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频道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领袖人物纪念馆

您与太行根据地群众心连心

孟红

2016年03月22日09:18    来源:广安日报    手机看新闻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邓小平在太行山革命根据地工作了整整10年,参与领导太行抗日根据地的各项事业,做出了骄人的成绩。常言道:细微之处见精神。本文主要选取邓小平在此期间的一些鲜为人知的小事小情和细节故事,充分展现他情系百姓疾苦、与根据地群众鱼水情深的感人一面和崇高风范。

“针线连着军民情”

山西省武乡县洪水镇的东部山区,有一个偏僻的小山庄叫刘家嘴,村里有位妇女叫陈磨兰。

一天,村口过来一队八路军,一个年轻的战士跟着一位年纪较大的首长,向陈磨兰站立的大树下走来。他们对她说想借个针线用一下,补一补衣服。陈磨兰一听,二话没说就把他们领回屋里,十分麻利地一阵穿针引线,帮他俩把衣服缝补好。他们临走时又向她借了几根针和一绺线,并且拿出3角钱给她。但陈磨兰说什么也不肯收。

那位年纪较大的首长和蔼地说:“我们八路军有一条纪律,叫做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陈磨兰不服气地说:“你也别忘了,八路军和老百姓鱼水不能分,也好比这针线一样。”

他俩没有说服陈磨兰,只好拿着针线走了。时间过了两三个月,陈磨兰早把这件事忘了个一干二净。一天,村上一位小姑娘领着个八路军小战士,来到她家。

小战士很有礼貌地问:“你就是陈磨兰大嫂?”小战士边说边从兜里掏出一个小纸包:“这是邓政委让我交给你的。”

“邓政委?”陈磨兰感到莫名其妙。“邓政委说你给他补过衣服。”“啊,他就是邓小平政委!”

陈磨兰激动地打开纸包,见里面是一包针和一大绺线,纸上还写着这样几个字:“针线连着军民情。邓小平。”

此事对陈磨兰触动很大,以后她逢人就讲。于是,邓小平借针线的故事,就这样在那一带的山庄流传开了。

让战士只捡干柴、不上树撅树枝

河北省涉县赤岸村当年长有一棵老槐树。当时仅12岁的村民张福善家离邓小平政委住的院子不远。一天,他去拾柴,刘师长和邓政委走了过来,刘伯承帮他把长树枝撅断,放进筐里,邓小平帮他捡了一些干树枝。

这时,一群战士背着树枝从山里走了过来,邓小平发现战士们背的树枝是湿的——有的战士把树上没有死的树杈也撅下来当烤火柴。邓小平见状当场批评了他们,让他们以后只能捡拾地下的干柴,不能上树去撅树枝。

第二天,张福善又看到几个战士在村头的一棵老槐树上撅树枝,这棵树很大,两个人都抱不过来,但已经老死了。于是,邓小平叫人花1000元“济南票”把大槐树买了下来。

如今,老槐树遗址上连树根的痕迹都没有了,但刘邓队伍秋毫无犯的往事却深深留在了乡亲们的心里。

助民生产

1942年春,一二九师政治部根据邓小平的指示拟定了一个助民春耕和部队生产的规定。要求助民生产部队:一是不吃群众家的饭,不要报酬;二是不遗失或操作坏工具,损坏者赔偿;三是争做助锄英雄;四是对群众进行抗日自救宣传。

规定下达后,仅1月20日这一天,邓小平组织助民生产部队就帮助赤岸、沿头、会里等村的群众运粪376担。此外,还帮助当地群众修滩1000余亩,筑起一道用工1万多个的护堤大坝。

7月初,天降喜雨,邓小平又亲自率领工作队到索堡区帮助群众抢种庄稼。在他的影响下,全师各部队都投入了助民生产活动,工作队每天自带粮食和菜金,分散在农民家中吃饭。他们带的粮食除了自己吃以外,还救济了三位灾民。群众为此赞扬说:“八路军就是好,咱吃啥他们吃啥,这样的军队真是少见。”

邓小平在赤岸村居住期间,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他从不搞特殊。他经常与司令部、区党委机关的干部同吃一锅饭。每天吃的是红高粱和黑豆加野菜树叶合蒸的菜窝,又黑又硬,同志们都风趣地叫吃“砖头”。有几次,邓小平身体患病,炊事员提出给他另做一碗面汤,可是,邓小平婉言谢绝了。他自觉坚持与群众一道同甘共苦,始终保持了一个老八路的廉洁作风。

为村民开挖“救命渠”

赤岸村后的山上有一条漳南渠,老百姓称它为“救命渠”。

1942年,涉县又遭遇了恼人的大旱季节,群众的庄稼因干旱缺水长得不成个样子。邓小平和刘伯承眼看着群众愁眉苦脸、庄稼打蔫歉收的现况,两人商量后决定把漳河水引上太行山,将旱地变成水浇田,尽快帮助当地老百姓解决用水问题。

1943年2月24日,引水上山浇地的工程开启了。刘伯承、邓小平和一二九师的战士们齐上阵、出大力,汗水流在了一起。

不久后,日军进行大“扫荡”,迫使八路军助民引水上山的这项工程暂停了下来;邓小平和刘伯承率领八路军粉碎日军的“扫荡”后,工程继续进行,1944年,工程全部竣工。

邓小平和刘伯承组织修建的这条长长的水渠宽2.33米、深1.66米,全长15公里,赤岸、温村、会里等8个村一一受益,2000多户的3500多亩旱地变为水浇田,每年增产粮食35万多公斤。

乡亲们自编歌谣称赞道:“水流南山头,吃饭不发愁。没有八路军,这水怎能流?”

如今,漳南渠延长到近30公里,受益村庄增加了近一倍。

“八路军不能白吃老百姓的东西”

1943年,八路军一二九师来到山西省武乡县王家峪时,正赶上部队粮食紧缺,战士们只好饿着肚子打仗。

有一天,邓小平路过一位老乡家,正好那位老乡家在吃面,老乡看见门口的邓小平,热情地拉他进屋一起吃面。

盛情难却,邓小平只好在老乡家吃了一碗糊糊面。

邓小平临走时,交给了老乡一张粮票,作为这顿饭的饭钱。

老乡不肯收,邓小平就告诉他:“八路军不能白吃老百姓的东西,否则和日本鬼子有什么区别?”

听了此话,老乡只好收下了这张粮票,但却一直当作宝贝收藏着,就连全家吃不上饭、饿肚子的时候,也没舍得花掉这张珍贵的粮票。

“太行老区的人民养育了我们全家”

在抗日战争的艰苦日子里,“为大家舍小家”是每一个干部战士都不得不面临的问题,即使是八路军高级干部的邓小平也不能例外,在邓小平的五个子女中,有三个出生在太行,并且全部在老乡家中寄养过。

1941年,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刻,邓小平的长女邓林在涉县赤岸村降生了。可他根本顾不上看一眼襁褓中哇哇大哭的女儿,就披着满身的硝烟投入到紧张的战斗中。之后,刚当上妈妈的卓琳也因随军作战,只好忍痛割爱,将邓林托付给黎城的一户老乡抚养。

1944年,邓小平的长子出生在八路军总部的驻地麻田村,临时取个乳名“胖胖”后,便送到麻田村清漳河对岸的一个农民家中哺育。

1945年,胖胖被接到了赤岸村一二九师司令部。一天,刘邓两家人在院子里闲聊,卓琳对邓小平说:“咱们的孩子都快两岁了,总叫胖胖可不行,该取个名了。”邓小平想了想说:“我们也给孩子取名叫太行吧,邓太行。”刘伯承在一旁不由笑了起来,邓小平想想也觉得名字起得不妥,因为刘伯承的儿子已经叫刘太行,不能都叫太行吧,于是对刘伯承说:“师长,你的儿子占了我们的名字,你得给咱胖胖起个名字。”刘伯承说:“这是政委的事,与师长没有关系。”

邓小平说:“谁都知道刘邓不分家嘛,你就给起一个吧。”

刘伯承听邓小平这样说,就把胖胖叫到身边,略加思索后,在小石桌上用毛笔写下“朴实方正”四个大字,说:“这孩子长得朴实方正,就叫‘朴方’怎么样?”大家齐声说好。解放后,邓朴方每次回到五加坡,都要深情地向人们讲述这个感人的故事。

邓小平的二女儿邓楠就生在赤岸村。那是1945年上党战役后的一天,适值战争又非常紧张,不便带上婴儿转战于炮火纷飞的战场上,邓小平再次忍痛割爱决定送老乡代养。警卫员担心地问:“这行吗?”邓小平语重心长地说:“人民就是我们的父母啊!”随即邓楠被送到义张庄一个名叫李兴枝的妇女家中抚养,直到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才把邓楠和李兴枝一起接到北京。

5年多的共同生活,使刘伯承、邓小平与涉县人民结下了不解之缘,对涉县的山山水水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刘伯承曾说过:“四川开县是我的故乡,河北涉县是我的第二故乡。涉县人民养育了一二九师,也养育了我。”邓小平也常对自己的孩子们说:“太行老区的人民养育了我们全家。”

1996年8月9日,涉县发生百年不遇的水灾,邓小平对此十分关心,发动全家为涉县捐款。

如今,在赤岸村村北的将军岭(原名庙坡山)高高地耸立着一座邓小平的全身汉白玉雕像。邓小平站在他曾经战斗和生活过的地方,站在他深深眷恋的太行山上,永远地在凝视和关注着与他鱼水情深的太行人民。

(摘自《中华魂》)

(责编:乐意、秦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