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频道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领袖人物纪念馆

我的父亲邓小平★战争年代

第58章 千里跃进大别山

邓榕

2016年01月25日10:15    来源:广安日报    手机看新闻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刘邓大军一举突破黄河天险,令人闻之耳热,思之心惊。

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不禁叫道:“这简直是惊人的事件!不亚于当年法国‘马其诺防线’被攻破!你们(指国民党)花着平均每月三千万银元的美援军费,使用着世界上头等的美械装备,竟然一枪不发,号称足抵四十万大军的防线被人突破,国军力量,日见式微!”

蒋介石急了。

他亲自飞到郑州,召开作战会议。

他手下大将顾祝同、白崇禧、刘峙、孙连仲、王敬久、王仲廉、胡琏、邱清泉、孙元良、李弥……,都到了。

蒋介石命令,以王敬久指挥十四个旅的兵

力,死守郓城、菏泽、定陶,并以各路军马齐头并进,逼迫刘邓背水一战,置于死地!

背水作战,乃兵家大忌。

但背水之战,却能使人生出勇敢百倍。

邓说:“我们绝不去学韩信。在对待生死的问题上,我们只能有一种选择。为着人民利益,我们要生存下去,让敌人去跳黄河!”

刘说:“此时不打,更待何时?”

古来兵家之战,贵在神速,贵在勇敢,贵在决心,贵在智谋。

刘伯承是大军事家,邓小平是大政治家,他们二人联手配合,真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他们两人下定决心要打的仗,就一定能够打胜!

刘邓决定发起鲁西南战役。

刘邓大军迅速运转,坚决出击。7月8日,一纵攻克郓城。

7月10日,二纵收复曹县,六纵攻克定陶,三纵进至郓城东南。

这样一来,十日之间,刘邓大军已在黄河以南开辟了广阔的战场,摆脱了背水作战的危险局面。

经过一系列的战斗,敌王敬久主力在我军南部巨野至金乡一线,变成了一条孤立的一字长蛇阵。

这时,敌军认为,我军不是回头吃菏泽,就是向前打济宁。

万万没有想到,刘邓大军已经以隐蔽果敢的动作,直扑王敬久的长蛇阵,于7月13日,迅速将敌军三个师分割包围。

为了避免敌军作困兽之斗,刘邓决定,对于六营集之敌,改四面围攻为“围三阙一”,迫敌向东突围。14日,向东突围之敌被我全歼于预设阵地。

至此,敌王敬久部已大部为我所歼,仅剩一个半旅,为我包围在羊山集。

7月19日,蒋介石又亲自飞抵开封,严令王敬久在飞机、坦克的掩护下解羊山集之围。

羊山集之敌,虽仅一个半旅,却是王敬久的精锐之部,我军久攻不下。

中央军委给刘邓来电,指示对羊山集之敌,如确有把握,则攻歼之,否则,立即集中休整十天左右,不打陇海,不打新黄河以东,亦不打平汉铁路,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个月的行程,直出大别山。

中央是不想延误我军南进的计划。刘邓在思考。

邓说:攻羊山的部队不能后撤!

刘说:蒋介石送上来的肥肉我们不能放下筷子!

刘邓决心啃下这块硬骨头。

7月27日,我军对羊山之敌发起总攻,激战一天,全歼敌六十六师。

当时任二纵队司令员的陈再道将军曾对我万分感慨地说:“羊山集这一仗,是我打得最艰苦的一仗!牺牲的战士最多!”

至此,经二十八天的连续作战,鲁西南战役结束。

刘邓以十五个旅的兵力,歼敌四个整编师师部及九个半旅共六万余人,缴获大量军用物资和各种火炮八百七十二门,并调动了敌人七个整编师十七个半旅驰援鲁西南。

刘邓之师,好似一把出鞘的利剑,彻底打乱了敌军的战略部署。

蒋介石两次亲临指挥,也无济于事。

共产党的中央机关和毛泽东,此刻仍在陕北的山岭沟壑间与胡宗南的部队转圈子,但中共中央,已作出了更加完整的战略反攻计划。

——刘邓,向大别山地区进击,在长江以北的鄂豫皖边地区实施战略展开。

——陈(赓)谢(富治),自晋南强渡黄河,在豫陕鄂边地区实施战略展开。

——陈(毅)粟(裕),在豫皖苏边地区实施战略展开。

——以上三部的任务:挺进中原,在中原地区以“品”字形阵势,相互协力作战,机动歼敌,创建新的中原解放区。

中原地区,从东到西,地跨江苏、安徽、河南、湖北、陕西五省,南临长江、北枕黄河,东起南北大运河,西至伏牛山和汉水,是我国东部长江、黄河之间的一块要冲之地。

中原的正前面,即是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城市南京、武汉,再往前走一步,就会进入江南腹地。

如果说整个中国的形状好似一只雄鸡的话,那么,中原地区,就正好在雄鸡的心肺部位。

古今以来,逐鹿中原,胜者,少则可得半壁江山,多则便会直接威慑江南乃至全国。

共产党要直出中原,解放中原。在此基础上,更要进军全中国,解放全中国。

中央下达给刘邓的命令是,下定决心,不要后方,直出大别山,占领以大别山为中心的数十个县,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吸引敌人向我进攻打运动战。

与此同时,中央命令:

陈谢集团出豫西,吸引胡宗南一部打运动战,配合刘邓行动。

西北野战军向北打榆林,调动胡宗南主力向北。

陈粟部队内线把顾祝同拖向胶东,外线牵制邱清泉于陇海路北,以确保刘邓突入敌人战略纵深。

中央部署后,各路兵马遵令行动。整个的战场形成了一盘布局完整的棋,而每一个棋子,都按照统帅部的指挥统一行动。这是一盘完整的战棋,是一盘活跃机动的战棋。

大别山,其主要部分在安徽境内,地跨湖北、河南,由西北向东南,把北部的华北大平原和南部的江汉平原分割开来。

大别山,峰峦重叠、山势险要。那莽莽苍苍的山岳丛林,那崎岖蜿蜒的山野小路,构成了极其复杂的地形。

父亲曾这样描述过大别山:“中原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正当敌人的大门,其中大别山是大门边。”

他说:“中原形势决定于两个山,一个是大别山,一个是伏牛山,敌人最关切的还是大别山,它比伏牛山更重要。中原要大定,就要把大别山控制起来。”

他说:“大别山是一个战略上很好的前进基地,它迫近长江,东面一直顶到南京、上海,西南直迫汉口,是打过长江的重要跳板。”

他说:“大别山,敌人必争,我也必争!”刘邓大军进军大别山的决心已定。

但是,要进军大别山,在大别山站住脚,实际并非易事。要知道,共产党的军队,曾经在那一个地区几进几出。

中央和毛泽东对于此次出击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心里是明白的。

中央指示刘邓,进军大别山,可能有三个前途。一是付出了代价站不住脚,准备回来;二是付出了代价站不稳脚,在周围坚持斗争;三是付出了代价站稳了脚。要从最困难方面着想,坚决勇敢地战胜一切困难,争取最好的前途。

(未完待续)

(责编:乐意、秦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