珲春市位于吉林省最东端,是我国唯一地处中俄朝三国交界的边境窗口城市,素有“雁鸣闻三国,虎啸惊三疆”之美誉。这里不仅是带动经济发展的开放前沿,更是国防建设的战略要地,基层堡垒稳固与否,影响着党的方针政策的落地效果,关系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高低。
着眼于维护政治稳定、边疆稳固、经济发展,该市整合机关部门、重点企业、军警基层连队和边境村资源,实施了“局企连村同心筑堡垒”工程,联建互惠、共谋发展。其实,“同心筑堡垒”活动源于1996年,那时的联建单位只有军警连队和边境村,后来逐渐将机关部门和企业资源融入进来。
组织联建、活动联办。结成66个共建对子,每个共建对子分别包含一个机关部门、企业、军警单位和村,以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重心,互帮互促,共同发展。选派17名军警营级干部兼任乡镇党委委员,198名机关、企业和军警干部兼任村党组织副书记;共同开展“边境线上过党日”“烈士碑前温誓词”等系列教育活动;开展党员进农村、进企业、进军营活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近5年来,累计帮扶群众2000余人次,解决实际问题600余件。
人才联育、发展联姻。实施“干部下乡提素质”“机关专业人才挂职企业服务锻炼”活动,选派机关年轻干部到农村、企业挂职锻炼。共建单位帮助村党组织制定和完善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确定产业项目,培育出多个颇具特色和规模的产业大村;帮助村党组织改(扩)建党群文化室,修建小型文化休闲广场。依托党校以及人社、农业等部门所属培训机构建立创新创业培训基地,重点面向农民、官兵等提供技能培训。
边防联守、责任联担。根据点多、线长、管控难度大的边境特点,紧紧依靠“局企连村”党组织力量,建立健全“军管线、警管片、民管点”的边境管理机制,深入开展联席、联议、联勤、联查、联打等联防活动,有力地维护了边疆和谐稳定。近5年来,参与边境管理的党员、民兵达10万余人次,提供各类破案线索53条,制止多次非法越境活动。
(本版图文由吉林省珲春市委组织部提供)
驻地连队开展“ 标兵连带小康村” 活动, 积极参加驻地新农村建设。图为省边防总队圈河边检站官兵帮助圈河村疏通河道。
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向边境村、偏远村提供“菜单式”教学服务。图为市骨干教师宁玉参为三家子满族乡小学生授课。
推动机关部门资源下沉,变“坐等群众上门”为“主动送服务上门”。图为市公安局服务小组上门为孤寡老人办理身份证。
实施边境一线“亮化工程”,全方位安装太阳能路灯,方便群众出行。图为市住建局路灯管理处党员干部在近海街道图鲁村维修路灯。
共建单位帮助农村理清发展思路,确定产业项目,凭富硒苹果发展致富的板石镇孟岭村等一批产业大村涌现出来。图为市人社局服务队帮助孟岭村群众抢收苹果。
编印《返乡创业优惠政策宣传手册》,向返乡农民免费发放,确保政策宣传入村入户。图为市委组织部干部向英安镇八二村村民讲解返乡创业优惠政策。
以“平安农村”建设为主题,组织党员干部下村普法。图为市司法局党员干部在密江乡中岗子村设立法律宣传牌。
推行“一线工作法”,党员干部主动对接基层,送服务、解难题。图为马川子乡党员干部帮助五一村村民收玉米。
按照“官兵+民兵”配备方式,组建军民联防队,共同维护边境安全和农村和谐。图为军民联防队队员在边境线上巡逻。
相关专题 |
· 《中国组织人事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