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频道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领袖人物纪念馆

大树底下好乘凉 您的恩情总难忘

周振华

2016年03月11日09:37    来源:广安日报    手机看新闻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有一首歌,很动听很耐人寻味:“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你栽一棵,留下一片阴凉,我栽一棵,留下一片阴凉……”

有一个日子,很美丽很有意义:3月12日,全民义务植树节。在这个日子里,春风送暖,草绿花开,蜂飞蝶舞,春光烂漫;走进原野,枝桠滴翠,满目葱茏,一派繁荣祥和的景象,祖国神州到处都在讲述着春天的故事……

今年3月12日,是我国第38个植树节,也是小平同志倡导的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35周年。

35年前,小平同志建议全国人大通过一项议案,规定凡有劳动能力的中国公民,每人每年都要包栽包活3-5棵树。为此,1981年12月13日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

三十多年来,这场轰轰烈烈、波澜壮阔的绿色革命,已深入中华大地的每一座城市,每一座工厂,每一个村庄,每一个军营,每一所学校,每一处角落,它强烈呼唤和激励着每一位中华儿女,勇于肩负起历史使命,让绿色尽染祖国,让生命底色铺向天涯海角。

经过三十多年的持续奋战,绿色正悄悄地改变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同时也为我们祖国不断发展和繁荣带来了更为广阔而坚实的空间与后劲,成为我们子孙后代殷实而长远的福祉。

小平同志离开我们已经十九年了,但他关于绿化祖国的那些豪言状语和语重心长的忠告至今仍不时回响在我的耳畔:“植树造林要一代一代永远干下去”“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造福后代”“这件事,要坚持二十年,一年比一年好,一年比一年扎实。为了保证实效,应有切实可行的检查和奖惩制度”“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建设社会主义、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要坚持二十年,坚持一百年,坚持一千年,要一代一代永远干下去”“要让娃娃们养成种树、爱树的好习惯”……

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小平同志植树的日子,跟随他的足迹有多少位绿色使者用他们深情的笔触记录下一幕幕感人心肺的故事。

一九八二年的植树日,小平同志率先垂范,在北京玉泉山上种下了义务植树运动的第一棵树。三月十二日这一天,春意盎然,风和日丽,在迷人的北京西山脚下,涌来了一批又一批肩扛铁锹、手提水桶的义务植树人员。上午十点左右,小平同志兴致勃勃地带领家人前来植树。

小平同志是义务植树的倡导者,更是义务植树的积极实践者。全国人大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实施的第一年,也就是一九八二年植树日前的二月,值解放军总后勤部召开全军绿化座谈会之际,邓小平向全军发出指示:“军队在植树造林中,要积极地多做工作,除搞好营区植树造林外,营区外十公里范围内,要与地方共同协商搞好植树造林。”

这一年小平同志已是七十八岁高龄的老人了,但他植树的热情仍很高。植树节前夕,小平同志不忘作为一个公民应履行的植树义务,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植树节快到了,我们家今年每人至少要栽三棵树,要包种包活。”和大家打过招呼后,邓小平走到植树点,挥动铁锹,种下树苗。当有人劝他休息一下时,他说:“不累,不累。”并表示:“一人栽三棵到五棵,我们要完成任务。”

植树活动结束时,他嘱咐首都绿化委员会的负责同志说:“植树要选好的品种,要选那些长得快、能成材的。栽下后要有人管理,保证成活。”

为号召全国人民积极行动起来,踊跃投身于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一九八二年十一月,邓小平为全军植树造林总结经验表彰先进大会郑重题词:“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造福后代。”十二月二十六日,邓小平又在林业部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情况报告上批示:“这件事,要坚持二十年,一年比一年好,一年比一年扎实。为了保证实效,应有切实可靠的检查和奖惩制度。”

一九八四年二月,邓小平来到厦门等经济特区视察工作。二月十日上午,接见了最后一批客人,原定于临行前在厦门的山上植树。但一大早就淅淅沥沥下起了雨。

省市领导见状建议取消原定的植树活动。邓小平笑着摇摇头,说:“下这么点小雨怕什么,上山吧。”大约十点钟,邓小平和陪同他的人员冒着霏霏细雨,来到厦门万石岩植物公园,在后山坡上栽下了十多株南国佳木——云南香樟,植完树近中午时分,雨仍在下着。邓小平高兴地说:“这几棵树,这一下保活了。”

一九八三年和一九八四年的三月十二日,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两次在北京昌平的蟒山义务植树。前一年,小平同志栽下的是白皮松,后一年栽下的是油松。时任蟒山国家森林公园党委书记兼总经理的许小英说:“义务植树把光秃秃的蟒山种成了国家森林公园。现在,绿色文化碑林加上‘邓小平植树处’,成了蟒山森林公园三大旅游线路之一。”

小平同志当年栽下的树木已被公园列为名木,这么多年来公园旅游的人都会来看看安放着小平同志手迹“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造福后代”的碑亭,浏览绿色文化碑林,在小平同志栽下的树前驻足伫立。公园的导游会特别介绍当年小平同志栽树的情景,来这里的很多孩子都说:“我们给树培点土吧。”

受此启发,为纪念小平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公园还推出了一项服务,为游客提供铁锹,可以培土养护这些树木。

蟒山当年是中直机关的义务植树基地,如今是北京市义务植树教育基地。早年的蟒山荒山秃岭,几乎没有树,只有一些小灌木,而今蟒山森林覆盖率超过百分之九十六。小平同志“建个公园”的设想也实现了。当年,他植树后,面向十三陵水库说:“在这里建个公园,修座桥,跟水库大坝连上,给人民创造个休闲场所。”

一九八五年三月十二日,小平同志来到天坛义务植树现场。已是八十一岁高龄的老人家精气神很好,他一手拉着外孙女羊羊,一手拉着孙子小弟,对在此等候的其他中央领导同志风趣地说:“今天,我给你们增加一支部队。”小平同志带着孙子和外孙女参加义务植树,就是希望绿化祖国这项伟大事业后继有人,一代一代地干下去。小平同志指着一棵刚栽完的树,亲切地对在场的园林工人说:“我栽的这棵树要靠你们浇水、养护管理,它才能活,靠我们干不了多少活,栽不了几棵树,我们就是提倡这么一种精神,希望全国人民人人动手,绿化祖国。”

一九八七年四月五日上午,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再次来到天坛公园,在万寿双环亭东侧,挥锹栽下了第一棵桧柏。劳动中,他手指着身旁的外孙女羊羊,诙谐地笑着对在场的同志说:“今天我带的这个人,已经跟我种了六年树了。植树绿化要世世代代传下去。”

一九八八年四月三日,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北京景山公园参加了北京市全民义务植树日活动,出席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全国政协七届一次会议的代表和委员同首都军民一起植树。邓小平同志栽植的是桧柏。

一九八九年四月二日,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亚运村参加了北京市全民义务植树日活动。出席七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部分代表也参加了植树。邓小平同志栽植的是白皮松。

小平同志尽管工作十分繁忙,但是,每逢植树季节,即便是外出视察工作,不论走到哪儿,他都牢记植树一事,履行植树的神圣义务。在植树时节,种下几株树已成为他雷打不动的固定日程安排。

时隔八年,一九九二年初,邓小平再次视察南方。一月二十二日上午,邓小平和杨尚昆带领两家三代人来到深圳仙湖植物园种下一棵常青树——高山榕。邓小平和杨尚昆谈笑风生地挥锹培土,然后,邓小平叫上小孙子,一起端起一个红色的小水桶给树苗浇足了水。

在植树问题上,小平同志不但宏观重视,还微观指导。有一次,邓小平对北京市一位领导说:“有人反映北京到山海关一线,可以种桐树,你们试验一下。”这位领导当即奔赴北京郊区几个县进行实地考察。他看到县委院里的桐树的确长得不错,随后他又请园林局的工作人员在自己宅院试种了十几棵桐树,长势也很好。于是他进一步请教园林部门的专家,得到了肯定的说法。他把情况汇报给小平同志。小平同志听完后,赞同地点点头说:“因地制宜种些桐树,有好处。”

小平同志一直坚持不懈地倡导和实践着义务植树。从一九七九年起到一九八九年,小平同志连续十一年在北京植树。北京的大兴、昌平十三陵、西山、天坛公园、景山公园、亚运村,都留下了他植树的足迹,留下了他辛勤的汗水和心血,留下了他播种的绿荫。

一九九一年三月十二日这天,邓小平为全民义务植树十周年题词:“绿化祖国,造福万代。”邓小平一再叮嘱人们注重搞好绿化工作,把祖国秀丽的山川建设得更加美好。

时至今日,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已走进了第35个春秋。实践证明,这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土绿化之路,对绿化祖国、保障国土安全、改善生态环境做出了巨大而积极的贡献。

回首过去,缅怀伟人,恩情难忘,我们惟有牢记小平同志对绿化事业的谆谆教导,积极投身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推动造林绿化事业蓬勃发展,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好期盼,实现再造秀美山川的宏伟蓝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责编:乐意、秦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