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一贯高度重视植树造林事业,从1979年到1989年,邓小平连续11年参加了北京市的义务植树劳动;不仅在北京,他到外地视察,只要有机会和条件,就一定要植树播绿。
1978年11月,中国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这项被邓小平称为“绿色长城”的生态建设工程,开创了我国生态工程建设的先河,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生态建设工程。1981年12月,在邓小平的倡导下,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作出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1983年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地指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建设社会主义、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要坚持二十年,坚持一百年,坚持一千年,要一代一代永远干下去。”1991年,在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开展10周年纪念的时候,小平同志更是欣然挥笔:“绿化祖国,造福万代”。邓小平不仅积极倡导,而且率先垂范,有力地领导和推动了一场绿化祖国、造福万代的全民义务植树造林的绿色革命,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多年来,中国政府在体制机制、法制建设、资金投入、科技支撑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加强林业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中国的生态林业建设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中国政府清醒地认识到,实现生态良好的目标,任务极其艰巨。我国自然资源和自然禀赋不均衡,相对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相对于人民群众对良好环境的期盼,我国森林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远不够。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必须充分发挥全民绿化的制度优势,因地制宜,科学种植,加大人工造林力度,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增强生态功能,保护好每一寸绿色。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改革发展的系列重要讲话、批示、指示精神,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提供了基本遵循,为发展生态林业民生林业提供了根本指针。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伟大的中华民族一定能完成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任务,给子孙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赢得永续发展的美好未来。 (本报记者 赵大国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