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湖南全省14位市州委书记又一次站到了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的“考场”上。
自我述职直面问题,基层代表现场提问火辣直接,省委书记徐守盛逐一点评不留情面。一场党建大考,从上午8时30分一直持续到傍晚6时30分。
把党建放在心上、担在肩上、抓在手上,去年一年来,湖南各市州委书记坚持亲力亲为做好工作、真管真严务求实效,交出了令党员群众点赞的成绩单。
党建工作成为硬杠杠,述职评议考核成为硬规矩
晒成绩言简意赅,说问题毫不回避,谈措施有的放矢,14位市州委书记的党建述职,通篇都贯穿着务实的鲜明特点。
务实首先体现在省委抓党建工作的决心和举措上。始终坚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大局上看问题,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通过聚精会神抓党建,推动一心一意谋发展。早在2011年,省委就出台意见,全面建立推行基层党建工作省、市、县三级“联述联评联考”机制。2014年以来,省委将述职范围进一步扩大到省直单位、高校、国企和村、社区等领域的党组织书记,牢牢把党建主业压在党委一把手的肩上。
为开好述职评议会议,省委周密部署,通过基层调研、发放调查问卷、派督导组暗访督导等形式,对基层党建工作进行深入摸底。2015年11月中旬,省委组织部组织14个核查组,用10天左右时间,对各市州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交叉调查核实。核查组共深入65个县(市、区),随机抽查了180个乡镇、街道,465个村、社区,深入街区、村组、厂矿、学校和医院等地,听取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群众的意见,力求核查情况原汁原味、客观真实。
同时,省委用好党建述职评议的“考核棒”,将“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主业主责意识内化于各级党委书记心中,落实到各级党委抓基层的行动中。
目前,全省总结出“以强化党委书记管党责任为主体,以内容标准化、核查精细化、评议具体化、整改项目化为支撑”的“一体四化”述评模式,把述前核实、民意调查、现场提问、领导点评、群众评议、公示公开、整改问效等环节纳入党委书记述职活动,实行自查自评与核查考评、组织评价与社会评价、领导评价与群众公认相结合,真正使基层党建工作成为硬杠杠,述职评议考核成为硬规矩。
台下多流汗,台上不冒汗
要想台上不冒汗,就得台下多流汗。去年一年来,湖南各市州始终坚持把抓党建作为第一责任和最大政绩,抓紧抓实、抓出成效,交出了一张张合格的党建述职答卷。
一把手管党意识明显增强。常德市委出台任用干部看党建的办法,明确规定基层党建述职排在后三位的县委书记和排名在后五分之一的乡镇党委书记,当年的不能评先评优,连续两年的不能推荐提拔重用。怀化市委书记约谈了10名县委书记和组织部长,责成8人向市委写出检查,全市对履职不力的16名乡镇党委书记予以免职或调整。岳阳市组织县市区委书记和部分市直单位党组(党委)书记在媒体上晒公开承诺。
基层骨干队伍建设取得新进步。娄底市开展党员队伍集中教育整治行动,在乡镇建立农村党员档案室2261个。株洲市建立基层党员干部实用技术培训学院,授牌46个县市区培训实践基地。
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服务能力显著提升。长沙市选派1.2万名党员干部下到城区一线,开展大规模拆违工作,拆除违法建筑1300多万平方米,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群众纷纷叫好。永州市将68项公共服务事项下放到社区办理,将900多名街道工作人员下沉到社区网格开展服务,让群众不出网格、在家门口就能办好各项事务。张家界市深入开展“三联四建”“四走四问四解”等党建主题活动,推动各级党员干部走访帮扶困难群众6.8万人。
基层保障重点难点问题有所突破。益阳市计划用三年时间,将全市村级活动场所建设成为面积不小于300平方米,集村务服务、公共服务、社会服务于一体的村级综合服务平台。衡阳市大力推进社区“两化两体系”建设,多渠道投入资金2.8亿元,实现社区硬件软件全面提升。
各地的探索和实践,汇聚成全省不断夯实基层基础的强大动力。据统计,各市州先后累计投入57.88亿元加强工作保障,初步破解基层党建缺人、缺钱、缺场所等老大难问题;严格规范小微权力运行,查处基层干部违法违纪案件648起、处理1700人;各市州拓宽选人视野,创新选拔方式,注重从农村致富能手、农村合作社负责人、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中选拔村党组织书记,从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派1.13万名优秀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选拔培养了5万名村级后备干部;全省两年集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8213个、社区党组织535个,98.2%实现了转化升级。
述职不是终点,整改须见实效
“抓基层党建,不缺思路、不缺口号,缺的是抓落实的拼劲和韧劲,关键要让基层干部群众有获得感。”徐守盛要求各级党委以这次述职评议会为新的起点和开端,紧紧盯住基层党建各项整改任务,一件一件推进,一项一项落实。
强化问题导向,突出问题整改,建立健全责任清单、问题清单、整改清单,实行项目化管理和考核,一项一项地推进,一件一件地落实,切实增强述职评议考核实效。
制定清单整改。各市州对自己查摆的问题、核查发现的问题、民调反映的问题、群众提出的问题、领导点评的问题进行再梳理、再聚焦,完善问题清单,按照组织建设、场所建设、经费保障、干部作风等项目分门别类,制定整改清单,明确任务书、责任人、时间表,逐一对照整改。
坚持开门整改。将书记述职报告、问题清单、整改清单在省内主流媒体和述职对象所在地媒体、网站公示,设置留言板块和评论功能,认真吸纳群众意见,以群众监督促进整改。
落实责任整改。各市州将整改责任细化到人、量化到岗,构建了书记全盘抓、班子成员分工抓、组织部门督促抓、成员单位协助抓的责任体系,形成了齐抓共管合力。省委组织部建立市州整改项目销号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强化督促检查和追责问责,对问题整改不彻底的不予销号,对抓整改思想不重视、工作不落实的市州委书记和组织部长实行约谈提醒,整改情况纳入市州委书记下一年度述职评议考核内容。
邵阳等市州即知即改,在述职评议会议结束后的头一天就召开了市委常委会研究部署整改措施,层层签订责任状,推动责任落实到位。湘潭市将整改责任落实到各职能部门,由市委常委牵头整改,压紧压实整改责任。(通讯员 湘组轩)
相关专题 |
· 《中国组织人事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