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省委书记王儒林、省长李小鹏陪同下,来到清华控股(太原)创新基地考察。 记者 李联军摄
凛冽的寒风阻挡不住关怀的脚步。1月4日,小长假刚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就飞抵我省考察工作。短短两天时间,李克强总理不顾疲劳,进企业察看生产经营,到棚改区听取居民意愿,下矿井抽查安全生产,在科技园鼓励创业创新,边走边问,叮咛嘱托,对山西的改革发展寄予厚望,对各级干部干事创业充满期待。
总理说,山西虽然面临着种种困难,但是,一年多来,在儒林同志为班长的中共山西省委领导下,四大班子齐心协力、奋发进取、不畏艰难,推动山西的经济更加稳步回升,保持了社会大局的稳定,这个成绩来之不易。
李克强总理希望山西要敢于克难攻坚、重振雄风;
希望山西着力培育新动力,后来居上;
希望山西在改造升级传统动能上取得大的突破。
“你们的资源不仅在地下,更在地上,在山西人民的智慧,在山西的历史传统,只要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创造力发挥出来,山西一定能重振雄风!”
国务委员杨晶、省委书记王儒林、省长李小鹏等陪同考察。
“用‘不锈’精神和智慧重振雄风”
目前,钢铁产业受产能过剩和需求收缩的影响,整个行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年产千万吨钢、不锈钢产销量连续六年居全球第一的特大型钢铁企业太钢集团公司,也为低迷的钢价所困扰。
4日上午,李克强总理在太原考察的第一站就来到了太钢。
在6号高炉前下车,了解查看了高炉生产运行情况。
走进中控室,李克强总理与当班职工亲切打招呼。大屏幕上显示着高炉工作状态的各种数据、视频、图像。高炉运行一切正常。他停下脚步,向太钢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李晓波详细询问6号高炉环保节能效果。
李晓波告诉总理,这个大型高炉能耗低、余能利用好,高炉用水完全是循环使用的,煤气是100%回收利用,余压发电、高炉煤气发电的量很大,高炉的节能环保关键指标都处于同行业领先水平。
随后,李克强总理向李晓波询问了太钢集团生产经营、产品结构调整、用工和效益等情况。
2008年,李克强曾经到太钢考察,包括职工人数等许多细节还记得清清楚楚。
走出中控室,职工们看到总理来了,高兴地围拢上来。总理与大家一 一握手,亲切交谈。有的告诉总理,太钢的钢材已经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有的说,太钢在做大主业的同时,实现相关多元发展。虽然钢铁产业发展产能过剩、价格低迷,但太钢职工对企业未来发展表现出十足的信心。看到听到这些,李克强总理非常高兴,鼓励大家说,你们是生产钢铁的,炼钢讲究千锤百炼,现在钢铁企业面临困难,大家要发扬千锤百炼不怕难的精神,努力把这个难关渡过去。不锈钢的冶炼过程不就是脱胎换骨的过程嘛,你们也要努力战胜困难,用“不锈”精神和智慧,浴火重生,重振雄风!
“一定要尽快让你们住上新楼房”
棚户区改造工程,一直被列为本届中央政府“重中之重”的民生工程。
离开太钢,李克强总理驱车赶到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胜利街、北大街、营西街、五一路之间小北关棚改区。 小北关棚户区房屋大多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房屋低矮破旧,年久失修,配套设施不全,消防隐患大,环境卫生差,巷道狭窄,坑洼不平。
太原市杏花岭区区委书记李浓告诉总理,小北关棚户区已经列入今年棚改计划。
一行人跨进5号院,顿时感到十分促狭,一个十平方米左右的小院,是78岁的老太太李反玉的家。走进房间更是逼仄,总理招呼李反玉紧挨着自己坐下,详细了解了这个家庭的住房情况。老人告诉总理,家里有五个儿子,两个姑娘,现在孩子们都已经成家。
李反玉的大儿子李建中正好过来看望母亲,李克强总理招呼他也坐在自己身边。
“准备给你们拆迁,知道不知道?”
“知道。”李反玉高兴地回答。
李克强总理环顾房间问,“没有卫生间,自来水有吗?”
李反玉说,“就一个水管,大家合用,没有下水道,一遇下雨天,两脚沾满泥。”
“冬天取暖呢?”
“冬天没暖气,都烧的是蜂窝煤。”
“将来怎么给补偿,你们知道吗?”
说到拆迁补偿等问题时,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吴政隆详细地介绍了太原市的棚改情况。目前,太原市像小北关这样的棚户区还有88片,计划在两年内都改造完成。
李克强总理问到,对拆迁改造老百姓愿意不愿意,拆迁困难不困难等问题时,吴政隆一一做了回答。
听到吴政隆介绍小北关棚户区改造回迁的优惠政策,老百姓能得到不少实惠时,总理非常高兴,称赞说,现在的办法越来越多。他又转头问李反玉老人,听明白一点没有?
总理叮嘱太原市领导,群众这么迫切希望加快棚改,要持续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力度,让棚户区居民早日住进新房,一定要把这个好事办好。同时要给群众更多的选择,采取货币化安置等多种方式,把棚改和消化商品房结合起来,让那些有意愿的群众减少等待住新房的时间。
出了小院,总理又问围拢过来的群众,你们愿意拆迁改造吗?
大家齐声说,愿意,愿意,都愿意!
“有没有不愿意的?”
有人高声说,“百分之一百一愿意!”
“你们居住条件的确有困难,我们一定要尽快让你们住上新楼房!”
在坑洼不平的巷道走了一段,又有居民走上前告诉总理,这里的厕所没办法上,是旱厕,冬天又脏又冷。
总理停下来,深有同感地说,我自己就是在棚户区成长起来的,深知你们的艰辛。
他回头对随行干部说:你们看见了吧,老百姓还住在这样的环境里,需要我们做的事还很多!
![]() |
相关专题 |
· 李克强活动报道专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