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频道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领袖人物纪念馆

我的父亲邓小平★战争年代

第51章 艰苦岁月

邓榕

2015年11月24日07:50    来源:www.garb.cn    手机看新闻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日军为了推行“强化治安运动”,将华北地区分等级划为不同的“治安区”,大力修筑铁路、公路,并在两侧挖掘封锁沟和构筑封锁墙。日军在平汉路北侧修筑了长达五百公里的封锁沟,以切断北岳、太行山区根据地与冀中、冀南平原根据地的联系,断绝山区根据地的经济来源。在平原上,日军三里一个岗楼,五里一个据点,将平原根据地分割成“格子网”状小块,严加封锁。

由于日军的“扫荡”、封锁和“蚕食”,我华北抗日民主根据地出现退缩局面。

面对困难局面,中共中央号召进行以政治攻势和军事进攻相结合的反“蚕食”斗争。

4月28日,一二九师政委邓小平发表了《反对麻木,打开太行山的严重局面》一文。

邓政委指出:必须克服右倾情绪,反对麻木不仁和张皇失措,要团结一致,正视困难,面向敌人,面向交通线,展开顽强的对敌斗争。以坚强的意志,奋勇的精神,不疲倦的工作,克服当前的严重局面。

5月底,一二九师连续下达命令,要求健全和强化游击集团,积极开展游击战争,巩固根据地。同时,主动开展了多次对敌军的破击战。

…………

在中国进行艰苦抗战的同时,世界局势迅速变化,狂澜又起。6月22日,法西斯德国在两千多公里的战线上,突然对苏联发起了闪电式的大规模进攻。

苏德战争爆发。

在国际法西斯侵略行动猖獗到顶峰的时刻,侵华日军的气焰更加嚣张。6月,日军制定了坚持建设“大东亚共荣圈”的方针。一方面将关东军增至七十万人,一方面进兵进占了法属印度支那的南部。

为了稳定南进的后方,建立巩固的“大东亚战争的兵站基地”,日军加紧了对中国占领区的“治安肃正”作战,开始了疯狂残酷的秋、冬季“扫荡”。

此次“扫荡”的重点,从华北的平原移至山区,把刺刀和枪炮的瞄向直指共产党华北抗日根据地的腹地。

在1941年的下半年中,侵华日军采取了“铁壁合围”、“梳篦清剿”的残酷作战方式,长时间地、更大规模地对共产党华北抗日民主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

8月12日,日军四万余人对晋察冀边区进行“铁壁合围”大“扫荡”。

9月22日,日军二万余人对岳南地区进行“铁桶完壁之包围阵”与“电击反转之机略作战”的大“扫荡”。

10月6日,日军三万余人对岳北地区进行“铁壁合围”大“扫荡”。

10月17日,日军一千五百余人“扫荡”冀南地区。

10月25日,日伪军三千余人“扫荡”冀鲁豫地区。

10月31日,日军七千余人对太行实行“捕捉奇袭”的“扫荡”,妄图捕歼我八路军总部及第一二九师师部机关,夜袭一二九师师部驻地。

11月1日,华北日军开始实施第三次“治安强化运动”。

11月25日,日军四千余人“扫荡”冀南。

12月9日,日军六千余人“扫荡”冀南南宫、威县地区。

12月26日,日军三千余人“清剿”冀南地区。

面对日本侵略军疯狂而又频繁的大规模“扫荡”,八路军一二九师在刘邓率领下,一面领导群众进行坚壁清野,坚持内线游击战,一方面组织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对敌进行大小破击战和反“扫荡”作战。在前所未有的敌人强大残暴的“扫荡”下,保存了主力,坚持了抗日根据地,同时还数次地反击了国民党顽固派阎锡山从另一个方面的进犯。

1941年,是华北敌后抗战斗争最严酷的一年。

在这一年中,战争紧张残酷,部队转战行动频繁。同时,敌人封锁严密,根据地又遭受自然灾害,抗日军民的生活都艰苦异常。

在这一年的9月,我的大姐邓林在赤岸出生了。因为战事紧张,军队转战,因此母亲在生下孩子七天后,便忍痛将她的第一个孩子寄放在黎城县的一个老百姓家中去哺养。放下孩子,母亲头也未回,马上随部队转移而去了。

1941年,我华北敌后军民,共粉碎敌人千人以上的“扫荡”六十九次,万人至七万人的大“扫荡”九次,以及三次“强化治安运动”,初步打破了日军对我抗日根据地的“蚕食”和分割封锁。但是,在日军的强大攻势下,我抗日根据地的面积缩小,八路军的兵力下降,财政经济极端困难。就是在这样一种异常艰难困苦的情况下,我抗日军民,仍然以高昂的战斗士气,仍然以保卫家乡、保卫国家的英雄气概,准备去迎接1942年的到来。

就在1942年即将到来之际,国际战争形势又发生了令人瞠目的巨变。

1941年12月8日,狂妄已极的日本军国主义,突然袭击了美国在太平洋上的海军基地——珍珠港。

太平洋战争爆发了!

1941年12月9日,在日本侵华整整六年多之后,中国的国民党政府终于对日本宣战(当然,也同时对德国和意大利宣战)。

(未完待续)

(责编:乐意、秦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