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陈莲涛绘赠给小平同志的《双猫图》。
在邓小平故居陈列馆生平馆二展厅三单元,一幅《双猫图》国画里的两只猫咪跃然欲出,尤其引人注目。它画心纵89.5厘米、横47.5厘米,裱纵189.8厘米、横72.6厘米,创作年代为公元1984年。看到这幅由有着“猫痴”雅号的上海著名国画家陈莲涛精心绘制的画,人们很自然地就会联想起邓小平那句著名的“猫论”。
1962年为解决农业生产的困难,改善人民生活,邓小平引用“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这句四川俗语,来表达想方设法把生产和生活搞上去的真切愿望,反映了邓小平坦诚面对现实,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务实本色。
1962年7月7日上午,邓小平接见出席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三届七中全会全体人员并讲话。他在讲到国内形势时指出:“政治上我们是大好形势,垮不了台。……经济形势是不大好,情况还不能一下子改变过来,主要决定于农业的恢复。……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要还得从生产关系上解决。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就像四川话‘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
邓小平讲这些话的时候,我国国民经济三年困难时期还没有度过,用什么办法调动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把农业生产恢复起来,是亟待解决的紧迫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某些地区出现了包产到户等形式,并得到农民欢迎,生产也有恢复。
1984年,邓小平得知“江南猫王”陈莲涛仍健在,托人捎信给陈莲涛,致以问候。时年83岁的陈莲涛得知邓小平同志在百忙中还记着自己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画师,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于是,他精心构思,一丝不苟,画了这幅《双猫图》,托人敬献给小平同志。图中,一只猫毛色雪白,茸毛轻柔;另一只猫毛色乌黑,黑里透亮。两只猫一前一后,缓缓前进。那毛茸茸的身体,那炯炯有神的眼睛,十分惹人喜爱。图的右上方,陈莲涛题写了几行笔法遒劲苍老的墨宝:“不管白猫黑猫,能捉老鼠就是好猫。”
这位自号“海石”的老画家,被人们誉为“江南猫王”。为了画好猫,陈莲涛四处搜寻,养了十几只品种各异的猫,家里简直成了猫的世界。他几乎终日与猫为伴,时时用画笔去捕捉猫的跳跃、嬉戏神态。他胸中有猫,创作时便可随心所欲,淋漓尽致地刻画出猫的各个瞬间。难怪别人称赞:陈莲涛笔下的猫形神兼备,呼之欲出。解放后,陈莲涛的作品多次在全国美展中展出,特别是他画的猫,神态各异,惹人喜爱。
邓小平的大女儿邓林也是画家,看到《双猫图》后,爱不释手,向父亲要这幅画,父亲当然不给。于是邓林托人请陈老再画一幅,“海石”老人欣然命笔,画了一只活灵活现、可意媚人的小花猫赠给她。
邓小平在世时,这幅《双猫图》一直挂在北京“邓家老院子”家中的办公室里。2004年,随着四川广安邓小平故居陈列馆的开馆,《双猫图》也跟着回到了家乡。(周文 见习记者 李友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