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频道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领袖人物纪念馆

留下丰富的扶贫思想遗产开辟中国脱贫致富新时代

文建龙

2016年04月21日07:30    来源:广安日报    手机看新闻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邓小平的扶贫思想是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最终形成的。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邓小平对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有过大量的论述,其中很多论述就是关于如何使中国脱贫致富的。邓小平关于脱贫致富的论述,构成了他的扶贫思想。邓小平的扶贫思想是一个严谨的思想体系,它包括扶贫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扶贫的战略目标等诸多内容。

扶贫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但是,刚刚结束“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的中国非常贫困和落后。“按照中国政府确定的贫困标准,1978年,农村贫困人口为2.5亿人,占农村总人口的30.7%。”这种现实客观上要求党和政府有所作为。此时,大力发展生产力,尽快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是国家当务之急。在邓小平看来,社会主义应该比资本主义更富裕,贫穷落后的状态是有损社会主义的声誉和形象的。1979年7月29日,邓小平在接见中共海军委员会常委扩大会议全体同志时指出:“我们的政治路线就是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四人帮’提出宁要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如果老是穷的,它就站不住。”1985年8月28日,邓小平会见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主席、政府总理穆加贝时指出:“我们在很长时期里忽视了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从1957年起,我们生产力的发展非常缓慢。拿农村来说,到1966年的十年间,农民的收入没有增长多少。虽然有一些地区的农民生活比较宽裕,但是多数地区的农民还处在贫困状态。当然,同旧中国相比,还是进步了。如果按照社会主义的标准来要求,这是很不够的。”可见,在邓小平眼里,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事情。

扶贫的战略目标

邓小平认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扶贫的战略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1979年11月26日,邓小平会见美国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公司编委会副主席吉布尼和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东亚研究所主任林达光等谈话时指出:“社会主义特征是搞集体富裕。”这里所说的“集体富裕”,其实就是他后来常说的共同富裕。1980年1月16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干部会议上讲话时指出:“多劳应该多得,但是必须照顾整个社会。”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指出:“我们提倡按劳分配,承认物质利益,是要为全体人民的物质利益奋斗。”邓小平这些论述的背后,实际上就隐含着这样的思想:社会主义允许勤劳致富,但不允许两极分化,而是在允许收入有差别的情况下实现共同富裕。1985年3月7日,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说:“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总之,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1986年9月,他对外国记者说:“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力,第二是共同富裕。”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更进一步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纳入社会主义本质属性之中。邓小平所提倡的共同富裕,其实也就是中国扶贫的战略目标。

扶贫的关键

邓小平认为,中国扶贫的关键是要使农民富裕起来,因为在我国,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这是现实国情。邓小平把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摆脱贫困紧密结合起来。他说:“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他强调:“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只有占中国80%人口的农民富裕起来,中国才算富起来,相反,“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因此,农民富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也是中国扶贫的关键。

扶贫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邓小平在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到使中国摆脱贫困落后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他认为:“中国这样的底子,人口这样多,耕地这样少,劳动生产率、财政收支、外贸进出口都不可能一下子大幅度提高,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不可能很快。”1980年4月,在接受卢森堡记者电视采访时,他又强调:“中国是一个大国,又是一个穷国。我们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时候,必须看到这两个基本特点。”1981年,由他主持制定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由比较不完善到比较完善,必然要经历一个长久的过程。”邓小平多次强调,我们当前及今后相当长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是搞现代化建设,解决生产力发展尚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矛盾。1987年,在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根据邓小平的这一思想,党的十三大报告充分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以此为立论根据,说明了经济发展的战略、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等任务。1992年在南方谈话中,他特别强调:“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可见,在邓小平看来,中国要摆脱贫困落后的面貌,情况是复杂的,任务是艰巨的,奋斗历程是长期的。

实现扶贫目标的手段

邓小平认为,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在中国,要实现扶贫的战略目标,就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关于这方面,邓小平有大量的论述。1985年,他在谈到如何坚持社会主义时说:“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就要肯定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摆脱贫穷,使国家富强起来,使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没有贫穷的社会主义。”邓小平还进一步把生产力发展的快慢与是否坚持社会主义联系起来,与脱贫致富联系起来。他说:“要摆脱贫穷,就要找出一条比较快的发展道路。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在邓小平看来,不较快地发展生产力,没有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要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是没有可能的。

实现扶贫目标的必要途径

邓小平认为,先让一部分人富裕起来,然后由先富起来的人带动其他人富裕起来,是达到共同富裕的必要途径。邓小平对于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是了然于心的。在中国这样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地区差异特别大的国度,同步富裕是不可能的。因此,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改革首先要打破平均主义,打破‘大锅饭’,现在看来这个路子是对的。”那么怎么达到共同富裕呢?邓小平明确提出:“农村、城市都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勤劳致富是正当的。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也正是为了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富裕起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在这里,邓小平为我们明确指出了实现扶贫目标的必要途径,其实这也是现实可行的途径。

实现扶贫目标的政治保证

邓小平认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政治保证。早在1985年,邓小平就指出:“我们总的原则是四个坚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他认为,不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实现共同富裕是不可能的。“只有社会主义制度能从根本上解决摆脱贫穷的问题。”“要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共产党的领导是不可能的。我们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同时,邓小平还认为,实现共同富裕需要有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而“要争取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没有人民民主专政不行”。中国要实现共同富裕,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曾经语重心长地说:“我们搞改革开放,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没有丢马克思,没有丢列宁,也没有丢毛泽东。老祖宗不能丢啊!”他指出:“毛泽东思想这个旗帜丢不得。丢掉了这个旗帜,实际上就否定了我们党的光辉历史。”离开了四项基本原则,中国不仅不能实现共同富裕的扶贫目标,还会走上邪路。

(摘自《观察与思考》)

(责编:乐意、秦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