到肃“社会民主党”最严重的武阳、挑阳等区乡调查。事实让人触目惊心:从5月到7月,几乎天天有人被枪决,有时一天枪决多达五六十人,少则也有一二十人。武阳区委、区苏维埃为此一度瘫痪,无人负责。人们见到县里来人,就扛着红旗上山,躲藏起来。经过20多天的紧张调查,邓小平了解到这一严

重局面后脸色铁青。他很少说话,只是不停地抽烟。他认为,要扭转瑞金乱捕乱杀的现象,必须发动群众撕开李添富的假革命面具。于是,他回到县城后立即召开县委扩大会议,揭发、控诉极“左”肃反路线滥杀无辜的滔天罪行。李添富也参加了会议,但邓小平没有让他发言。李添富感觉风头不对,再不敢下令杀人。

9月初,邓小平认为反击的时机已到,就召开县、区、乡三级主要干部会议,公开亮出了自己新任瑞金县委书记的身份,要求大家认真讨论如何纠正肃反的偏差,如何拨乱反正。邓小平在会上愤怒地说:“李添富是什么人?是反革命!你们不要怕,上级有人在这里给大家撑腰。”会议临近结束时,邓小平果敢地下达命令:拘捕民愤极大的李添富和谢在权,立即释放300多名在押的贫农、中农等无辜干部群众,对地主、富农则按党的政策予以区别对待。

9月下旬,邓小平在绵江中学主持召开瑞金县苏维埃第三次代表大会,健全新的县苏维埃政府机构,选举黄正为县苏维埃政府主席。接着,群情激愤地公审了屠杀革命群众的几个刽子手。会议结束后,将罪大恶极的李添富和谢在权押上了断头台。瑞金人民闻之拍手称快,全县形势立刻由人心惶恐转到欢歌笑语,整个局面很快大为改观。干部群众纷纷伸出拇指说:“邓书记为瑞金人民除了一大害!如果不是他来了,瑞金还不知道会杀害多少革命同志。”邓小平在瑞金倾力纠正肃反错误的一系列举措,受到中共赣东特委的表扬,也得到上海党中央周恩来的赞赏。(冯都)

(摘自《党史博览》)

(责编:秦晶、乐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