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频道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领袖人物纪念馆

我的父亲邓小平★战争年代

第45章 西安事变前后

邓榕

2015年10月08日08:59    来源:www.garb.cn    手机看新闻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梁将军说:“在王家楼,我们住一个小院子,两个窑洞,小平同志和我住北面的一个,警卫班住南边的一个。周围有一个小围墙,东面有一个小菜园,我们租来修了个‘克拉克’球场。我们每个人每月发五元钱,邓的钱由我管。他喜欢喝可可粉,我有机会去三原时就给他买点。吃饭政治部一个锅,很简单,有时有肉。我们军团政治部有一个炊事员是从江西来的,会做红烧肉,来军团开会的干部都喜欢来政治部吃红烧肉。邓的生活很简单,但很规律。吃完晚饭后,他常去散散步,然后又看书,疲劳了就打打克拉克球,或者看看战士们打篮球。邓同总部联系多,特别与当时的总政副主任杨尚昆联系多,杨每次来信都是鼓鼓的一大信封。邓几乎每天都要去驻在宫河镇的军团司令部看电报,或者和聂荣臻、左权同志他们去谈事情。邓对干部要求很严,他说:‘我这个主任,是要管师长的!’一军团的师长、政委们,不管谁到司令部来,都要到政治部来请示邓主任。我那时当总务处处长,机关的一些同志想买点好的东西,买好一点的信封信纸,连糨糊也不想自己做了,想买香糊用,邓批评了,以后就不敢了。1937年上半年,刘伯承、萧克他们率领的援西军经过宫河镇时,他们都来王家楼看了小平同志。小平同志还对他们说:‘你们的任务艰巨呀!’西路军失败后,援西军停在庆阳一带,后撤回陕北。中央召开了一个一、四方面军团以上干部会,批判张国焘的错误,中央委托杨尚昆、罗瑞卿和小平同志三个人负责。开会的地点就在我们王家楼。尚昆同志来后,和小平同志、我三个人住一间房子,罗瑞卿个子高,一个人住那间警卫班的房子。这次会议的组织工作由我们政治部负责,要管组织会议、生活和安全保障。这是一次很重要的会议。”梁将军沉思地说:“我们一军团前后一共有过五位政治部主任,罗荣桓两任,时间最长。小平同志两年,在他的那个时期军团政治工作主要由政治部主任来抓。朱瑞任过一段,李卓然时间最短。我学习做政治工作,第一是向罗帅学习,第二是向小平同志学习。小平同志有理论水平,写作能力强,有用不完的精力。对问题抓得住,放得下。原则问题抓得很紧,其他问题放得开。”

梁将军介绍,一军团政治部共有一百多人,其中干部七八十人。政治部下设组织部、宣传部、保卫部、民运部、破坏部和总务处。

其中设有一个干部巡视团,是储备干部的地方,这里的干部可高可低,人数可多可少。

1937年6月底7月初的一天,邓小平对梁必业说:“我要调工作了。”

梁问:“到哪里呀?”邓答:“到总部。”梁:“谁来接替你?”邓:“罗荣桓。”

梁:“什么时候走?”邓:“很快就走。”

梁:“你的伙食费还剩下几块钱怎么办?”邓:“你怎么这样认真!”

梁必业后来用这几块钱买了几条火腿让邓带走了。梁说,邓与罗没有接上头,邓走后罗才来的(《罗荣桓传》中说罗是“七七事变”后的第三天被任命为一军团政治部主任的)。后来一军团移至安吴堡,8月22日出发前,邓还专门从三原赶来,看望罗荣桓。

1937年6月、7月交替的时候,邓小平接替傅钟,被任命为中国工农红军前敌总政治部副主任,也同时任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

前敌总指挥部组成如下:

彭德怀任总指挥,任弼时任总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左权任参谋长,邓小平任政治部副主任。

西安事变以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动员全党和全国人民巩固和平,争取民主,早日实现抗战。

1937年1月13日,中共中央机关由保安迁往延安。

从此,延安,这一陕北古城,变成了全国革命的心脏,成为一切爱国进步青年向往的革命圣地。

1937年上半年,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形势有所发展,以周恩来为代表的共产党和以顾祝同为代表的国民党,进行了三次谈判。国民党派中央考察团十八人赴延安考察。6月上中旬,蒋介石在庐山与周恩来谈判。虽然国民党方面对于谈判诚意不够,百般出题刁难,甚至提出要求毛泽东、朱德“出洋”的荒谬要求,使得谈判不能取得实质性突破,但国共合作的形势已渐趋明朗化,成为不可逆转之事。

这一时期,红军和全国各类革命武装已发展到十万人左右。全国的共产党员已有四万余人。陕甘宁根据地发展到东濒黄河,北至长城,西起固原,南到淳化,共三十六个县,总面积达十三万平方公里,人口二百万。

革命根据地的巩固扩大,革命军事力量的继续壮大,国共合作形势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内坚定而又正确的领导核心的建立,使得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精神振奋,斗志旺盛,业已作好准备,奔向全国的抗日战场。 (未完待续)

(责编:乐意、秦晶)