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9月的一天,在延安杨家岭毛泽东的窑洞前,两对新人在这里举行婚礼,一对是邓小平和卓琳,一对是解放后担任过海关总署署长、中央调查部部长的孔原和许明。毛泽东、刘少奇、张闻天和夫人刘英、博古、李富春和夫人蔡畅都来向他们祝福。
1939年8月,邓小平从太行山赴延安开会期间,在战友、朋友们的热心帮助下,与卓琳相识。自从结识了卓琳之后,邓小平便经常约这位姑娘到延河边散步、聊天。邓小平问她怎么来到延安的,卓琳便滔滔不绝地向他“汇报”起她的“转战生涯”。卓琳原名浦琼英,她出生在一个富甲乡里的工商名绅家庭里,是家中第七个孩子,也是最小的一个孩子。卓琳的父亲浦在廷是云南有名的“火腿大王”。1932年,卓琳考入北平女子一中。1935年,“一二·九”运动中,19岁的卓琳同数千名学生走上街头,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加入抗议洪流,声讨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暴行和南京国民党的卖国行径。第二年,卓琳以优异成绩考上北京大学物理系。不多久,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乔装成百姓模样的卓琳,终于逃出北平。之后,卓琳决计去延安投奔八路军、投奔革命。次年年初,她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矢志不渝的革命者,并因工作需要而改名为“卓琳”。
邓小平和卓琳的婚礼举行得简朴而别致,他们的新婚蜜月更富有传奇色彩。但邓小平心系太行,惦念着刘伯承师长和一二九师全体官兵将士,牵挂着根据地反“扫荡”的安危进展。思归心切,几天后他带着新婚妻子卓琳告别了延安,东上太行。图为结婚日下午,邓小平、卓琳与孔原、许明这两对新人的合影,从这张照片可以看到,他们没有婚纱,更没有化妆,邓小平(右一)面露微笑,卓琳(右二)倒显得有点严肃。
(本报记者 赵大国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