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4日07:3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龙头怎么摆,龙尾怎么甩。领导干部冲向哪里,官兵就会跟向哪里。牢固树立战斗力标准,党委首当其冲要立起硬杠杠、拿起指挥棒——
强势大推进:以上率下党委引领
表率就是担当,行动就是引领。
担起中央军委主席重担,习主席对新一届军委班子深情地说:“我们一定要时刻以党和人民为念,以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为念,以国防和军队建设为念,夙夜在公,恪尽职守,全力做好工作,决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决不辜负全军广大官兵的期望。”
一个“全力”,道出了统帅的使命与担当;一个“夙夜在公”,映照着统帅风尘仆仆的身影——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率先垂范,足迹踏遍全军部队。在破浪航行的战舰上,他登甲板、进舱室,深入战位了解训练;在炮声隆隆的演兵场上,他上战车、入班排,观摩实兵实弹演练;在滴水成冰的戈壁滩上,他迎着朔风,视察空军某试验训练基地;内蒙古边防,他冒着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走进三角山哨所,仔细察看执勤设施和内务设置,他动情地对执勤哨兵说:今天,我和你们一起执勤站岗……
统帅身体力行,产生强大示范效应。全军官兵向习主席看齐,向中央军委领导看齐,练兵备战、谋战思训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
新春佳节,神州大地,座座军营。警报声盖过爆竹声,一场场紧急拉动演练骤然打响,让人惊讶的是,快速穿戴装具奔赴指定战位的,竟全是各级党委班子成员和首长机关人员!
如今,这一幕已成为寻常一幕;这一冲锋姿态已成为寻常姿态。纵览全军,从空中第一跳、第一飞到陆地第一枪、第一炮,再到水中第一潜、第一艇……实战化演兵场上,处处都是领导干部打头阵、做示范的身影,“部队训练看机关、机关训练看常委、常委训练看主官”已成为各级党委以上率下的行动自觉。
“龙头”首先舞起来,一级带着一级干。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能否立起来落下去,关键在党委。党委坚持中心居中,军事训练就偏不了;党委聚焦战斗力建设,战斗力标准就空不了。
对此,习主席洞察秋毫。2014年10月31日,在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习主席深刻指出,要把战斗力标准在全军牢固立起来,把战斗力标准作为军队建设唯一的根本的标准,聚焦能打仗、打胜仗,健全完善党委工作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
统帅号令一出,机关决策迅速跟进。2015年3月,我军一项重大决策引起广大官兵热议:经习主席批准,原总政治部向全军印发了《关于在党委领导工作中贯彻落实战斗力标准的意见》。
“现在,强军的责任历史地落在了我们肩上,要挑起这副担子,必须敢于担当,这既是党和人民的期望,也是当代革命军人应有的政治品格。”一个“敢”字,检验着各级党委领导的使命与担当,一个“敢”字,折射着各级党委领导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项工作向打仗用劲的精神状态。
抓住决定因素,始终把铸魂育人贯穿战斗力建设全过程——
懈怠必颓,忘战必危。在长期和平环境下,铸魂育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责任更大、标准更高。陆军第54集团军党委在贯彻落实战斗力标准的实践中,高度关注这一命题,将传承铁军红色基因作为固本工程,全面梳理了铁军的优良传统,系统提出了“铁心跟党走的忠诚基因、铁拳打胜仗的战斗基因、铁血敢担当的荣誉基因、铁骨不变形的作风基因”等红色基因内涵,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政治工作服务保证战斗力建设的作用机理。
确保中心居中,切实加强对军事训练的组织领导——
走进东海舰队机关作战指挥大厅,一幅兵撒万里大洋的“砺剑图”映入眼帘:出访交流,远洋护航,战机警戒巡逻,舰艇战备巡航……这些年,东海舰队常年担负着海上维权、战备巡逻、远洋护航、海外医疗服务等任务,随时用兵、全程用兵已成常态,所有主战舰艇年均出海150天以上。舰队党委始终坚持军事训练中心地位不动摇,牢固确立平战一体、训战结合理念,坚持以任务牵引训练、以训练支撑任务,让部队在备战中练兵、在用兵中强兵,实现了遂行战备任务与提升战斗力水平齐头并进。
攥指成拳,才能打出力道;凝神聚力,方能无坚不摧。抓好战斗力建设这项系统工程,关键要发挥各级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3年来,全军各大单位党委谋战思训的能力普遍增强:
——科学统筹成为共识。成都军区要求各级党委在筹划工作时要着眼应急应战无缝对接狠抓战备建设,突出实战需要、突出重点部队、突出一线需求,在边境管控中练协同、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练作风、在联演联训中练指挥,一切为打仗让路,所有工作围绕作战训练统筹安排。新的“风向标”,引导各级党委和领导筹划实战化训练更科学、解决训练难题更自如,用兵控兵更精准。
——工程化推进成为抓手。兰州军区按照“依据目标定位任务、围绕任务分解能力、针对能力细化标准、对照标准制定措施”的思路,建立军区机关和7个大单位共109个分册的战斗力标准体系,使每个团以上单位都有具体量化的战斗力标准。
——善“弹钢琴”抓主要矛盾。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修订完善建设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标准、教学科研考评体系,使战斗力标准落实硬化具体化。
党委聚焦哪里、指向哪里,部队就会在哪里用劲;党委立起战斗力标准硬杠杠、拿起战斗力标准指挥棒,官兵就会把谋打赢、练打赢放在心上,部队就会把能打仗、打胜仗举过头顶。
静观近几年军事训练,春有大练兵、夏有大海训、秋有大演习、冬有大拉练,实战化训练唱响“四季歌”、覆盖全天候。从“跨越”系列到“联合”系列、从“机动”系列到“红剑”系列、从“神电”系列到“火力”系列……3年来各系列联合演习演练,不仅在一大批高风险重难点训练课目上取得重大突破,而且凸显了“全系统全要素参与、战略战役力量全覆盖、陆海空天电全维展开”等鲜明的体系化特点,实现了实战化训练格局、层次的跃升。
雁阵高飞靠头雁,万军布阵靠良将。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选什么人用什么人就是风向标——
人才大选拔:打仗“刻度”更加鲜亮
“但立直标,终无曲影。”牢固确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选人用人是第一风向标。
欲治兵者,必先选将。“天下之实才,不可以求之于言语,又不可以较之于武力,独见之于战耳。战不可得而试也,是故见之于治兵。”战争年代,百战生百将,选将的刻度是用流血牺牲换来的。如今,硝烟远去,打仗这个“选将刻度”在有些部队有些人心里模糊了。对此,习主席一针见血地指出:“不能打仗、只想在军队混个一官半职、谋取待遇的人,不仅不能提拔,而且要批评教育。”
人才强则事业强,人才兴则军队兴。站在时代制高点上,习主席向全军发出号令,传递出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把那些想打仗、谋打仗、能打仗的干部用起来!”
擦亮打仗这个“选将刻度”,选将的标准才能清晰。让能打仗的干部看到希望,军队打胜仗才有希望。
在习主席亲自决策部署下,从2013年4月开始,中央军委集中对全军和武警部队军级以上领导班子进行考核,历时9个月之久。大范围、高规格、深层次的考核,向全军释放出一个重要信号:选贤任能,用打仗的标准选人用人,让想打仗的有舞台、钻打仗的有位子、能打仗的有奔头。
在习主席强力推动下,我军建立适应现代军队建设和作战要求的干部政策制度体系迈出扎实步伐。他亲自审定《深化军队干部制度调整改革规划》,亲自听取干部政策法规调整完善的情况汇报,干部考核、后备干部、任职资格、任职回避等多项制度规定逐步建立健全。学习领会这些新的政策文件,全军官兵有一个强烈感受:用人的导向正了、风气好了,打仗劲头更足了!
“宰相起于州郡,猛将发于卒伍”——选拔标准更加刚性。南京军区研究制定《团级以上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规定》,用刚性制度将听党指挥的政治标准、能打胜仗的能力标准和作风优良的作风标准贯穿于干部考核选拔全过程,将一线部队任职经历和军事素质作为团以上干部选拔任用的必备资格,使一大批新型指挥员走上带兵打仗的重要岗位。
“选人更有准头,干部更有奔头”——培养路径更加科学。济南军区出台政策文件,探索新型军事人才培养路径,不仅考虑“入口”和“出口”,还为干部成长搭建“楼梯口”,让干部从任职那天起就知道自己每一步的发展方向,让各级清晰地看到每一个位置都有什么样的人可用。
“信赏必罚,其足以战”——激励导向更加鲜明。沈阳军区去年选树20名爱军精武标兵,举办军区首届“践行强军目标标兵”颁奖典礼,82%以上奖励指标用于军事训练,树立了强军备战的鲜明导向。
从新一代“蓝军”旅长满广志到“航母战斗机英雄试飞员”戴明盟,从空军“金头盔”飞行员蒋佳冀到陆航特级飞行员赵理准,从特战连连长刘珪到导弹护卫舰舰长高克……这些先进典型,都是训练场、比武场、实战化演兵场上的佼佼者、驾驭新型装备的精英,各级党委精心培养,委以重任,快速提拔。
选人用人标准变了,战斗力标准落下去,实战化水平提起来。纵观全军演兵场,人们从战鹰的一次次起飞、导弹的一次次起竖、装甲的一次次轰鸣、火炮的一次次怒吼中,强烈感受到全军能打仗、打胜仗的新型军事人才方阵在崛起,强烈感受到打仗标准落地生根的鲜明导向,强烈感受到强军兴军的铿锵步履。
“朝受命夕饮冰,昼无为夜难寐”,正在成为我们这支军队的常态;“横戈原不为封侯,只愿四海波浪平”,正在成为我们这一代军人的境界——
在祖国边海防一线,广大官兵钻密林,走大漠,巡荒原,战雪莽,踏巨浪,筑起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在辽阔大洋,海军连续22次派出舰艇编队赴索马里亚丁湾海域执行护航任务;在天山南北,武警部队全力做好反恐维稳工作,强力震慑和打击各种暴力恐怖犯罪活动;在抢险救灾、国际维和等非战争军事行动中,人民子弟兵闻令而动、冲锋在前……
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阔步前行在强军兴军征途上的人民军队,必将向党和人民交上一张张合格答卷!
(新华社北京1月13日电 解放军报记者夏洪青、王通化)
《 人民日报 》( 2016年01月14日 01 版)
上一页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