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频道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领袖人物纪念馆

一代伟人与中国旅游业的腾飞

2016年05月18日08:19    来源:广安日报    手机看新闻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是邓小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一思想,形成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并且逐步发展,对于中国旅游事业的腾飞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从1978年下半年开始,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成为邓小平反复考虑的中心问题。如何实施这一重大决策,邓小平把眼光瞄准了旅游业。从1978年10月到1979年7月,10个月的时间内,邓小平连续5次比较集中、系统地谈到发展旅游业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思想,并且逐步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旅游经济思想体系。他强调:旅游很值得搞;发展旅游要千方百计地增加收入;旅游这个行业要变成综合性的行业;发展旅游要和城市建设综合起来考虑;发展旅游要吸收外资、引进管理;发展旅游要保护风景区,防止污染。他还提出了发展旅游业的许多具体的政策和措施。这些重要思想,推动了中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发展旅游业是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突破口

粉碎“四人帮”后两年,中国的经济仍然在徘徊中,为了尽快结束这种局面,邓小平号召全党要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多想些办法,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他认为,发展旅游业可先行一步。1978年10月9日,邓小平会见泛美航空公司董事长西威尔时对在场的旅游与民航部门的领导说:民航、旅游这两个行业很值得搞,要用管理经济的办法来管理;要抓利润,利润不是帅也是将嘛。他亲自算了一笔账:一个旅行者花费一千美元,一年接待一千万旅行者,就可以赚一百亿美元,就算接待一半,也可以赚五十亿美元。他希望民航部门和旅游部门共同研究,“以发展旅游为中心,搞一个综合方案。”一个多月后,邓小平访问东南亚三国,特别是新加坡的经验更加深了他对旅游业的这种认识:新加坡这个面积只有587平方公里,人口只有230万,规模仅相当于上海十分之一的国家,每年能吸引200多万外国游客,一年仅旅游收入就高达9.9亿美元。而中国当时一年的旅游收入仅有2.6亿美元。邓小平决定把这个“经”取来。同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1979年1月,邓小平三次着重谈到发展旅游业的问题。邓小平说,现在国家计划想调个头,过去工业以钢为纲,钢的屁股太大,它一上就要挤掉别的项目,而且资金周转很慢。要先搞资金周转快的,如轻工业、手工业、补偿贸易、旅游业等,能多换取外汇,而且可以很快提高人民生活。“旅游赚钱多,来得快,没有还不起外债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旅游局一直作为从事外事接待工作的一个行政部门,是从不讲求经济效益的。主要都是从政治上去考虑安排工作。接待什么人,接待多少人都要由有关主管部门来审定。每年国家为此投入不少人力、物力、财力,也是国家的一个不小的负担。1979年1月2日,邓小平对国家旅游总局的同志说:“搞旅游要千方百计地增加收入。既然搞这个行业,就要看看怎样有利可图”。一定要搞多赚钱的东西。邓小平把旅游摆到了经济产业的位置,明确了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就是要增加收入。几天以后,邓小平在同国务院负责同志谈经济建设方针时指出:“旅游事业大有文章可做,要突出地搞,加快地搞”“旅游赚了钱可以拿出一些来搞城市建设”。

发展旅游业是解放思想的突破口

早在1978年9月邓小平东北之行时,就提出解放思想的问题。他说,我们要根据国际国内条件,敢于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12月13日,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邓小平关于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指示,也成为解放思想的突破口。首先,他提出可以利用侨资、外资来发展旅游业。他认为,外资建旅游可以干嘛。这在当时无疑起了一个冲击波的作用。曾几何时,中国人曾经尝过了借外债和受人控制之苦。多少年来,我们一直引以为自豪的是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现在要借外债来搞旅游,确实是石破天惊之举。邓小平说:“搞旅游要把旅馆盖起来。下决心要快,第一批可以找侨资、外资,然后自己发展。”首先,旅游需要,我们自己也需要。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大胆思想。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一批批由外商独资、中外合资的旅游饭店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在中华大地,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旅游事业的发展。其次,他提出发展旅游业要实行按劳分配政策。他说,旅馆、饭店的服务员,凡是服务得好的,不管年龄大小,工资待遇都要提高。他还提出经济效益要和工资挂钩。赚钱多的工资就要多,搞得好的年底可以拿双薪。工作人员要实行按劳分配,年终利润多还可以发奖金。九亿人口的收入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总是有的地区先富起来,一个地区总是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当时旅游业实行这一政策走到了前面。第三,关于用人问题,也要解放思想。旅游业作为一个经济产业,本身就是一个竞争的行业。用人显得尤为重要,不能按资排辈。他提出旅游局要用人得当。要有一些有闯劲、有干劲、有办法的人。只凭资格不行。他还特别谈到可以聘用外国人。这在当时引起的震动是不小的。1979年1月17日,邓小平对工商界负责人说,“旅游业你们可以推荐人当公司经理。请你们推荐人管理企业,特别是新的企业,不仅国外的,还有国内的,条件起码是爱国的,事业心强的,有能力的。如旅游业,每个地方推荐两、三人”。第四,“要搞多赚钱的东西,可以开饭店、小卖部、酒吧间,进口一些酒、可口可乐,搞纪念画册、风景图片,还可以搞一些正当的娱乐”。过去,林彪、“四人帮”推行“左”的错误,把一些正当的娱乐活动视为封、资、修的东西,加以禁止。到中国来旅游,只能是“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生活非常单调。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外国客人来华旅游的兴趣。邓小平提出的这些具体的政策,大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搞活了旅游业。旅游部门重点解决了晚间文化娱乐问题,修建了一批文娱设施,增设了一批活动项目,既方便了游客,丰富了旅游内容,也增加了收入。同时还为许多年轻人增加了就业的机会,可以说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情。

发展旅游业是对外开放的突破口

在1978年、1979年,邓小平一直在勾画对外开放的蓝图。这两年,邓小平考察过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也考察过和咱们自然条件差不多的东南亚国家。他认为,长期的闭关锁国,使中国越来越落后于世界,应大声疾呼: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邓小平这一段时间的出访,和后来中国旅游业的开放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中国的对外开放,旅游业发挥了窗口作用。过去的旅游业接待外宾完全是被动的,是政治任务。现在要转变旅游业的职能,利用中国这个东方文明古国的优势,吸引外宾、吸引游客。1978年下半年,当时中美两国还未建交,美国泛美航空公司董事长来中国商谈建立航空联系业务。邓小平说,中美两国关系虽然没有正常化,但商务关系是可以发展的。在两国关系没有正常化的情况下,要考虑先采取民间的方式通航。以航空公司的名义对外联系,便于同外国打交道。这样做,有利于民航和旅游业的发展。他还说,现在外国人想来中国的很多,根本排不上队,旅游的最大客源国是美国,也有日本。当有关部门请示泛美航空公司提出要作为我们旅行社代理人可不可以时,邓小平当即表示,可以考虑。他说,你们要研究一个综合方案,把美国这个门打开。邓小平考虑得更深的是想通过旅游推动政治上打开美国的大门。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后,邓小平出访美国,中美签订了科技合作协定和文化协定,极大地推动了旅游事业的发展。邓小平还提出旅游业对外开放的一些具体设想:石林很宝贵,中国有一个,意大利有一个,但我们的石林比意大利的好得多。要开辟到拉萨的旅游线路,外国人对拉萨感兴趣。到尼泊尔的游客也可以到拉萨来。为了搞好旅游这个对外开放的窗口,邓小平要求旅游局要搞一些培训班,培养翻译、导游、经营管理人员,甚至服务员。服务员也要有知识,有一点外语基础。房子要干净,伙食要适合外国人口味。要搞好旅游宣传等等。中国今天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旅游业是功不可没的。

邓小平不仅提出了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思想,还对旅游业进行了深入实际的考察。1979年7月,他视察黄山,发表了重要讲话。黄山讲话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他的旅游经济思想。他提出要有点雄心壮志,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实际上蕴含着旅游业要打出去,中国要打出去的思想。他在黄山给黄山算账,给安徽算账,随后沿途又给上海、山东、天津等地算账。回到北京后,他在10月份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新概念,这是从实际出发的。可以说,黄山之行的意义不仅仅是推动了中国旅游业的腾飞,而且是邓小平在为中国经济发展战略进行构思,推动了整个中国经济的腾飞。(刘金田)

(摘自《光明日报》)

(责编:乐意、秦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